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社會新聞>

    九旬孤寡老人拾荒17年捐助百余貧困學生(圖)

    ??诰W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2-08-29 16:33

      本報記者探訪拾荒助學的九旬孤寡老人劉盛蘭 試圖展現他最飽滿的內心世界

      山東煙臺的劉盛蘭老人感動了許多人,90歲的他是個孤寡老人,卻17年來靠拾荒捐了7萬多元善款,100多個貧困學子得到了他的幫助。

      今年,腿腳不便的劉盛蘭不得不停下拾荒的腳步,但他的愛仍在延續,他的故事會流傳下去。

      8月22日中午,山東煙臺招遠市蠶莊鎮柳杭村,一位老人孤獨地坐在橋頭,他叫劉盛蘭。

      拾荒老人的家

      劉盛蘭是個名人,“90歲孤寡老人17年靠拾荒捐助7萬多元給100多個貧困學子”——以上這句長句包含的信息,是他出名的理由。

      他“17年幾乎未嘗肉味,沒添過一件新衣,吝嗇得連個饅頭都舍不得買,卻在貧苦交加的17年里,慷慨地將靠拾荒所得錢財捐給了全國各地的貧困學子”,曾獲評“感動煙臺”年度人物。

      劉盛蘭的家,昏昏暗暗,桌子上擺著他去年獲得的獎杯,墻上掛滿了錦旗。他把最顯眼的位置,留給了他和那些曾受他捐助的貧困學生的合影。他最早捐助的貧困學生已經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了,現在經常到村子里去看他。

      盡管已是名人,劉盛蘭的家中仍是一副破敗的景象。院子里,圍墻已經塌下了一半,地上鋪滿了一層厚厚的玉米秸稈,那是老人生火做飯的燃料。

      由于屋內長期陰冷潮濕,屋外雜草叢生,一整個夏天院子都是蚊蟲的滋生地,外人進院,很快就會被咬出一個個“蚊子包”。

      轉捐養老善款

      從今年年初開始,年過90歲的劉盛蘭老人終于停止了長達17年的拾荒生涯——因為“腿太疼,走不了路”。

      劉盛蘭告訴記者,目前有好心人捐助他生活費,他會把這些捐給他的善款進行重新“分配”,轉給那些需要幫助的孩子。

      “只要有孩子需要幫助,我就會給他寄錢。我現在不光幫助貧困學生,生病的孩子也幫?!眲⑹⑻m說。他的遠房侄子劉建喜介紹,劉盛蘭每年捐出去的善款約有1萬多元,這些錢都是別人捐給他的養老錢,可他一分錢都沒花過。

      親戚、朋友都勸他留點錢養老,但他總是笑著回答:“我又用不著錢,別人每天送的東西都吃不完。”

      劉盛蘭最近一次寄錢是在5月份,他通過郵局寄出了一批錢,每筆的數額均為500~1000元不等。他有個小本子,自己幾月幾日給哪個孩子寄出了多少錢,一一記下,郵局的匯款票據也全部留好。

      他還有另一個小本子,記錄幾月幾日收到誰的多少錢,以及捐助人的手機號碼。

      重慶來信與臭雞蛋

      手頭沒了錢,老人如何生活?劉盛蘭說他以前也沒錢,“不還是活下來了?”

      8月23日,七夕節,根據當地風俗,家家戶戶都炸面魚、炸巧餅。當天下午,劉盛蘭拉著記者看他鍋里的“豐盛大餐”:一碗炸面魚,一碗已經發黑的剩菜和幾碗煮好的雞蛋、還有一盆自制的雞蛋羹。

      劉盛蘭說他最親的朋友是遠房侄子劉建喜,傍晚,他拎著幾個煮好的雞蛋去看望劉建喜。劉建喜在詢問了劉盛蘭的身體狀況后告訴他,剛才有個重慶的小孩打來電話,說:劉盛蘭寫給他的信收到了,但收件人姓名寫錯了,所以匯過去的錢沒法取,希望老人改對姓名后重寄一次。劉盛蘭沒啥怨言,照辦。

      劉盛蘭走后,劉建喜的老婆念叨了起來:“這樣還能吃嗎?”——原來,劉盛蘭的雞蛋是壞的,不成形,蛋黃已經有些發黑,還能聞到刺鼻的臭味。

      “唉,就是以前苦慣了?!彼嬖V記者,劉盛蘭老人拾荒的時候,時常撿些剩菜剩飯然后回家蒸一下就吃。

      “不合群”,雙重性格

      8月24日上午,村里的老年人三五成群在村頭乘涼侃大山,唯獨劉盛蘭獨自坐著,不發一言。劉建喜說,劉盛蘭“非常不合群”。他脾氣太倔,任憑別人怎么說他都根本聽不進去,而且“你要是說多了他還會跟你急”。

      村里人覺得他性格孤僻,但在“外人”面前,他卻完全是另外一個人。劉盛蘭每天都看報紙,借此了解國家大事。一旦有外人找他,他總是愿意興奮地說起最近的時事,幾乎無所不談。

      劉盛蘭復雜的性格,或許與他的經歷有關。劉盛蘭告訴記者,他沒有兒女,但曾經結婚后又“離婚”。他似乎不愿多談自己的過去,只說:“因為老婆不好,所以就離了。從23歲開始,我就沒有過過一天好日子。”

      “人要是沒本事,沒能耐,連老婆都不好。”他的這番話讓記者吃驚。劉建喜告訴記者,劉盛蘭曾有過三個老婆,但“最后都離了”?!叭卫掀哦紝λ母改覆缓?,不孝順;三任老婆也都覺得他沒能耐?!彼@樣解釋。

      73歲時的內心獨白

      劉盛蘭沒有兒女。他原本有個哥哥,但已經不在了,侄子、侄女全都在外地,于是成了孤寡老人。

      劉建喜是劉盛蘭的遠房侄子,隔得很遠,“至少已經出了五輩了”。他說他照顧劉盛蘭并非因為親屬關系,而是覺得“他命太苦,能幫一點是一點”。

      但如果不是因為73歲時的人生轉向,現在的劉盛蘭或許只是個普通的孤寡老人。那一年,他所在的工廠出了問題,他的退休金成了泡影,他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養老問題。

      “我當時就想,如果我老得不能干活了怎么辦?”劉盛蘭說,“沒兒沒女,到死了,也不會有人記得他。”這些基于傳統觀念的想法讓當年73歲的劉盛蘭感到恐懼。

      他最終想到了一個化解內心困境的點子:捐錢,把錢捐給那些需要幫助的貧苦學生,讓他們記得,曾經有這么一個老人,在他們困難的時候幫助過他們,讓這個世界記得自己曾經來過。

      所以,現在老人最期盼的,便是受他捐助的孩子在收到錢之后,能夠給他去個電話,告訴他,錢已經收到了。

      從73歲到83歲,劉盛蘭一直在招遠市城區拾荒,用自己拾荒的錢捐助那些需要幫助的孩子。

      83歲時,他回到了村子里,但仍然堅持自己的愛心捐助,村里的垃圾堆旁,不時能夠看到他拾荒的身影。

      直到今年,年過90的他再也難以邁開疼痛的雙腿奔走在各個垃圾站之間了,他整整堅持了17年的拾荒生涯就此結束。

      “我一走,人們就找不到我了”

      8月24日6時,王永湖帶著自己12歲的女兒王朝君離開了他們所在的山東即墨市王村鎮黃庵村,踏上了前往招遠市的路程。他們此行的目的,是去探望那位曾在他們最困難的時期幫助過他們的老人——劉盛蘭。

      經過了近四個半小時的奔波,他們終于來到了招遠市蠶莊鎮柳杭村,劉建喜用摩托車把他們拉到了劉盛蘭老人那里。

      “孩子說一定要來看看這位老人?!蓖跤篮嬖V記者,前兩年,他一直帶著孩子在全國治病,女兒的病非常怪,每天都會莫名其妙地暈倒十幾次,醫院難以確診,他們只能求助媒體。

      去年10月,他和女兒在濟南求醫時,媒體報道了女兒的怪病,劉盛蘭老人借此知道了孩子的情況,就給孩子寄去了一千元錢?!爱敃r真的是雪中送炭啊?!?王永湖一輩子都不會忘記那筆錢。

      王永湖至今感慨,當時他為了能夠讓孩子多做一項檢查,向一個非常有錢的“好朋友”借一千元錢,但朋友卻說“手頭沒有”。就在王永湖走投無路時,他收到了劉盛蘭寄來的一千元“救命錢”。

      “鮮明的對比讓我心里十分復雜?!蓖跤篮f,老人沒有錢,卻能夠盡自己的全力去幫助素不相識的陌生人;有錢的“好朋友”卻不愿意幫他。

      今年過年時,女兒的病終于治好了?!昂⒆訄猿忠獊砜匆豢磩敔?,我們滿足她的心愿?!蓖跤篮f。

      離別時,劉盛蘭老人塞給王永湖幾百元錢,他告訴王永湖,這些錢是傳遞的“愛心”,希望王永湖能夠繼續傳遞下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王永湖邀請劉盛蘭到他家去住一段時間,好讓他的生活也不至于那么困苦,老人卻拒絕了王永湖的邀請。

      “我不能走,不能離開村子,過不了兩三天,就會有人來村里找我,我這一走,人們就找不到我了?!彼忉屨f,“別人來一趟不容易,不能讓他們白來了。”

      “自私”的大愛

      編輯注意到,劉盛蘭老人在解釋自己行善的動機時非常坦率:他想“讓他們記得”——某種意義上,這是一種“做好事圖回報”的心態,只不過他圖的不是“利”,而是“名”。

      老人家是多么的可愛!他不說一些“大”而“空”的話,他真誠地直面自己的內心,他毫不掩飾自己的大愛義舉與孤寡老人的特殊身份有關——如果他子孫滿堂,他或許就不需要通過行善而讓這個世界“記得”他,多半也就不會像今天這樣忘我地行善。生與死,是人生的根本問題,人老了之后難免會去想如何才能“不朽”,這是人之常情。

      慈善,原本就是一件世俗的事,它并非道德家的專利。翻開那些著名慈善家的語錄,你可以找到一點共性:他們行善的心理起點,幾乎無不是為了自己,比如,讓自己更有成就感,再比如,洗去困擾自己的心靈污垢。

      歐美國家的慈善制度也順著這條思路設計,有些富人行善,最初的出發點是少交稅,直到發現慈善給自己帶來的精神收獲后,他們的心靈才漸入狀態,才實現人格的升華。

      大愛的成色,并不因“自私”而打折。

    [來源:廣州日報 ] [作者:] [編輯:聶銳]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谝恢軣崧劊汉?谌請蠛?诰W入駐“新京號”
    圖解??谝恢軣崧剕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谝恢軣崧劊汉?谛履暌魳窌⒂?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谡胁乓菍稣\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谥馈睌z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诿捞m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冢涸贫匆r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樂享多彩假日
    ??冢撼鞘猩v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