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清明節的臨近,不少人開始籌劃為已逝的親人掃墓,各種祭祀用品也開始賣得火熱。記者在海口市博愛南路看到,紙質的“蘋果”手機和平板電腦這樣的新潮祭品也跟著熱賣……
30日下午,記者在海口市博愛南路商品市場看到,由于清明節臨近,不少商販開始出售祭祀用品。而紙別墅、紙轎車、紙電子產品等則被掛在顯眼的位置。
看到記者對這些感興趣,店主便過來推銷今年的新貨。“房子、車子、家用電器,這是必不可少的三大件,其他的可以適當選擇。”為了激起人們的購買欲,店主一邊忙著招攬客戶一邊說,“房子去年燒過了今年還可以燒,總的給老祖宗們換套新的吧。”記者在店中看到,除了轎車、房子之外,另外還有電冰箱、電腦等電子產品。一名顧客告訴記者,“在其他地方,連美女車模都有。”而另一位顧客面對店主的推銷,笑著說“這些東西老祖宗不會用了咋辦”。
據店主介紹,紙房子、紙車子以及紙家用電器,市場比較看好,而且價格也不貴,“如果想要,三件加在一起30元就可以拿走。”店主表示,除了外面展覽的這些外,屋里還有檔次高的祭品沒有掛出來,而像三層的樓房、加長的汽車等這些祭品,價格要高一點。“大點的房子要40元。”面對記者的詢問,店主如此說。
紙質祭祀品受到熱賣,但是諸如鮮花等環保祭祀品銷量卻并不如紙質祭祀品。相對于紙祭祀品熱鬧的店鋪,花店門前依然冷冷清清。
據了解,清明節起源于周代,相傳晉文公因后悔自己放火燒山而確立寒食節,后改為清明節,意思是讓人們在這一天禁止用火,使用冷涼的食物,以緬懷逝者。但隨著多年演變,如今,我國各地上墳掃墓的習俗成了燃放鞭炮、燒香點燭,同時出現了燒車模、房模及紙質電子產品等行為。在此,記者呼吁,市民應當倡導綠色環保的祭掃方式,這不僅是構建國際旅游島文明的體現,同時還有利于保障海南的空氣質量,減少因焚燒祭品而產生的災害及環境破壞。
?
?
相關鏈接:
海口老街清明節祭品熱銷 祭掃活動成商家斂財工具?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