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財經股市>

    沒利潤無奈收縮“過冬” 東莞鞋企煎熬中蛻殼重生

    ??诰W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2-11-02 16:12

      商販把鞋擺到小車頂上兩折起賣,東莞鞋業在不景氣中尋找出路 (資料圖片)吳者人 攝

    ??? 內外重壓之下,有人選擇收縮過冬、倒閉跑路,有人選擇創新模式、換臉突圍

      國外,歐債危機深化,世界經濟持續探底,外貿訂單下降明顯;國內,CPI高企,消費信心明顯不足,內銷市場增速乏力。內外擠壓之下,高庫存壓力驟現,廠家謹慎生產、市場謹慎進貨,造成了鞋業全行業緊縮。

      中國鞋業遭遇內銷與外貿雙重壓力,鞋企賺不到錢,該怎么辦?

      站在這一關鍵結點上,是收縮經營還是想辦法繼續發展壯大?

      在10月31日東莞厚街舉行的世界鞋業發展論壇上,博鰲亞洲論壇國際咨詢委員會委員、原外經貿部首席談判代表、原副部長龍永圖坦言,適合地方發展的產業才是高附加值的產業,東莞厚街是世界鞋都,政府部門應該支持鞋企的發展,因為鞋企可以創造很多就業崗位。

      調查

      “最怕客戶走佬”

      今年以來東莞鞋企很不安穩,普遍面臨產能低和品質不穩定難題,一張大訂單出事就會導致收縮或關閉

      厚街不下十家鞋廠倒閉

      事實上,從今年年初開始,東莞的鞋業就不安穩。首先是位于東莞石排、有1000多員工的大邦鞋業有限公司倒閉,供貨商被拖欠約一千萬貨款,在業界引發轟動,隨后一些鞋企不斷傳出不利消息,整個鞋業界籠罩著一層憂愁的薄霧。

      MALA是厚街一家鞋廠的技術人員,幾個月前,老板把工廠規??s小,只保留精英,轉做貿易公司準備“過冬”,雖然裁員風潮沒有裁到他,但MALA感到沒有前途,自己選擇離開了公司。

      “感覺當初入錯行”,MALA表示,他只懂這一行的技術,離開這家鞋廠也只能去另一家鞋廠,沒有其他出路。

      記者采訪不少業內人士得知,今年以來很多鞋廠倒閉,光厚街就不下十家。很多鞋廠都是兩三百人,有一些則根本沒有注冊,因此在業界沒有引發類似大邦倒閉那么大的轟動。

      沒利潤無奈收縮“過冬”

      “現在很多鞋廠都在收縮。”在東莞做了多年鞋子的一家鞋業公司老總周先生介紹,現在鞋業普遍面臨產能低(難招人導致)和品質不穩定(人員流動大導致)的難題,如果其中一張大訂單出了問題,就會導致企業收縮或關閉。

      東莞臺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謝慶源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鞋業受成本上漲以及利潤下降的影響非常大,去年以制鞋聞名的厚街某臺資鞋廠,從幾千人收縮到1000多人,“不是倒閉,而是沒有利潤之下的收縮”。

      記者了解到,東莞的鞋企大多是接單加工后發往歐美。以前歐美廠商在接貨后馬上就會把錢匯到東莞鞋企的賬戶上,現在則是接到鞋子后,自己先拿去賣,賣出一批就給一批的錢,直接拖住了東莞鞋企的資金鏈。

      供應商跑路70萬元蒸發

      “現在市場不景氣,穩定成了鞋企的奢望。”早兩年剛剛投資了一個鞋廠的李小姐,因人手不夠想把一部分訂單轉出去,找到熟人“爵士”(音譯),希望他的工廠可以接一部分訂單,不過“爵士”卻不敢把李小姐介紹給工廠的老板,因為今年以來,工廠的經營狀況一直不是很好,老板放在鞋廠上面的精力也少了很多。

      “爵士”表示:“說老實話,因為跟李小姐太熟,如果老板萬一突然跑路,心中會內疚。”

      李小姐則表示,4月份她已經被一個供應商“跑”掉,70萬元蒸發了。“今年以來,我的幾個做鞋廠的老板,都或多或少遭遇到客戶跑路的情況,損失從幾十萬到上百萬不等,有一個朋友因為對方跑路,企業不得不倒閉?!?/p>

      是否有辦法避免跑路呢?“沒有任何的辦法?!痹诤窠帜衔彘_鞋廠的陳先生說,行規都是發貨后過兩三個月再收錢,老板跑路往往沒有任何預兆,總是突然就不見蹤影,“你不可能天天守著他吧”。

      “我在看有沒有機會改行?!币呀洀氖滦瑯I多年的周先生稱,目前正在了解有什么新興的高新科技項目,如果有項目前景好、投資少的他就轉行。

      轉型路

      給明星定制“高檔鞋”

      厚街不少鞋企縮小生產規模,改走“精品線”

      東莞厚街擁有鞋業生產企業432家,從業人員約10萬人,投資總額達4.2億美元,被稱為“鞋都”。由于工人難招,人力成本高企,厚街一些鞋廠調整策略,縮小生產規模,改走“精品線”。眼下這種現象越來越普遍,尤其是制造高端產品的企業,這類企業已經發展出“高級定制”模式,如與國內外名人、明星俱樂部合作定制鞋子,同時在高端路線上逐漸自創品牌。

      業內人士表示,這類企業在生產規模、產品策略上的變化,代表了鞋業轉型升級的軌跡。這類企業也是厚街制鞋產業從起步發展到轉型升級的見證。東莞鞋業亟須通過整合提升來謀求突圍。

      巧使力

      借助電子商務轉內銷

      東莞經信局負責人稱,舊的營銷模式投資大、見效慢

      東莞市經信局副局長劉炯賢認為,眼下外銷生意不好做,這種情況下鞋企可以借助電子商務轉內銷。他表示,東莞很多企業都是代工國際品牌,早就跟國際接軌,代表的是國際的產業方向,所以開拓內銷市場是有優勢的。“但我們很多企業習慣了做訂單生意,不習慣國內市場,沒有內銷發展戰略,因此在人才培養、團隊建設、渠道建設這一塊,沒有經驗?!?/p>

      開拓內銷市場需要很大的投資(如前期宣傳、開實體店等),政府會不會幫助解決?劉炯賢說:“政府要鼓勵、支持、引導,但不能包辦一切。企業做什么都要政府包,是包不了的?!彼赋?,開拓內銷市場,關鍵是要用新的營銷模式,東莞會大力推動企業用電子商務方式,“如果還用舊的營銷模式,見效慢,投資也大”。

      繪宏圖

      要建30家總部型鞋企

      厚街鎮政府力促“鞋業產業集群”整體轉型升級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厚街這幾年力推“鞋業產業集群”整體轉型升級,將安排1億元科技創新專項資金,進一步加大對企業的幫扶,推進鞋業實現研發、技術、設備和管理同步升級,以實現集群內總部型企業數量、龍頭骨干型企業規模和產業產值規模各增加一倍,力促厚街鞋業產業集聚區向產業規?;?、產品精品化、品牌高端化發展。

      厚街鎮有關部門表示,目前,長駐厚街的鞋業貿易商、采購商有800多家,美國、巴西、日本等長駐厚街從事鞋業加工、貿易和采購的客商達5000余人,厚街的成品鞋正在“走”遍全球。按照轉型升級規劃,該鎮將力爭引進5個鞋類世界品牌、10個國內品牌企業與厚街鎮鞋企進行合作對接,建立總部型鞋企30家。

      龍永圖:鞋業并非低附加值產業

      龍永圖認為,鞋業其實不是低附加值的產業,只要做得好,也是高附加值的產業,有關部門應該大力支持。他表示,鞋企給國家創造了很多的就業崗位,是一個朝陽性的產業,但是很多時候政府想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忽略了鞋企的發展。

      “適合地方發展的產業才是高附加值的產業。”龍永圖表示,政府和社會應該為鞋企創造一個盈利的環境,企業有盈利,才會想辦法去創新,鞋企才會有發展。

    [來源:羊城晚報 ] [作者:單輝強 黃玲] [編輯:聶銳]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谝恢軣崧劊汉?谌請蠛?诰W入駐“新京號”
    圖解??谝恢軣崧剕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谛履暌魳窌⒂?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谝恢軣崧劊汉?谡胁乓菍稣\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讷@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谥馈睌z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诿捞m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冢涸贫匆r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樂享多彩假日
    ??冢撼鞘猩v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冢洪L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诙冗^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谔炜罩襟A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谧钪星?/a>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诰W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