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生經過海口市某“學區房”樓盤的戶外廣告牌。記者 李英挺 攝
原標題:劃片還是擇校,家長心頭的痛
“你孩子上哪所學校了?”又是一年入學季,這是許多“幼升小”或“小升初”家長們見面的第一句話。“這是決定孩子未來的人生‘起跑線’”。為了讓孩子們上“好學校”,家長們有的為申請公辦學位而東奔西跑,有的則為跨片區擇校而絞盡腦汁……
劃片招生,是落實教育公平政策,減少擇校動力,減輕家長負擔的必然選擇。今年,海口計劃招收小學一年級新生和初一新生共計5.7萬余人。然而,在家長公認的優質中小學校中,公辦學校可提供學位約5000個,也就是說,約九成學生與優質公辦義務教育資源無緣。稀缺的優質教育資源,讓多數家長不得不頂著強大的經濟壓力為孩子選擇優質民辦學校,否則“讓孩子上好學校”的期待就將落空。
記者采訪過程中,一些家長在感嘆“孩子上學不容易”的時候,也對海口優質教育資源的稀缺和分布不均提出了質疑。
現象1??
想進一所好學校真難??
鏡頭 ①??為學位 提前3年準備
7月18日上午,陽光溫和地照在海口市瓊山區第六小學,假期校園的寧靜被前來報名的學生家長打亂。招生接待服務窗口處,工作人員正耐心認真地核對著登記信息,因材料不全而被拒絕的家長則顯得有些焦急。
“這原是一所村辦學校———金花村小學,2008年升級為區直屬小學。雖然近年來政府不斷加大投入,校容校舍有了較大改善,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學校整體環境設備、師資力量等,仍與市直屬優質學校有很大差距,今年的報名情況不太樂觀。”瓊山六小校長鄭宏禧憂心忡忡地說,今年瓊山六小的招生計劃為180人,但截至7月15日網上報名系統關閉,報名的學生僅50余人。
鄭宏禧分析,網上報名者寥寥無幾,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片區內的學生家長主動放棄申請,選擇“擇校”;二是根據海口市教育局統一發布的招生工作方案,新生申請公辦學位需具備一定的條件,報名時需提供的戶口簿、居住證明、出生證等相關證件,一般都需要提前準備,因此,“準備不夠充分的家長耽誤了網上登記的時間”。
“例如房屋租賃合同需滿兩年這一項,估計很多人都不符合條件。”已成功進行網上登記的吳先生說,他早在3年前就開始為孩子上學的事情奔波。
吳先生和妻子都是廣東人,3年前來海口打工,至今未落戶。不過,剛到海口時,吳先生就曾四處打聽公辦學校的情況,當得知海口實施免試劃片入學的相關政策后,他第一時間辦理了暫住登記、租房合同等手續,并將3歲兒子接到海口上幼兒園,準備將來在海口讀小學,只是當時他并不確定兒子將被劃分到哪所學校。
吳先生的住處離瓊山二小、三小、六小都不算遠,他心中較理想的結果是進瓊山三小,但最后被劃分到了瓊山六小。雖然對學校不是十分滿意,但為避免耽誤兒子上公辦學校,他還是第一時間為兒子進行了網上登記。如今看到很多家長在報名關頭因材料不全而將被分流到民辦學校時,他慶幸自己提前做了準備。
鏡頭 ②??為擇校 連續奔波數月
家住海口市龍昆南路現代花園小區的陳先生就不像吳先生那樣順利了。陳先生說,他居住的片區內沒有一所讓其較為滿意的公辦學校。為給今年小學畢業的兒子爭取到優質初中的學位,他可謂是煞費苦心。最開始,他打聽到海南華僑中學招收藝術特長生的政策,幫兒子報名參加了選拔考試,但考試未通過。隨后,他又讓兒子參加了湖南師大附中海口中學的自主招生考試。連續數月,為兒子上學的事情,陳先生坦言“沒少操心”。
談起“幫兒子擇校”的經歷,陳先生感慨頗多。陳先生說,在他的親朋好友中,大家都有一個普遍的印象就是“海口的優質教育資源實在太少了”。
“比較公認的好學校也就那么幾所,優質學位資源十分有限,想進好學校太難了,要么提前買下‘學區房’,要么托人找關系,要么交高昂費用進民辦學校……”陳先生說。
?
?
相關鏈接:
海南中招第一批25日開始錄取 16所學校招11741人
海南中招提前批錄取24日結束 今日劃出分數線
海南23日劃出中招提前批錄取分數線
小升初神題走紅網絡 網友:按現在標準自己當年就一傻子!/組圖
杭州民辦"小升初"招生出現"餐巾紙測試" 引發熱議
小升初面試現場故意扔餐巾紙 97%學生失分[圖]
"小升初"變"大考"升學壓力不減"減負令"是空談
校長質疑小升初“全優”門檻 逼“全優”教育變味?
家有上學娃 擇校該不該
南京“超級小學”擇校需搖號 13個小孩搶1個名額
干部子女公函擇校,那普通老百姓咋辦?
海中今年招788名公費生 擇校生名額降至118個
教育亂象:【擇校費】擇校亂收費愈演愈烈屢禁不止
北京市中招“擇校生”名額降至10%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