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知根底 趙乃育作(新華社發)
全國開始行動起來
“十條措施”公布之后,尤其空氣質量排名之后,河北迎來大量媒體探訪,壓力陡增。這個猛將張飛的故鄉,“黑粗”產業不少,黑煙、黃煙、鐵銹味,小煉油廠、小煉鐵廠、小加工廠,直排廢氣嚴重污染空氣,有些地方居民“蒙著被子睡覺”,“癌癥患者變多”。
“十條措施”公布3天之后,6月17日,河北省環保部門即對外透露,為了緩解空氣污染現狀,《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實施方案》已編寫完畢。根據該方案,河北將出臺50條大氣治理措施,緩解PM2.5、PM10等污染。
而空氣最差的石家莊,18日公布了“十條措施”的升級版落實方案。在機動車限行方面,石家莊提出,自2014年市區內實行機動車單、雙號限行(需經論證和聽證)。在重污染企業限產減排方面,石家莊提出,2013年~2017年,完成市區18家污染企業搬遷改造。
落實“十條措施”,各地在行動。天津大氣污染防治升級,提出5年防治目標:到2017年,中心城區、濱海新區及環城四區建成區建成基本無燃煤區。《江蘇省大氣顆粒物污染防治管理辦法》8月1日實施,新建項目將實行“倍量替代”:市級范圍內,每建排放1個單位污染物的項目前,必須淘汰2個或1.5個單位污染物的項目。近日,北京、甘肅、四川、湖北、新疆等省區,青島、烏魯木齊等城市,也出臺方案。
推動環保的最好時機
治理好大氣污染需要長期努力。河北有難處。產業結構偏重,鋼鐵、建材等“兩高”行業集中,能源消費居全國第二,單位GDP能耗比全國平均值高60%。目前,氮氧化物、煙(粉)塵排放量居全國第一位,二氧化硫排放量居全國第二位。
河北貧困人口多。媒體調研發現,在一些污染嚴重的村子,許多村民寧肯呼吸骯臟空氣,也要攢錢蓋房買車。他們既對有空氣污染的不滿,更有增加收入的需要。淘汰落后產能方面,如一些鋼鐵廠等,則涉及大量人員就業問題。治理資金、治理路徑同樣是問題。
放之整個國家,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保持了30多年經濟高速增長,資源、能源瓶頸制約與環境污染在短時間內集中出現,要在經濟增長和節約資源能源、保護環境之間尋找一個合理的平衡點,極為不易。
盡管困難重重,但社會日益形成共識:一定不能錯過當下“推動環保的最好時機”——
一方面,國家政策十分關注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人們對環境和健康的認知度遠高于以往;此外,大氣污染防治既是重大民生問題,也是經濟升級的重要抓手。(本版制圖:潘旭濤)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