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主買房時,必須向房產部門繳納一筆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用于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保修期滿后的維修、更新和改造,然而記者走訪了解到,這筆專項“養老金”存錢容易用錢難,當物業需要拿出這筆錢給房子“養老”時,卻被兩個“三分之二”的硬標準給卡住,致使部分亟待維修更新的公共設施設備超期服役,產生安全隱患。電梯就是個典型例子。
投訴
匯亙大廈兩部高層電梯經常壞
近日,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藍天路匯亙大廈因為電梯多次維修停用遭到業主的抗議和投訴。匯亙大廈業主劉先生向記者反映,大廈有兩部高層電梯經常壞,十天一大修,三兩天一小修是常事,最近一部電梯壞了,修了10天仍然沒有任何進展,給大家的出行帶來不便。匯亙大廈21樓一位91歲的業主王老先生也多次跑到物業反映,剩下的一部電梯每次最多上到19樓就不再往上走,老人家等得十分窩火。
對此,匯亙大廈物業管理處主任邢益廣解釋,是天氣原因導致電頻器受潮損壞,已聯系電梯公司前來維修了,但因配件不齊,拖到至今還沒修好。邢益廣介紹,電梯已經使用8年,近幾年都有大小修。至于電梯損壞的原因,除了電梯本身老化,還有業主自身的原因,例如業主家水管爆裂導致自來水浸損電梯,這種情況不下5次;還有不文明業主因為喝酒等原因鬧情緒,多次擊毀電梯。記者從物業的監控錄像看到,不少業主因沒趕上電梯對電梯一陣拳打腳踢,而因此損壞的費用多由開發商來承擔。
叫苦
申請住宅專項維修金難獲批
“這幾年已經貼了10萬元來維修大廈電梯。”邢益廣稱,業主每個月的公共設施維修費只有0.3元∕平方米,除了電梯還有其他公共設施需要維保,所以這點錢對于動輒幾千上萬的大修和日常維護不過是杯水車薪,但電梯出了問題業主卻不分攤費用,物業也沒有辦法,只好找開發商要錢解決。
“連續4年申請使用住宅專項維修資金都沒有獲批。”考慮到電梯老化計劃更換,邢益廣介紹,物業公司從2008年開始向海口市房管部門申請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但每一次都因為房管部門回復要海口市政府特批而擱淺,“申請維修資金,需要成立業主委員會,需要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參與討論通過,但來自全國各地占85%的業主都出租了住宅,找不到人。”
走訪
電梯超期服役衛生也很差
海口究竟有多少老化電梯面臨更換?記者近日走訪海口一些年齡較久的小區發現,這些小區安裝的電梯都顯得較為陳舊,運行速度較慢,衛生環境慘不忍睹,一些電梯甚至使用近20年,嚴重超期服役,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電梯壞了罷工一年都不修,多次向物業反映都沒人管。”海口市海秀中路鴻僑大廈的業主郭阿姨向本報記者反映,大廈電梯老化停用后,60歲高齡的她和患有心臟病的表姐,每天要爬上走下12層樓,實在吃不消。
“房子想賣都沒人敢買。”郭阿姨稱,電梯使用近20年,去年被電梯公司強制性報廢后大家十分不便。老人稱愿意出點錢盡早把電梯修好,也曾多次去找物業商量,但物業總以找不到全體業主和沒錢來修為由推脫,無奈之下老人決定賣掉房子。
“等電梯的功夫爬樓都能上去了。”家住昌茂花園小區省建行宿舍樓的張大姐抱怨,小區電梯已經使用了十多年了,電梯速度很慢,關鍵是隨著電梯的老化,業主們對它的愛也開始縮水了,不少小區居民在電梯里吸煙,煙頭滿地不說,由于電梯內空氣不流通,每天都臭味難聞。在坡博路的虹冠大廈以及南寶路的富驊大廈,記者遇到了類似的情況。
為什么不申請使用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來更換老化電梯呢?負責維護鴻僑大廈電梯的海南時代機電設備有限公司技術部經理邵學科表示,鴻僑大廈是上世紀90年代建造的,這樣的老住宅樓一般都沒有繳納過專項維修資金,不過,就算是按相關法規繳納了專項維修資金,這筆錢也很難派上用場。
尷尬
業主意見難統一大多不愿出錢
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部分電梯老化無法更換是因為無法申請到專項維修基金,還有一部分小區則因當年沒有相關規定未繳納專項維修資金,所以當電梯出現出現問題時,就會面臨全體業主意見難統一,多數業主不愿出錢分攤的狀況。
例如,鴻僑大廈老化電梯要更換就是個大難題。鴻僑大廈物業管理處的一位工作人員介紹,更換電梯聯系業主的任務也很艱巨,由于房子建設時間較為久遠,很多居住在此的居民已不是當初在物業登記的業主。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鴻僑大廈居住的居民,有候鳥、有租客,他們用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才聯系上多一半的業主。
除了業主難聯系,資金的問題也是擺在物業面前的一座大山。該工作人員直言,6層以下的業主很少有愿意出這筆錢的,認為自己可以走樓梯,但有些樓層低的住戶又需要電梯,如此一來在樓層分攤資金方面也出現了很大的阻礙。“電梯屬于業主的公共財產,更換費用應該由全體業主分攤,而物業每月收的維修基金,只夠小區電纜線、樓梯燈泡等基本維修支出。”
現狀
資金短缺致千余部電梯超期服役
電梯黃金周期是15年,如果超過這一期限,電梯將進入老齡或故障頻發期。負責維護鴻僑大廈電梯的海南時代機電設備有限公司技術部經理邵學科介紹,海口大約有1000余部電梯,因為老化嚴重亟需更換,但這些電梯卻因為資金短缺超期服役照常使用,例如鴻僑大廈的電梯,海秀路順發新村小區的電梯等。邵學科透露,鴻僑大廈的電梯已經使用近20年,近幾年一直大小問題不斷,直到去年才被電梯公司強制性報廢。
“物業墊付維修已是常態。”邵學科介紹,一些繳納過專項維修資金的住宅樓因為資金動用標準太高,同樣很難使用專項維修資金對損壞或老化電梯進行維修更換,如果業主再置之不理,迫于投訴壓力,維修公共設施的費用最后只能落到物業肩上。
同樣,電梯公司也是受害者。邵學科稱,電梯公司在與物業簽訂維保合同后,如果電梯老化經常大修,電梯公司就會虧本,一旦物業無法申請到專項維修資金投入維修,物業只能拖欠電梯公司維修費,導致電梯公司受到拖累。
隨后,記者從海南省鍋爐壓力容器與特種設備檢驗所電梯科得到證實,海口目前老化電梯有1000多部。據介紹,前些年使用的電梯拖動系統質量較為落后,技術等級比較差,使用時也比較消耗能量。使用時間長了就會出現老化或零部件損壞的情況,目前通常的做法是電梯零部件損壞后,就更換零部件,電梯仍然可以繼續使用,不過為確保不存在安全隱患,需要按時檢測。
相關分析
住宅專項維修金使用難何時破解?
記者從海口市住建局資金管理處獲悉,截至2011年,住建局收取住宅專項維修資金已逾10億元,但自2004年開始收繳住宅專項基金維修基金至今的9年里,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使用不足300萬元,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申請僅有35宗獲得審批,而其中涉及電梯維修的有15宗,涉及維修資金最低3600元,最高8萬余元。
“超過保修期的小區公共設施需要重大維修時,可以申請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住建局資金管理處一位工作人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海口市從2004年起開始按房款總價的2%—3%收取住宅專項維修資金,2008年8月后,統一按每平方60元收取,主要用于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設施保修期滿后的維修、更新和改造,資金實施一戶一帳管理,使用權和所有權屬于業主。
為何審批率如此之低?
該工作人員解釋,申請住宅專項維修資金需要滿足三個條件:一、已過保修期;二、業主委員會提出申請,資金列支范圍內專有部分占建筑物總面積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且占總人數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討論通過才能使用;三、因自然損壞或者不可抗力原因損毀而進行的大中修和更新改造,比如水災或者地震災害。但要滿足這三個條件卻很難。
曾做過相關調研的政協委員代紅表示,一是籌集難,目前我省還有半數以上商品住宅和公有住房項目未按規定建立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二是使用難,我省物業投資型房產、候鳥型房產比較多,各地住宅普遍存在空置率高,兩個三分之二標準難達到,且有近70%的小區至今尚未成立業主委員會。“沒有業委會,維修基金很難申請。”省物業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海口大部分小區內沒有成立業委會,在申請使用維修基金時,沒有業委會公章不能申請。對于住建局同意業主委托他人代辦手續以便簡化流程的規定,該負責人表示,執行起來仍舊十分困難。
溫馨提醒
電梯未按規定養護可撥打12365投訴
按照規定,負責各小區的電梯公司每年都要對小區電梯進行一次定期檢驗,每15天進行一次日常養護保養。“電梯現在沒有明確的使用年限。”海口市質監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處負責人說,在每年的年檢中,電梯只要能通過年檢,就能繼續使用;反之就要停止使用。
該負責人還提醒廣大市民,如果所居住小區內的電梯沒有按規定進行日常養護,可撥打12365進行投訴。
孕婦被困電梯消防緊急施救
3月21日18時54分,海口市港澳開發區國科園生活小區內一電梯突發故障,導致一名孕婦與其丈夫被困。危急時刻,海口特勤消防官兵緊急趕到現場,成功將兩人救出。
當天傍晚,國科園生活小區12棟的電梯因故障停在了一樓與二樓之間,導致兩人被困。事發后,小區幾名物業人員正在電梯門口想辦法,但是一時無法把人救出。據現場物業人員介紹,被困2人是一對夫妻,此時女士正懷著身孕,如果發生不測,后果不堪設想。為了防止意外發生,他們已經打開了一樓處的門,防止被困人員在電梯里面氧氣不足。但是,仍舊無法將2人救出,只能撥打119電話求救。在了解情況后,消防官兵展開營救。當天19時15分,電梯門成功被打開,兩名被困人員成功救出,該名孕婦并無大礙。
?
?
相關鏈接
電梯故障被困1小時 7歲女孩畫出感受 圖
海口:大廈電梯常故障 應急燈不亮住戶點蠟燭爬樓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