•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江西擬建大壩解決鄱陽湖常態化枯水 專家反對(圖)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2-01-31 08:18

    湖水太淺,鄱陽湖部分湖段船只無法通行。

    ???  枯水危機使水文站變成一片沙洲,無法取水監測。漁民袁國華在干涸的湖面,無奈地拿起一個貝殼。

    1月水位創60年新低 湖水面積僅為豐水期5%

      圍湖別墅“蠶食”濕地 鄱陽湖建壩已報發改委

      海口網1月31日消息? 號稱“長江之腎”、中國第一大淡水湖的鄱陽湖,從今春開始卻面臨用水困難、全力抗旱的空前水危機。去年3月開始的春夏連旱至今仍顯余威,隨著上游來水減少和枯水期的到來,本月鄱陽湖最低水位跌破8米,創下60年來最低水位,面積只剩下豐水期的1/20。位于核心區域的九江市都昌縣12萬城鎮居民面臨飲水緊張。而在極枯水背后,是多重因素作用下的常態化缺水,且人為破壞水域的現象普遍。當地官員表示,建水閘是解決鄱陽湖水危機的當務之急。不過,這一工程能否上馬,目前還是未知數。

      鄱陽湖

      中國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國第二大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長江南岸。湖區是遷徙水禽極其重要的越冬地,1992年被列入“世界重要濕地名錄”。唐代詩人王勃在《滕王閣序》中有名句“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然而近年來,多重因素造成該湖常態化缺水。

      開篇語:

      大江大湖,國之經脈。不論是“蘆荻漸多人漸少,鄱陽湖尾水如天”的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還是“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的八百里洞庭,都曾是引人入勝的地標美景,并以甘甜的水源澤被四方。然而,過度開發和工業污染已使得越來越多大江大湖處于“亞健康”狀態,文人騷客詩詞中的勝景已不復存在。昔日的魚米之鄉竟成為涸澤一片,守著大江大湖卻喊渴的奇怪現象也不時出現,旱情也頻繁在大江大湖地區肆虐。綿延中國大地的大江大湖保護現狀究竟如何?如何化解大江大湖面臨的“水危機”?

      近日,本報記者實地走訪鄱陽湖、黃河、太湖、白洋淀等江河,了解其保護、開發現狀,探尋中國大江大河的可持續保護之路。

      今年為何魚這么少,在鄱陽湖旁當了15年漁民的袁國華有些想不通。

      枯水

      12萬人飲水困難

      袁國華今年45歲,老家就在鄱陽湖畔。大約4年前,那里的水越來越少,魚越來越難打,他和妻子遷徙到偏居鄱陽湖下游的都昌縣,繼續從事自己的老本行。然而,一場水危機撲面而來。

      袁國華說,過去兩年,每年約可打6000公斤魚,收入六七萬元。前年開始,他和另外9位養殖戶出資50萬元,承包了鄱陽湖都昌縣江面的魚蝦打撈。當年龍蝦豐收,年產6000多斤,他也凈賺6萬多元。

      但從去年11月到現在,袁國華已很少能打到魚,很多時候只是上岸打短工掙外快。他說,去年打到的魚大約2000斤,非但未能賺錢,反而虧了3萬多元。袁國華說,每年汛期,很多魚都洄游產卵。如今枯水期從每年11月延長到次年4月,干涸使得很多魚不能產卵,也沒有足夠食物。所以,去年6月20日,鄱陽湖解除3個月的禁漁期后,湖面上并未出現百舸爭流撈大魚的熱鬧場面,漁民捕得的魚數量和種類都越來越少。“今年依舊干旱,魚可能比去年還少。”老袁船頭上木桶里的小魚是他幾天的全部收獲,記者看到,最大的不過10厘米,頂多4兩重。“每天打的魚連油錢都不夠付。”

      “魚米之鄉”無魚可捕,成了鄱陽湖10萬漁民難言的無奈。據江西省漁政局預計,截至去年5月底,鄱陽湖漁業捕撈業受災面積305萬畝,去年干旱導致約10萬漁民收入減少60%以上。未來1至3年,鄱陽湖魚類資源仍將十分匱乏。

      而眼下就連當地居民生活用水都已出現困難。鄱陽湖核心區域——九江市都昌段水位1月6日跌至7.95米,創下60年來新低。為此,都昌縣啟動應急供水方案,利用5臺水泵日取水3萬噸,以保證居民用水需要。在都昌縣水文站記者看到,鄱陽湖露出的湖床被風干,成了一片荒蕪的沙洲。不少人在此放養牛羊,儼然成了牧場。水文站工作人員介紹,隨著春旱的到來,預計鄱陽湖水位還會下降。

    相關鏈接:
    江西2005年高考作文題目
    08年江西高考文科狀元周廷弢
    江西高校學費標準出臺:藝術學8000農學2900元
    數以千計江西籍務工者騎摩托返鄉[組圖]
    江西理工大學研究生院掛牌成立
    江西民防局長否認造假 稱確系14歲工作15歲入黨
    [來源:廣州日報 ] [作者:肖歡歡] [編輯:王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