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南京舉行燭光祭悼念南京大屠殺遇難者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2-12-13 08:34

      

    儀式現場

      

    儀式現場

      昨晚8點,江東門紀念館在祭場舉行了“為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守靈儀式暨和平燭光祭”活動。來自美國、加拿大、俄羅斯、捷克、希臘、葡萄牙、韓國、印度、尼泊爾、日本、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嘉賓以及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長春偽滿皇宮博物院、撫順戰犯管理所舊址陳列館代表與紀念館部分職工參加了此次活動。

      今年是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遇難75周年紀念日,世界各地的朋友相聚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點亮和平的燭光,旨在悼念慘絕人寰的大屠殺中逝去的人們,并以此祈禱世界永久的和平。

      據悉,為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守靈儀式暨和平燭光祭活動是悼念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系列活動之一,此次活動是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自2009年以來,第四次邀請國內外愛好和平的人士一起秉燭參加這一活動。

    ??? 現場

    ??? 風中,燭光搖曳

    ??? 許多人在抹淚

      3000支紅燭被依次點亮,火焰跳動中,一塊塊黑色花崗巖無字紀念碑,沐浴在一片和平的氛圍中,顯得格外莊重。

      昨晚8點,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在祭場舉行了“守靈儀式暨和平燭光祭”活動。

      參加祭奠活動的有400多人,他們手捧紅燭,悼念慘絕人寰的大屠殺中逝去的人們。

      香港學生小沈說,這是她第一次來南京,“跟教科書上說的一樣,感同身受,挺難過的……”

      中國第一代王牌飛行員高志航在抗戰期間,曾擊落敵機6架。昨晚,他的兒子高耀漢也來了:“希望這種紀念活動能多舉行,讓全世界的人了解歷史,世界不需要戰爭。”78歲的高耀漢說,每次來這兒,都讓他心情難以平靜。

      葡萄牙和平與合作理事會主席伊爾達·菲戈雷多則告訴現代快報記者,這是她第一次來南京,她是一年前知道南京大屠殺的,“最近還看了影片《金陵十三釵》,我們都厭惡戰爭,希望世界和平。”

      風中,燭光搖曳,許多人在抹淚。

    ?

    相關鏈接:

    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多活了75年 要保重身體做證
    《南京大屠殺全史》三冊在京首發 百萬字著作新增屠城鐵證
    兩位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將赴日參加證言集會
    日本右翼否認南京大屠殺 稱若屬實全體日本人下跪
    名古屋市長將于近期成立新黨 曾否認南京大屠殺
    南京大屠殺幸存者趙斌逝世 曾在紀念館服務近8年

    三位殉難將軍后人昨聚南京

    75年前,父親最后一戰

      1937年12月,南京保衛戰打響,至少有11位中國將軍在戰斗中犧牲。昨天是司徒非、易安華、程智三位將軍殉難75周年之日,將軍的后人們從各地趕來,追憶父輩時老人們數度哽咽。

      祈念會后,紀念館館長朱成山分別向三位將軍的后代頒發了“紀念狀”,以表達紀念館對殉難先烈的緬懷之情。

    他犧牲于戰亂,遺體都沒有找到

      在易豪雄的記憶里,父親離家時,非常年輕。

      “日寇入侵,我輩軍人非打不可。我若戰死沙場,你就準備領取我的撫恤金,將兒女們養育成人,日后繼續為國效忠吧!”那天,父親對母親說。父親走后,讓人捎回一封僅有20字的短信:“不滅倭寇,誓不生還,國將不保,何以家為?吾妻存之。”

      參加完淞滬會戰之后,259旅接上級命令保衛首都南京,負責鎮守光華門、通濟門一帶陣地。1937年12月12日,日軍狂攻光華門,蜂擁而來,光華門陣地三面受敵。“我是堂堂的中國軍人,決不忍辱偷生而負國負民,誓與將士們同生死,與陣地共存亡。”易豪雄說,在最后一次沖鋒中,父親不幸腰部再次中彈昏倒在陣地上。

      87師師部聞訊隨即組織增援,設法營救突圍,并懸賞:凡能救出易旅長者,賞法幣二千元。

      “然而當時戰情混亂,無法營救,家父犧牲于戰亂中,遺體也無法找到,時年37歲。”易豪雄說:“今天中國已不是昔日之中國。我堅信,這樣的悲慘歷史不會再發生,國家每一寸國土都不會再丟失。抗戰將士們安息吧,遇難的30萬同胞們安息吧,父親安息吧……”

    易安華

    第87師259旅少將旅長

    [簡歷]

      1900年出生于江西宜春,黃埔軍校第三期畢業。1937年上海淞滬會戰后,被提升為第87師259旅少將旅長。1937年12月12日,日軍猛攻光華門,易安華壯烈犧牲,時年37歲,后被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中將。1983年,國家民政部追認易安華為革命烈士。

    他在突圍沖殺時壯烈犧牲

      “一腔熱血,金陵灑盡,將軍浩氣沖霄漢。半生戎馬,疆場殞命,先嚴無愧對中華”。昨天上午,89歲的司徒倫從加拿大趕到紀念館,用這樣一首詩總結父親的一生。

      他說,淞滬戰役戰敗,父親退守南京,“在赴南京前,先父被委任為160師參謀長,在唐生智領導下守衛南京。”

      此時敵人集結大批軍隊進攻南京,唐生智見此情景方寸大亂,草草油印了突圍命令一份,城中各路大軍將領先后逃離南京,致使城中部隊因失去指揮而大亂,人人不知所措,均沖向下關,希望能渡江逃生,但被36師宋希濂截擊,自相殘殺。

      “原因是宋希濂部隊是督戰軍,當時沒有收到撤退的命令,見有逃跑的就進行截擊。只有廣東部隊66軍與83軍按照上級命令進行正面突圍。撤退中遭遇從紫金山竄出來的日軍,與之激戰。”司徒倫說,當時159師副師長羅策群高呼著“唔做衰仔的跟住我沖啊(廣東話,意為:不做孬種的跟著我沖啊!)帶領士兵沖向敵人。

      一輪機槍響過之后,羅策群倒下了。“我父親繼續帶領士兵向前沖,在同一地點也身中數彈殉國。”司徒倫眼中泛起淚花。

    司徒非

    第160師少將參謀長

    [簡歷]

      1893年出生于廣東平遠,早年畢業于保定軍校。“一二·八事變”中曾在上海抗擊日軍。1937年7月,抗戰爆發后,隨第160師開赴淞滬戰場作戰。11月,上海淪陷后,他隨軍參加保衛戰,任第160師少將參謀長。12月12日率部突圍時殉國。后被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中將。

    年輕團長身中九彈,為國捐軀

      “我沒有見過生父,父親犧牲時,我還沒有出生。”程增孝幾次掩面而泣。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后,“父親含淚告別年邁的祖父、祖母和懷孕的妻子,并將隨身帶的一條軍毯留下。走時他留了一封信,‘總算等到與日寇交手的一天,此正是男兒報國之時,余決心以七尺之軀許國。惟盼吾妻能順利分娩,所生勿論男女,望善撫之,以繼余志。”

      程增孝稱,11月12日,上海淪陷后,父親奉命率第302團撤至南京,守衛南郊及水西門外一帶。

      12月5日起,第51師與氣焰囂張的日軍展開多次激戰,12日拂曉,日軍集中炮火轟擊賽虹橋,又以坦克10余輛、飛機20余架掩護步兵發起進攻。此時,程智率部堅守賽虹橋已經6天,他的右手三根手指被打斷,血流不止,他稍作包扎,又回到了陣地。

      或許意識到決死時刻已到,程智激勵全團官兵:“南京是我國首都,城內有我們的父母兄弟,決不能讓鬼子前進一步,我們要與陣地共存亡,死在這里,就是死得其所!”話音才落,程智腹部被日軍機槍擊中9彈,腸斷而出,壯烈犧牲,年僅30歲!

      昨天,程增孝把父親唯一的遺物軍毯捐給紀念館,“我也很舍不得,但我想放在紀念館給參觀的人看,比放在家里更有價值。”

    程智

    第51師302團上校團長

    [簡歷]

      湖南醴陵人,早年讀書時受進步思想影響投筆從戎,畢業于黃埔軍校第五期。抗戰初期,在王耀武部第51師第302團任團長。后被國民政府追認為少將。

    關注·南京保衛戰

    究竟多少將軍犧牲

      南京保衛戰中,究竟有多少名中國守軍將領以身殉國,根據江東門紀念館的材料是11位。但江蘇省社會科學院專家孫宅巍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在國民政府陣亡將士撫恤檔案中,他又找到李紹嘉少將的資料:當時駐守南京與日軍血戰數日,最后力戰而亡,時年41歲。

      “李紹嘉應該補進去。南京保衛戰中犧牲的還有17名團長以上的指揮官,如果算上事后追加的,南京保衛戰中犧牲的將軍估計不下20位。”

    ?

    相關鏈接:

    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多活了75年 要保重身體做證
    《南京大屠殺全史》三冊在京首發 百萬字著作新增屠城鐵證
    兩位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將赴日參加證言集會
    日本右翼否認南京大屠殺 稱若屬實全體日本人下跪
    名古屋市長將于近期成立新黨 曾否認南京大屠殺
    南京大屠殺幸存者趙斌逝世 曾在紀念館服務近8年

    相關鏈接:
    南京大屠殺幸存者趙斌逝世 曾在紀念館服務近8年
    名古屋市長將于近期成立新黨 曾否認南京大屠殺
    日本右翼否認南京大屠殺 稱若屬實全體日本人下跪
    兩位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將赴日參加證言集會
    《南京大屠殺全史》三冊在京首發 百萬字著作新增屠城鐵證
    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多活了75年 要保重身體做證
    [來源:現代快報] [作者:] [編輯:聶銳]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