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上午,由海南省農業廳組織的2012“冬交會”記者采風團一行在儋州蘭洋牧正豬場、中投特種養殖種苗(商品龜供港)基地參觀考察。在該生產、養殖基地,記者團一行深切感受到了海南現代化科技養殖技術的飛躍和重點龍頭企業的管理水平。
“這是儋州乃至海南最先進的一個現代化養豬場!”據介紹,蘭洋牧正豬場位于儋州市蘭洋農場,占地近200畝,2009年12月開始建設,分五年共投資3000萬元,目前已投入1000萬元,設計存欄祖代種母豬1500頭,年向市場可提供優質父母代種豬15000頭,商品豬16000頭,預計2013年全面完成建設投產。全場采用高標準全漏縫自動降溫調控,引進荷蘭智能化母豬管理系統、臺灣自動輸料系統、美國奧斯本公司種豬測定系統進行管理,是目前儋州乃至海南最先進的一個現代化養豬場。豬場現在職職工人11人,2011年初引進祖代良種母豬700多頭,年產良種父母代種豬6000多頭,優質商品豬8000頭,年創利潤約600多萬元,滿負荷生產后,年均可創利潤約1300多萬元。
豬場引進優良種豬品種進行養殖繁育和推廣,并進行優良品種的雜交和養殖技術的創新。據豬場工作人員介紹,母豬采用群養的方式,根據母豬的生理特性,豬舍劃分出采食區、飲水區、躺臥區和排泄區;由于采用群養模式,每頭母豬僅占地2.5—3.0平方,這樣豬舍可利用空間增大,母豬可自由活動,故不需要專門修建運動區。為了方便設備對每頭母豬的管理,每頭母豬都佩帶電子耳標,通過電子耳標可詳細查到每頭母豬的情況,方便管理者掌握每頭母豬的第一手信息,并可把母豬舍所有詳細的生產信息全部傳輸到管理者的電腦里,方便管理者隨時了解豬場信息,真正實現智能化管理。
“創新是牧正的發展理念,沒有創新,企業就沒有發展。”儋州蘭洋牧正豬場場長林海勤說,標準化建設是企業發展之路,有怎么樣的飼養水平就有怎么樣的防疫水平,有怎么樣的管理手段就有怎么樣的經濟效益,只有實行標準化建設和運用先進的科學飼養管理,才能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企業才能更快的壯大發展。
當日上午,采風團又到達儋州海南省農業重點龍頭企業“中投特種養殖種苗(商品龜供港)基地”。據介紹,該基地2012年3月招商引資落戶蘭洋鎮,項目總投資約1.5億元,占地50畝,年產特種龜苗(金錢龜和石金錢龜為主)約10-25萬只,商品龜60000萬只,種龜20000只,年總產值約1億元,為地方政府年增加稅源約1000萬-2000萬元。值得注意的是,該項目投產后,年可帶動和聯接1000-2000農戶開展特種龜養殖產業,使每戶年增收5-7萬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