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財經訊6月30日,由博源基金會主辦的博源基金會成立五周年學術論壇于北京召開。本次論壇的主題為:“中國未來的機遇與挑戰”。會議邀請了吳敬璉、林毅夫、李劍閣、高西慶、巴曙松、江平等70多位政商學界精英,一起展望中國改革的困境與機遇。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秘書長邢毓靜表示利率市場化、人民資本項目可兌換要共同推進,不能等。她認為如果要市場經濟,必須同步進行,不存在誰先誰后,如果等利率市場化、匯率市場化,可能永遠等不到那一天。
以下是文字實錄:
邢毓靜:第一關于SDI是否進入籃子?我想說人民幣能不能進入SDI,特別是已經在SDI國家,反對理由人民幣項目可兌換,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判斷SDI之前。籃子四個貨幣毋庸置疑大家都公認可兌換的貨幣。
第二大家提的非常多利率市場化、人民幣互動進程,從中央銀行角度來說,如果有印象的人記著,利率市場化不是在等,2004年中央銀行開始做貸款利率、存款利率的上下限的管理,如果今天看銀行間利率市場全部自由的,只是什么地方有區間管理?注意文獻的人都會注意到,大家始終討論利率市場化下一步做什么,今年5月份明確提出人民幣利率市場化應該做什么,從1994年利率并軌,到2005年重新回到利率管理制度,以及危機過后經濟復蘇的時候,開始做匯率之間的浮動變化,匯率改革也在進行,為什么提出資本項目可兌換?資本項目可兌換會影響利率水平和匯率水平,如果設想一下有嚴格管制或者不太清晰市場管制,在市場管制一定是扭曲的需求,所以需要共同推進。如果要市場經濟,必須同步進行,不存在誰先誰后,如果等利率市場化、匯率市場化,可能永遠等不到那一天。
第三點關于是不是要公布時間表和路線圖?從中央銀行角度來說,特別容易想到WTO,當然今天討論很多收益方和受損方,當時大家擔心我們產業完全垮掉,實事實上我們簽署WTO加入以后,過去十年是中國發展最快的十年,也是過去十年中國成為第一大貿易國,我們為什么強調公布時間表和路線圖,我們加入WTO并不是細節問題,而是傳遞的信號,以及信號所有法規做的政策清理。我是1995年參加工作,我曾經體會到97、98年金融危機,當時中國正好是人民幣匯率并購之后,開始往經常項目努力的時候,我的同事來自法律部門,資本項目、外匯儲備會同專家,將外匯管理各項法規逐條管理,以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專家逐條過,才有明晰的經常項目的可兌換。沒有法律法規清理,怎么給企業、家庭用戶部門、利益有關方共同調整行為方式呢。
第四點路線圖和時間要中間有稍微麻煩的地方,中央銀行實際做一些路線圖和時間表的規劃,路線圖、時間表規劃依賴各位專家學者,以及代表的企業、金融機構不斷做,我們很難說中央銀行公布時間表,我們希望由中央銀行專家學者、以及貨幣政策專家做路線圖,大家共同討論,如果共同開放討論時間表、路線圖,我個人也相信,最終實現路線圖和時間表肯定比拍腦袋出來的路線圖、時間表更有可行性。
對此余永定補充道:“剛才好像我跟小邢辯論,或者批評央行,不要造成這個誤會,我本人當過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我知道中央央行推動利息利率市場決定一系列努力,很多事情不是央行決定的,是很復雜的決策程序,我面臨的論題是抽象論題,不是中央銀行。”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