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云南連續四年大旱 大型水電站沒有帶來綜合效益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3-05-03 06:45

      5月1日夜里昆明地區的一場強降雨,讓一直密切關注旱情的人們稍稍松了口氣。然而,缺水嚴重地區的旱情并未真正緩解。昆明人仍在限水的日子中“煎熬”。

      昆明松華壩水庫是昆明城區的主要供水源,雖然此次降雨達20.5毫米,但業內人士說:“因之前干旱嚴重,降水很難形成有效的徑流。想要蓄水,還需要多次的持續降雨。”

      2013年,大旱再襲云南,這也是云南連續4年遭遇旱災。云南省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研究員劉瑜說,2013年2月云南省的整體氣溫升高。昆明的氣溫比往年平均氣溫高出4攝氏度,全省125個縣(市)中,比往年平均氣溫高出2攝氏度以上的多達105個縣,其中2月份氣溫破歷史紀錄的縣(市)有65個。

      “2009年至2012年,云南年降水量持續下降,2009年低16%、2010年低4%、2011年低20%、2012年降低13%。”劉瑜說:“滇中地區最為嚴重,昆明4年只下了不到3年的雨。”

      限水的日子很難熬

      昆明市海口林場的森林瞭望員謝志勇已經有兩個多月“精神高度緊張”,在高高的瞭望臺上,每隔幾分鐘,他就要拿望遠鏡看看有沒有險情。

      連續干旱,淺層地下水嚴重不足,大量樹木干枯,昆明森林火險提前40多天達到5級極高火險,昆明的6套森林火情視頻監控系統,實行24小時全天候監控,每個可視探頭監控范圍10公里。同時,昆明市林業局分布在各地的65座瞭望臺,146名瞭望員、2.3萬名護林員也同時上崗。“每年12月到次年的6月份,是林場的防火期,也是工作最困難的時期。晚上睡覺衣服不敢脫,處于半睡眠狀態。”謝志勇說。

      來自云南省林業廳的消息,目前,云南全省16個州市超過100個縣市區的林業不同程度受災,昆明、曲靖、文山等10個州市尤為嚴重。從去年11月1日,云南省比常年提前1個月進入森林防火期后,有14個州市已持續了75天4級以上高火險天氣,92%的縣市區處于高火險狀態。截至3月4日,全省共發生森林火災370起,受災面積1927公頃,火災次數和受害面積同比分別上升52%、32%。為撲救火災,已有3名護林員不幸犧牲,迪慶藏族自治州防火辦主任蘇貴平也殉職在森林防火崗位上。

      截至4月17日,云南省11個州市出現中度以上氣象干旱、局部達到重特旱,323條中小河流斷流、331座小型水庫干涸,全省1244.89萬人受旱災影響,342.38萬人、168.91萬頭大牲畜出現不同程度飲水困難,全省因災需救助人口269.77萬人。干旱還造成云南省農林作物大面積受災,全省已有1173萬畝農作物受災,成災537萬畝、絕收128萬畝;林地受災面積2331.11萬畝。目前,全省直接經濟損失近100億元。

      3月1日,昆明全市實施“減量保時段”供水措施,每天16時至20時供水4小時,其余時段對全市供水進行減壓、減量。

      限水令出來后,昆明某公司職員李女士的生活變得異常忙亂。每天他們全家要在晚上8點以前,做飯、洗衣、洗澡、打掃衛生,并且把用過的水都積存下來,用來沖馬桶。現在氣溫已經達到27、28攝氏度,限水的日子更加“難熬”。

      在昆明的盤龍江畔,記者看到這條河的水位下降到原來的1/3,穿城而過的河水已經失去了往日的靈動。而云南著名的旅游景點麗江古城黑龍潭完全干涸,從去年到現在一直沒有出水;紅河州石屏縣的異龍湖,已經大面積萎縮,各種植物在長時間裸露于陽光下的湖床上生長,宛如一片遼闊的“草原”。

      令人擔憂的是,目前,云南九大高原湖泊平均水位下降超過70厘米,其中有七大高原湖泊水位低于最低運行水位,湖容量累計減少2.92億立方米。玉溪撫仙湖因連年干旱,4年來水位累計下降1.8米左右,面前水位已經降至警戒水位以下。目前,撫仙湖的水每天還在以136萬立方米左右的速度蒸發,水位平均每天下降0.5厘米。星云湖水位則已臨近有記錄以來的歷史最低點,容量比去年干旱時少了2000多萬立方米。云南省環保廳的相關負責人介紹,水位下降后,湖泊自身凈化功能會減弱,對水中污染物的降解力也會下降。“云南一些湖泊近年來水質污染情況有所反彈,這和水位線下降是分不開的。”

      據悉,2009年至2012年,云南省河道平均來水量較歷史平均偏少33.8%,庫塘蓄水3年下滑,從2008年的72.68億立方米下滑至2011年的47.39億立方米。2012年年末,經艱苦努力,全省蓄水量達69.62億立方米,但分布不均,滇中地區的昆明、楚雄、玉溪以及滇西的大理、麗江庫塘蓄水嚴重不足,楚雄州僅完成蓄水計劃的67%,使得這些地區今年的抗旱水源十分緊張。

      由于連續受旱、反復受災,一系列疊加負面效應開始在云南顯現。

      “連續抗旱大量消耗水源,抗旱水源不能及時補充,昆明、曲靖、楚雄、玉溪等城市及安寧、硯山、雙柏等城鎮供用水矛盾突出。山區、半山區群眾主要依靠水窖保供水,供水水源分散、保障程度不高,因旱造成人畜飲水困難尤為突出。”云南省水利廳的一位負責人說,由于優先保障城鄉飲水安全,減少生產用水,造成部分工礦企業停產、半停產,水電站停發、限發。滇中重點經濟區因旱損失尤為嚴重,昆明、曲靖、玉溪、楚雄4個州市旱災直接經濟損失接近全省的一半。

      “嚴重干旱在云南很可能常態化,旱災已成為云南自然災害之首。”云南省委書記秦光榮非常擔憂地指出:“旱災對水生態環境造成的損害涉及面廣、影響深遠,有的影響甚至具有不可逆性。”

      西雙版納熱帶雨林數量銳減

      在昆明市東川區的拖布卡鎮大樹腳小學,供水困難已經延續3個月了。學校背后1公里外山坡上有個水窖,里面的水只剩1/3了,這些水是學校每年出600元請村民倒進去的,供師生們飲用。學校一直期待能有一根水管將水直接引進水窖,減少污染,保證水質和師生飲水安全,但這樣一個小小的愿望卻一直沒能實現。

      大樹腳小學出現供水困難,學生們每天都要背著兩個礦泉水瓶步行一兩個小時來上學。礦泉水瓶不能裝熱水,即使天冷,孩子們也只能喝冷水。4月19日,昆明東川區委宣傳部用企業捐贈的善款購買了240余個保溫水杯,送到拖布卡鎮大樹腳小學,孩子們第一次能喝上熱水。

      東川區地處長江上游,生態極其脆弱,在4年大旱中受災嚴重。開車從東川城區向烏龍鎮的方向行駛,滿目枯黃。受干旱侵襲,很多農民并未按時下地耕種,大部分的土地都缺乏生命的色彩,兩岸的山峰裸露著巖石。

      半山腰水井村村民吳興能家的愛心水窖里,水已經所剩無幾。每天,吳興能都要去砍掉那些干死的小麥,拿回家喂羊。

      烏龍鎮的一名工作人員說,該鎮小麥三年絕收。“去年一共10500畝小麥都絕收。”雖然鎮政府采取了多種方式抗旱,并鼓勵和引導村民改種核桃、櫻桃、楊梅等經濟作物,但干旱使這些經濟作物一直減產。

      拖布卡鎮的水源也面臨著危機。近年來,該鎮修建了12000個小水窖,實現了自來水管網入戶,可水管有了,卻沒有水。

      當地村民說,2010年以來,隨著水源保護區周邊礦山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特別是礦山深部開采活動加劇,地區儲水結構發生了變化,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淺層地下水枯竭。現在水井山引水工程取水流量不足0.015立方米/秒,供水能力不足1500立方米/日,全鎮范圍內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飲水困難。大部分小水源點、小水塘均已干枯,農業生產基本無水可用。

      東川區的困境是云南滇東北地區旱災的縮影。

      滇東北地區礦產、水能、生物等資源豐富,是國家重要的能源基地、重化工基地、有色金屬及新材料基地,同時因地處長江上游,生態環境保護治理任務艱巨。但幾十年來過渡開墾、不合理的礦產資源開發、亂砍濫伐等,導致水土流失加劇、土壤肥力下降、耕作層被破壞、森林植被功能退化、石漠化擴大,干旱、洪澇、滑坡、塌陷、泥石流等各種災害頻繁發生,滇東北地區成為云南省貧困面最廣、貧困程度最深、生態環境惡化最嚴重的地區。

      但是,中國青年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近年來,對滇東北生態環境的保護治理和生態多樣性的保護重視卻遠遠不如滇西北地區,投入不夠,缺乏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

      “目前,對滇東北地區的生態特征,即森林、江湖、濕地、草原、地質、荒漠以及陸生、水生、人文等生態系統所具備的地區代表性、獨特性、不可替代性及瀕危程度、受威脅因素等,底數不清。”云南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的一位專家說:“尤其是忽視了人為活動造成的特有珍稀野生動植物數量質量下降、遺傳資源消失和流失。比如,昭通市巧家縣的五針白皮松,目前全球野生植株就只剩34株了。”

      令人擔憂的是,在優先重點保護的滇西北,增加的森林面積,主要種的是人工林、中幼林和經濟林,而保護生態最重要的天然林和生態效益明顯的混交林的數量,卻呈下降趨勢。

      在云南省級各民主黨派和工商聯聯合提交給云南省政府的一份材料上,專家們指出:“近年造林多從經濟效益考慮,林種單一,有的地方甚至蠶食原始森林,種植橡膠、桉樹等經濟樹種。截至2009年末,西雙版納橡膠種植面積已達368萬畝。西雙版納原始熱帶雨林面積從上世紀80年代初的5510萬畝,減少到目前的2854萬畝,下降48.2%。熱帶雨林賴以生存的濃霧天數明顯下降,每十年銳減10到27天;景洪地區20世紀50年代平均霧日數為166天,2000年至2008年平均僅為28天,2009年僅3天,為歷史最少值。”

      “長此下去,西雙版納熱帶雨林有消失之憂。”專家們警告說。

      國家高原濕地研究中心研究員發現,由于持續干旱,受到威脅的不僅僅是人類。從2009年開始,云南珍稀動植物不斷死亡:昭通巧家攀枝花蘇鐵出現大面積死亡;白馬雪山國家級保護區的紅豆杉、珙桐等重點保護植物出現零星死亡;部分兩棲類動物陸續死亡,亞洲象、野牛、滇金絲猴、斑羚、黑熊和獼猴等野生動物飲水困難,體質普遍下降。

      大型水電站沒有帶來綜合效益

      云南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的專家在調研中發現,“大型水電站的開發缺乏綜合利用效益”。

      專家們指出,金沙江下游正在規劃建設的4座大型水電站,總裝機容量達4530萬千瓦,相當于“兩個三峽”,電站庫區包括了昭通市的魯甸、巧家和昆明的東川區、祿勸等8個縣區。“但這些大型水電站更多注重發電效益,缺乏防洪、抗旱、供水、生態等綜合效益。水電開發沒有成為帶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引擎,水電開發業主與資源屬地受益反差較大”。

      云南水資源豐富,水資源總量2210億立方米,但開發利用程度低,全省水資源開發利用率僅7%(不含水電開發形成的庫容),不到全國的三分之一;已建成的水庫97%為小型,調蓄能力弱;尤其是云南山區、半山區面積占94%,地勢垂直高差大,山高坡陡谷深,全省129個縣(市、區)中118個有巖溶分布,巖溶面積居全國第二位,雨水順著地勢快速向谷底、江河內匯集,降雨徑流大部分或全部下滲至地下,往往形成“水在下面流,人在上面愁”的狀況。云南也由此成為全國五大旱區之一和西南旱區的中心。

      “占云南土地面積6%的壩區,集中了2/3的人口和1/3的耕地,而水資源量只占全省的5%。”云南省政協委員、云南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段昌群教授說,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導致云南有水難用,水資源與人口、生產力布局不匹配。

      昆明市晉寧縣雙河彝族鄉是典型的山區,全鄉6500畝耕地過去以種水稻、麥子和玉米為主。這幾年大旱,農科所專家開始指導農民種豌豆。晉寧蔬菜種植面積在全省位列前茅,主要集中在滇池沿岸壩區。為節約用水,當地大量采用噴灌、滴灌、微灌等技術,多個抽水站通過逐級提水,讓滇池水回灌土地。為保證春耕,還建起了漂浮育苗基地,鄉親們需要菜苗就到大棚里挑。

      但水利基礎薄弱、工程性缺水,仍然是旱災中最突出的問題。資料顯示,目前云南全省水利工程蓄水總庫容122億立方米,人均蓄水庫容不到全國的1/2,人均用水量只是全國平均水平的70%,水利工程人均供水能力僅為全國的64%,特別是山區群眾儲水設施嚴重不足,供水保障程度低;農田有效灌溉面積僅占常用耕地面積的40%,還有60%的耕地“靠天吃飯”。

      “善治滇者必先治水。現實表明,富民強滇必先興水。”云南省委書記秦光榮指出:水利是云南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最大瓶頸制約,工程性缺水是云南可持續發展的尖銳矛盾,洪旱災害頻繁是云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面臨的突出問題,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低是云南水利發展的薄弱環節,農田水利建設滯后是影響云南農業穩定發展和糧食安全的主要制約,水土流失和水污染仍然是云南水環境治理的嚴峻挑戰。因此,對云南來說,大興水利是應對干旱的根本措施,提升水利短板任重道遠。

    ?

    ?

    ?

    ?

    相關新聞:

    新西蘭大旱奶粉出口價暴漲? 兒童用藥短缺潛藏風險
    新西蘭遭遇30年一遇大旱 奶粉出口價格暴漲六成
    新西蘭北島遭遇70年一遇大旱 經濟遭受沖擊
    國內主要奶源新西蘭大旱 今年奶粉漲價已成定局
    云南楚雄州遭遇大旱 130天無降雨6條河斷流
    云南大旱四個月未降水6條河斷流 村民用水難
    云南史上4級地震頻繁 專家否定“大旱必有大震”說
    美國大旱沖擊中國餐桌 新漲價因素不可忽視
    豆粕暴漲重創中國大豆全產業鏈 禍起美國大旱

    ?

    相關鏈接:
    豆粕暴漲重創中國大豆全產業鏈 禍起美國大旱
    美國大旱沖擊中國餐桌 新漲價因素不可忽視
    云南史上4級地震頻繁 專家否定“大旱必有大震”說
    云南大旱四個月未降水6條河斷流 村民用水難
    云南楚雄州遭遇大旱 130天無降雨6條河斷流
    國內主要奶源新西蘭大旱 今年奶粉漲價已成定局
    新西蘭北島遭遇70年一遇大旱 經濟遭受沖擊
    新西蘭大旱奶粉出口價暴漲  兒童用藥短缺潛藏風險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 [編輯:雷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