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廣州7月27日電(記者黃玫 廖婷婷)中歐光伏貿易爭端已達成最終的價格承諾方案?!按蠖鄶抵袊髽I對此表示滿意,總體來說光伏行業能保持住在歐盟60%的市場份額。”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主任陳惠清27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不過,也有關專家表示,在產能過剩沒有根本改變的大背景下,中國的光伏產業將在較長一定時期內處于加速洗牌和行業調整階段。
27日,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等5家行業組織發表《關于中國輸歐光伏產品貿易爭端達成價格承諾的聯合聲明》。這意味著中歐貿易史上金額最大的貿易爭端——中歐光伏案,經過雙方艱苦、細致的談判后“峰回路轉”,達成最終的價格承諾方案。
光伏貿易摩擦案是中歐貿易史上金額最大的貿易爭端。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對此表示,中歐貿易額巨大,出現貿易摩擦是正常的,應理性看待,妥善處理。歐盟是中國光伏產品最大的出口市場,通過對話與磋商解決光伏貿易摩擦,有助于維持一個開放、合作、穩定、持續發展的中歐經貿關系,談判結果積極、富有建設性。
不過,《聲明》中并未提及光伏出口價格和數量的承諾水平。陳惠清告訴記者,最終談判的價格控制水平不對外公布,而出口數量的配額如何在國內企業中分配,還在研究階段。
業內人士表示,有了出口數量的限制,企業間將出現更激烈的競爭,大廠對歐出口的下滑有限,但小廠將會出讓更多的市場份額。
深圳中電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光伏業務部副總經理梁俊民擔憂地說,一旦給定了配額,國內的企業可能會為之“打架”。結果很可能就是大企業得到絕大部分蛋糕,沒有參與調查的中小企業沒有配額,即使有也是杯水車薪,很難維持生存,歐洲市場還是得放棄。
東莞南玻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姚文杰也表示,在價格一致的情況下,客戶會優先選擇大品牌,大企業會有優勢,小企業就很難說了。
“現在國內需求已經無法消化中國的光伏產能,未來10-20年內,產能需求不會有太大變化,但總體產能將縮減,最終保持相對平衡狀態。未來的市場格局可能是,上游多晶硅企業數量將大幅減少,形成5-6個多晶硅集團;中游形成4-5個電池組件集團;而下游將有數量相對多的光伏電站建設、設計和運營企業。”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任浩寧說。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