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民陳先生為其太太辦理的信用卡副卡雖未離身,卻在澳門被盜刷12086.39元(含透支額度5000元),陳先生與太太一紙訴狀將銀行訴至法院,要求賠償其存款7086.39元及利息。17日,廣州越秀法院公開宣判,判決該銀行向陳先生如數賠償。
卡被盜刷7個月無果
陳先生于1995年3月在某銀行申辦了一張信用卡,為方便使用,于1997年4月為太太申領了一張副卡,信用卡主卡和副卡消費50000元以下無須輸入消費密碼,僅需核對簽名即可。
2011年6月18日,陳太太突然收到銀行短信,顯示其持有的副卡在澳門三次跨行消費人民幣8580.39元、2639.62元、866.38元。
自己并沒在澳門,為何會有消費提示?陳太太馬上致電銀行客服電話掛失其名下信用卡副卡,陳先生于次日掛失主卡。后經銀行工作人員提醒,陳太太于2011年6月24日到廣州市公安局越秀分局大塘派出所報案,并將報案回執、港澳通行證復印件等資料交給銀行工作人員,等待銀行處理。
但7個月過去,銀行并無處理結果,也無確切答復日期,于是陳先生夫婦將銀行告上了法庭。
法院認定屬偽卡交易
經法院審理查明:銀行提供的三張POS機簽購單顯示,陳太太名下的信用卡三筆消費簽名均為“梁天富”,不是持卡人陳太太的名字。且據陳先生夫婦提供的港澳通行證顯示,兩人于2011年6月8日進入澳門并于當日離開,后又于2011年8月30日進入澳門并于當日離開。兩人并沒有于2011年6月18日進入澳門的記錄。
越秀法院認為:從各種事實綜合分析,陳太太的信用卡出現在刷卡地點不符合常理,亦非卡主本人操作,故可以推定涉案三筆刷卡消費屬于偽卡交易行為。
被告辯稱,陳太太可能將信用卡委托他人使用,或保管信用卡不善,將信用卡遺失造成他人使用。但被告并未提供出該方面的證據,故對于被告的辯解,法院不予采納。
法院認為,被告作為專業的金融機構,對原告的信用卡賬戶內的存款負有安全保障義務。被告向原告陳太太核發信用卡,卻未能保障卡片有足夠高的安全性能;發生偽卡交易時,也未能有效識別避免,最終導致原告信用卡賬戶內的存款被盜用,故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陳先生夫婦當庭表示對判決結果滿意,不上訴。而銀行的代理律師表示,將與當事人商量后再決定是否上訴。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