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網絡流量計費,到底誰說了算?——浙江省地方性立法直面民生熱點
????新華網杭州3月29日電(記者岳德亮)“天價微博”“天價QQ”等事件常常讓通信計費登上網媒報端,也讓這個民生熱點進入了立法者的視野。在26日至28日召開的浙江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上,《浙江省計量監督管理條例(草案)》(以下簡稱“條例草案”)中有關手機計費監督內容成了常委會委員討論的熱點。
????通信行業收費讓人糊涂
????近年來,關于手機流量糾紛的投訴不斷增多。為什么這個月沒怎么上網,卻用了那么多流量?這些流量是怎么計算出來的?看著賬單,不少消費者覺得糊涂。
????據報道,近期河南農民張先生撿到一張SIM卡,以為撿了“便宜”。然而沒想到,這張卡用了7個月,竟然產生了25萬元上網費,最終導致他被刑拘。在浙江,李先生購買了一張上網卡,收到通信運營商發來的短信:月累計使用流量2775.74MB。但李先生通過查詢網卡,發現使用流量僅為2171.96MB。
????“以前打多長時間電話、發幾條短信,大致都還是能做到心中有數。而現在手機技術發展了,手機費用卻越來越心中沒數了。”杭州市民胡先生說。
????來自浙江省物價局的數據顯示,電信資費一直是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2012年全省投訴呈現出上升趨勢,當年共受理415件,同比增加4.27%。
????浙江省物價局投訴舉報中心分析說,電信資費違規行為的表現形式主要有:宣傳模糊價格欺詐較為突出;強制服務并收費屢禁不止;惡意扣費時有發生;不按規定明碼標價普遍存在;備案規定形同虛設等等。
????“立這個法很有必要。”浙江省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丁祖年說,通信流量計算等新型消費,百姓越來越關注,但缺乏監管,出現糾紛消費者權益很難得到保護。
????計量監督進入立法者視野
????《浙江省計量監督管理條例(草案)》在會議期間已提交省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
????浙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高鷹忠表示,法規草案對電信計費方面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和規范。
????條例草案規定,電信業務經營者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所使用的通信計費設備、系統定期進行檢測,保證通信計費的準確,明示通信業務計費單位和計費結果。計量行政主管部門對通信、房產等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切身利益的商品和服務計量活動實施重點監督。
????“維護市場經濟秩序,首先度量衡要統一。”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委員陳燕萍說,計量標準是游戲規則,所有計量活動都應圍繞計量標準開展,“我認為計量標準應當由政府制定,校準機構按照計量標準提供服務,監督單位按照計量標準進行監督,消費者按照計量標準維護自己的權益。”
????第三方獨立檢測呼聲高漲
????在常委會委員審議條例草案過程中,有關“電信業務經營者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所使用的通信計費設備、系統定期進行檢測”的規定,大家關注的比較多,認為“自己監督自己”要不得。
????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委員方麗槐說,按照這樣表述,條例通過后電信經營者就有法可依,可以自己檢定了,而不需要第三方來進行檢測。“這一表述應加以完善,而且法律責任里對責任人沒有處罰,應當明確罰責。尤其是對情節特別嚴重的還可追究法律責任。”方麗槐說。
????“通信計量始終是一個監管盲點,通信部門有內部檢定,但是從法制和市場的角度來說,缺乏公信力,不利于監管,應當允許第三方介入檢測,并接受計量主管部門統一監管。”丁祖年說。
????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委員苗偉倫認為,對通信這一塊,特別是對于數據流量的計量,到底誰說了算,建議寫入法規條款。
????關注此事的浙江大學專家表示,在電信經營者的計費設備系統定期檢測上應該引入第三方檢測機構,同時第三方檢測機構還要面向社會開放,政府要做的是制定這樣的一個門檻或者規范,通過競爭的機制,避免一些不規范的操作。
????但也有不同的意見。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委員張新建就表示,關于電信業務監測主體,如果國家已經規定監督部門是工信部負責檢測,省里是否還要重復檢測?
????語音通信、數據通信等在全社會越來越普及,通信計量涉及千家萬戶,是百姓最關注的民生計量問題之一。浙江省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贊成“權威、公正的第三方機構介入對通信計量檢測”,并表示應該對這個問題作進一步調研,修改完善草案中的相關條款。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