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光村受災群眾背著領到的救災物資走過滑坡路面。
直升機正在岷州中學轉運傷員。
昨晚(7月23日)8點45分,7·22甘肅定西地震過去40多個小時后,甘肅省民政廳、衛生廳等多部門聯合定西市的有關負責人在岷縣政府舉行發布會,通報災情。據了解,目前搜救工作已經結束,地震共造成95人死亡,其中24人已下葬,政府對每名死者給予1萬元喪葬費補貼。另外,救災物資基本能保障災區群眾基本生活需求。
安葬
死者安葬費每人補1萬
據甘肅省衛生廳副廳長張柯兵介紹,截至昨天下午4點,所有失蹤人員均已經找到,此次地震事故共造成全省95人死亡。
根據定西當地的風俗,老人去世需要在家停靈,有的地方需要停靈7日之久。然而近日災區氣溫較高,大量人員死亡容易導致疫情發生。
張柯兵和定西市副市長張懿篤表示,死者安葬工作是一大重點,在遵從當地風俗習慣的基礎上,各級政府部門組織人員下鄉,對家屬進行慰問,同時勸導群眾盡快讓死者入土為安。
“根據目前掌握的情況,家屬都愿意在這兩天盡快安葬。”張懿篤介紹,政府對每位死者給予1萬元喪葬費補貼。
保障
>>物資
物資基本可保生活
甘肅省民政廳副廳長張柯兵介紹,災情發生后,甘肅省民政廳連續兩天向受災地區撥付應急救災資金1500萬元。
截至昨天下午4點,各級各部門已調撥災區帳篷12480頂、折疊床5020張、棉被15000床、睡袋3000個、火爐1000個、蠟燭50000支、方便面28350箱、礦泉水29750箱、餅干100箱、單衣5000件、家庭包1000件。
此外,民政部從中央救災物資各儲備庫調撥帳篷1萬頂、棉被3萬床、睡袋1萬條、折疊床5000張,這些物資有的已發放到受災群眾手中,有的正在運輸途中。
張柯兵表示,政府建立了抗震救災物資需求會商制度,每天對災區需求和救災物資到達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及時匯總需求信息,快速組織調運、采購,通過調撥和地方政府采購加上社會各界捐贈,可基本保證受災群眾基本生活。
治安
重災區鄉鎮設7帳篷派出所
昨天,記者從公安部治安局獲悉,目前地震災區社會治安秩序平穩,救災救援和受災群眾安置工作正在進行之中。
甘肅定西地震發生后,甘肅省公安機關治安部門按照公安部治安局要求,在迅速開展救災搶險、及時轉移安置受災群眾的同時,進一步加強了社會面的巡邏防控,做好救災物資、藥品儲備點的守護看管,積極維護物資發放秩序。同時,在災情較為嚴重的梅川、禾馱、申都、中寨、蒲麻、維新等鄉鎮設立7個帳篷派出所,及時接受群眾的報警、求助,加強對受災群眾露宿場所、區域的巡邏防控。
截至目前,各級公安治安部門已救出、送治受傷群眾106人,轉移、安置群眾16854人,排除各類險情565處、排查倒塌房間3256間,搭建帳篷282頂,及時處置因災引起的各類矛盾糾紛23起。
>>現場
直升機兩天轉運18名傷員
昨晚7點10分,岷縣岷州中學,一架米-171直升機降落在操場上,在螺旋槳卷起的強大氣浪中,4名傷者被抬上飛機。蘭州軍區蘭州總醫院負責人介紹,兩天以來,軍區共出動5架直升機,分3次將18名重傷者轉運到蘭州。
昨天下午6點20分,岷縣人民醫院門口,4名傷者被抬上3輛救護車,隨后被送入附近的岷州中學操場。在這里,醫護人員正在等候一架直升機。
這4名傷者均為重傷患者。68歲的女患者郭尕占,其頸部頸椎骨折,71歲的女患者王根桃,頭部和胸部均有外傷,30歲的女患者蒲艷芳,被診斷為右側氣胸,最小的是10歲的何亞偉,脾破裂股骨骨折。
直升機運傷員,在岷縣縣城內引起不小的轟動。岷州中學的圍墻外人頭攢動,來看熱鬧的都是附近的居民。
這是此次地震中,蘭州軍區第三次動用直升機運送重傷人員。轉運點都是岷州中學操場。“這是最理想的降落地點,全縣再找不到第二個。”蘭州軍區蘭州總醫院副院長張紅兵說。相比急救車轉運,直升機往返蘭州只需40分鐘,比急救車節省3個多小時。
另據了解,截至昨天,災區已有46名傷員通過各種途徑轉至蘭州市接受救治。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