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龍高校片區控規及海南科技職業學院整體鳥瞰圖。
?
云龍產業園區共享鋼構廠。
□本報記者?吳躍
“逐水草豐美而居”,曾是古時游牧民族遷徙的目的。當統籌城鄉春風開始在海口市云龍鎮、演豐鎮吹起時,在怎樣一個新型城鎮中安居樂業,成為百姓關心的話題。新型城鎮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鎮化。生活在一個環境優美、基礎設施良好、公共服務設施齊全,且生活方便的區域中,當地農民的人生將因此而從容。
A
從“基礎”抓起城鄉統籌
5月29日,在美蘭區演豐鎮墟上,鎮中心小學、幼兒園大樓建設工程正在收尾,年內,鎮上的兒童將在寬敞明亮、功能齊全的學校里就讀。
“沒有完善的基礎設施,統籌城鄉發展就無從談起。”演豐鎮委書記張德俊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演豐鎮設立了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加快統籌城鄉發展建設步伐。三年內,鎮墟基礎設施面貌大幅改善,新型農村社區逐步建成。不久的將來,演豐鎮將建成一個基礎設施城鎮化、生活服務社區化、就業方式非農化、生態環境田園化的新型社區。在改造中心小學、重建中心幼兒園的同時,演豐鎮還籌集資金1000多萬元,硬化了15個村的13公里道路,新增路燈120盞,修建了新的農貿市場。
而云龍鎮從區域互動、抓基礎開始,謀劃做大、做美、做善鎮墟。云龍鎮鎮長林毅介紹,云龍鎮構建鎮區路網體系,重點抓好鎮區海榆東線、云定路、云美路等主要路網建設,擴大城區面積,建成區面積達到10平方公里。云龍鎮將著力推進鎮區房屋沿街立面改造,打造1—2條示范街,在鎮墟中心建設一個具有云龍特色的標志性城市雕塑或建筑物,抓好海榆東線云龍段、云定路及鎮墟街巷兩旁的綠化建設;建設一批街心公園及休閑廣場。同時,加快改造供水、排水管網和電網,完善污水處理和垃圾處理系統,加快推進燃氣工程建設,實施數字智能、信息化工程,建設智慧小鎮。
B
從“新型”突破社區建設
在統籌城鄉發展進程中,社區建設勢在必行。瓊山區云龍鎮和美蘭區演豐鎮作為海口市首批統籌城鄉示范鎮,不約而同地將目光聚集在建設新型社區上。
“要高標準建設農民集中居住區。”5月29日上午,林毅談起了建設新型社區的設想:地處G223線、S202線、高速公路等沿線的云龍鎮,將精心打造主要交通線、旅游線、產業帶上的新社區,建設全省第一個“首善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全省第一個“城鄉統籌發展的示范村”。
據介紹,云龍鎮將加快推進嶺腳墟、儒來、龍盤、干校、紅明等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爭取年內建成全省第一個城鄉統籌發展的示范村,力爭3年內建成5個新型農村社區。與此同時,以“龍盤村舊村改造”為載體,打造園區配套生活區;以海科院為依托,以“嶺腳墟舊村改造”為載體,打造大學園區生活區。
演豐鎮籌劃的新型社區建設,為不遠的將來融入海口主城區做出了準備。張德俊介紹,今年動工建設的新型農村社區,各個產業項目要初具雛形,農村產權流轉開始運作,基本公共服務開始向農村延伸。
記者從演豐鎮了解到,全鎮基礎設施建設實打實地開展,今年將完成4個集貿墟上的自來水工程改造,改善居民安全用水條件;安裝配套演豐鎮墟、曲口墟、美蘭墟、塔市墟街道上的路燈設施,解決群眾夜間出行不安全問題。此外,演豐鎮還將改善農業生產設施,解決生產用水比較困難、水庫的除險加固、防潮堤建設等問題。
C
從“均等”共享公共服務
“明年初,管道煤氣將走進農戶家。”采訪中,云龍鎮、演豐鎮負責人均傳遞一個信息,目前正與有關公司商談管道煤氣進村入戶事宜,前期選點方案也在抓緊籌劃中。
在開始大規模向農村投入資源進行建設基礎設施的同時,如何創建新型公共服務模式,成為兩個示范鎮思考的問題。張德俊說,除了改造修建學校、農貿市場外,演豐鎮將努力在電力、供水、互聯網及文體設施等方面走在全區、全市的前列,并將社會管理逐步向村委會一級延伸,在戶籍、社保、醫保、計生、治安等方面為村民直接提供面對面公共服務。
而云龍鎮在公共服務建設方面,將加快興建一批群眾性的文教衛生場所,如新建云龍鎮青少年文化宮和婦女兒童活動中心;以原電影院為基礎,改造、擴建為大型的綜合性群眾文化娛樂中心;加快龍盤湖公園、云龍水庫公園、南渡江濱江帶狀公園和36曲溪公園等游園的建設力度。林毅介紹,2016年前鎮區新建1-2所中小學校,興建標準化幼兒園10個;加快鎮、社區、村衛生設施建設,社區衛生服務實現社區全覆蓋、人口全覆蓋、服務全覆蓋。
基礎設施的完備和公共服務的檔次,將取決于統籌城鄉發展的品質。云龍鎮和演豐鎮在爭創實踐范例中,開始了新的探索……
記者手記
為滯后基礎設施“療傷”
安居樂業,是一個永恒的話題。當前,制約鄉鎮發展的因素較多,而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偏低、公共服務供給不足是一個突出問題。這是一個共性的“硬傷”,而海口市統籌城鄉發展的決定,無疑將給鄉鎮滯后的基礎設施進行“療傷”。
在云龍鎮、演豐鎮采訪時,當地農民表達著這樣的愿望:建設示范鎮,農民可以得到幾點好處,一是基礎設施好,生活方便;二是有更多商業機會和就業創業機會;三是居住生活條件好,可以享受到公共服務的均等化。
海口市統籌城鄉發展在對應鄉鎮和農民的愿望上,也正積極“破題”:2013年計劃安排1.45億元用于云龍產業園基礎設施和園區給水管網工程;2013年市政府已將云龍鎮基礎設施改善、生活垃圾收運、村莊環境整治及園林綠化、云龍文化廣場、基層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設施建設及云龍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等多個項目納入了政府投資計劃……
“在示范鎮建立可推廣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模式!”5月中旬的市委常委會確定了示范標準。
兩個示范鎮在硬件建設上,將就鄉鎮衛生院、社區服務站、基層派出所、鄉鎮幼兒園等公共服務設施,建立符合國際旅游島標準的統一標識,并逐步形成一套圖模式,統一標準,推廣實行。在公共服務軟件建設和機制管理上,將通過加大投入和體制創新,在就業、教育、醫療、住房保障制度等軟件建設方面,探索建立可示范模式,予以推廣。
目前,兩個示范鎮腳步不停: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探索新型社區模式,加速公共服務均等化進程……
在一個基礎設施良好、公共服務設施齊全的區域內生活,是兩個示范鎮農民安居樂業的夢想與期待。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