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聲稱銀行收取了手續費和管理費,銀行客服人員卻矢口否認;貸款年利率最高達23.4%;如果不能提供足夠金額的消費憑證,利息上浮50%……看來,一切都不像宣傳語那樣簡單。
“只憑個人信用,無需任何抵押和擔保”,“最長使用期限5年”,“填完資料1天內就能拿到貸款”,“具備充值功能,不夠用再續借”……在渣打銀行官網“現貸派”專區,和多家網站掛出的這一連串的宣傳語,令急著裝修房子的準新郎沈浩心動不已。
然而,沈浩準備前往渣打銀行辦理“現貸派”時,卻意外發現了下面這樣一條新聞報道。
10萬貸款一年后變成13萬
2012年3月16日,深圳的徐先生投訴渣打銀行的“現貸派”有高利貸之嫌。據了解,徐先生于2010年12月在渣打銀行貸款10萬“現貸派”,然而13個月后,卻發現賬戶扣費竟達7.15萬元(每個月平均5500元),另外還欠銀行5.8622萬本金。10萬元的貸款一年之后變成了13.0122萬元,加上利息和管理費,兩年預計費用接近15萬元!最后,徐先生撥打業務員電話詢問,卻發現該業務員已經離職。
徐先生稱,渣打銀行業務員在向客戶宣傳時,沒有提及賬戶管理費,他對每月490元的費用完全不知情。另外,向業務員提交的購買汽車消費憑據,沒有審核過關,按規定需要罰息,但徐先生根本不知道沒有審核過關一事。
年利率高達23.4%
看到上面這條消息,沈浩那顆火熱的心立刻冷卻下來,他打電話給《投資與理財》雜志記者,咨詢此事。
記者撥通了渣打銀行官網公布的客服電話,對方聲稱,只要貸款金額在3萬元(包含3萬元)以上,無論貸款半年還是5年,月利率都按照1.75%計算;3萬元以下,月利率則為1.95%。按照這個利率計算,如果貸款3萬元以下,年利率高達23.4%!
記者發現,渣打銀行的宣傳頁面還鏈接還款計算器一個,如果貸款10萬元,5年期,每月需還款2705.34元,5年共需還款162320.4元,除去本金,利息為6萬多元。
“利息實在太高了,萬一等辦理還款時,再像報道里的徐先生那樣,突然冒出手續費和管理費來怎么辦?”沈浩不禁咋舌道。
“你確定沒有手續費和管理費等其他費用了嗎?客戶每個月只要償還根據官網計算器算出來的本息,就行了嗎?”記者先后3次撥打渣打銀行客服電話,得到的回答是一致的:“是的,沒有其他費用了。”
貸款金額80%的消費憑證
1、年齡22 - 60周歲,具中國國籍 (不含港、澳、臺居民) ,具有穩定的職業和收入。
2、在如下城市工作和生活:上海,北京,深圳,廣州,廈門,杭州,蘇州,珠海,南昌,重慶,成都,南京,天津,青島,寧波。
3、稅前月收入>= 3000元人民幣,在現單位工作滿3個月。
然而,只要滿足這些條件,就能貸款成功嗎?
上文的新聞報道中,徐先生向業務員提交的購買汽車消費憑據,沒有審核過關,按規定需要罰息。這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記者追問下,客服人員表示,客戶需要提供消費憑證才能貸款,如果達不到規定,利息就會上浮50%。
“比如你想貸款5萬元的話,需要提供貸款金額的80%消費憑證。”該客服人員解釋道。
照此說法,一旦客戶不能提供足夠金額的消費憑證,那么月利率則最少為2.625%,年利率高達31.5%。
被多名客戶指責欺詐
無獨有偶。2010年,在杭州工作的呂先生向媒體投訴,當初看到“現貸派”的宣傳頁面,申請了貸款,待到他把手續辦妥,準備貸款時,客服人員才告知還有不到1%的手續費。呂先生這時才知道,每個月要交240元的賬戶管理費。
有媒體走訪了渣打銀行廣州花城支行。對于“為何在宣傳頁面和還款計算器上不體現管理費,是否存在誤導行銷”這個問題,一位客戶經理承認:“從前也有客戶這樣問我,但是這是總部規定。”對于記者“每個月的管理費如此之高,會進行哪些方面的管理”的問題,該經理不予回答。而在客戶詢問能否將管理費視為利率時,該經理則委婉表示:“對內不能這樣講。”
有記者統計發現,近兩年來,渣打銀行“現貸派”已遭到媒體7次曝光,均是因為客戶投訴,渣打“現貸派”存在消費陷阱、客戶經理涉嫌欺詐等問題。記者通過網絡搜索渣打銀行“現貸派”,發現百度、新浪微薄上也有一些消費者認為渣打銀行“現貸派”是高利貸。此外,有報道說,徐先生單位有6位同事,也受徐先生影響,團購辦理了“現貸派”,目前一些同事同樣遇到了交費利息與宣傳不相符的苦惱。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