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在各種經濟數據已經回升后,昨天公布的中國經濟三季報再度為中國未來發展描繪出了一幅值得期待的美好藍圖,正如市場預期,今年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相比二季度上調0.3個百分點,同比增長7.8%。究竟是哪些因素助推經濟增速的大幅回調?這種勢頭又能否持續?
今年以來,以信息業為代表的第三產業呈現蓬勃發展態勢。中國電信浙江分公司副總經理張濤談到阿里巴巴托管在公司里的服務器時,不由得連連感嘆,現在這一行業之中,機會真的不少。
張濤:他托管在我的機房,我找他收的服務費去年是一個億,今年估計兩個億了,發展非???,一年就翻了一倍。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第一產業同比增長3.4%;第二產業增長7.8%;第三產業增長最快,增長8.4%。在此帶動下,今年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386762億元,同比增長7.7%,而第三季度GDP更如市場預期,相比二季度回升0.3個百分點,同比增長7.8%。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用"總體平穩、穩中有升、穩中向好"12個字來形容當前經濟現狀。
盛來運:總體平穩是指經濟運行的態勢比較平穩,主要指標在預期的目標區間之內,波動幅度不大,三季度的GDP增長7.8%,二季度增長7.5%,一季度增長7.7%,基本上是在0.3個百分點之間波動。
盛來運分析,三季度經濟增速的回升首先得益于國務院及時創新宏觀管理方式,明確調控區間,對引導社會預期、增強企業的發展信心產生了積極的作用。其次,從一季度開始,國家有序地圍繞調結構、穩增長、促改革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為經濟平穩運行注入了新的動力和活力。
盛來運:以簡政放權為突破口的行政體制改變,還有利率市場化的改革,這些就是說為企業經營創造了一個很好的環境,有利于激發民營企業的投資活力。
值得關注的是, 9月份國民經濟主要指標中,不少指標出現小幅回落。其中,工業增速9月份同比增長10.2%,比8月份回落0.2個百分點。盛來運解釋,9月份的部分指標增速回落既有季節性因素,也有氣候因素,應結合同比、環比數據一起分析。以發電量為例,相較于炎熱的7、8月份,9月的發電量環比下降,但同比數值卻呈現上升。
記者:咱們的發電量和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增加嗎?
中國國電益陽公司總經理馮培良:有所增加,大數我們增加了4億度電,全年1-9月份。
記者:9月份和去年同期9月份相比是增加了嗎?
馮培良:增加了,增加了一點。
而另一個關鍵性數據--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環比增速為1.24%,比8月提升0.11個百分點,但同比增速卻回落0.1個百分點,同比增長13.3%,盛來運說,這跟基數有很大關系。
盛來運:去年8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是13.2%,但是9月份一下提升到增長14.2%,所以對比基數高對今年同比增速有些影響。
正是由于目前經濟存在一系列亮點,對于四季度和未來我國經濟的走勢,盛來運頗為樂觀,他說,我國工業化城鎮化過程中巨大的消費潛力、政府一系列穩增長的措施,仍然是推動經濟持續發展的動力來源。
盛來運:中國經濟保持平穩運行是一個大概率事件,經濟增長質量也在向好的方向轉化。同時預期比較穩定,所以我覺得中國經濟基本面是在向好的方向發展?,F在有一個很重要的發展觀念追求經濟可持續協調發展,對此我是很有信心。
[page title= subtitle=]
三季度GDP數據如預期出現回暖,但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樣呈現上揚,同時,房價也在上漲,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實際增長速度相比去年卻放緩很多,原因何在?又是否會有進一步政策的出臺?
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9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8%,比去年同期放緩3個百分點左右。盛來運表示,收入同比增速的放緩跟經濟的大環境是相關的,經濟增速在繼續放緩,收入增速不可能不受到影響。另外,雖然收入同比增速回落,但環比仍然在增加。同時,政府也在提高低收入階層轉移性收入的比重。
盛來運:提高退休人員的工資,包括一些最低工資的標準,我覺得對保持收入的穩定增長還是產生了很大的作用,這是非常不容易的。
在物價方面,前三季度,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5%。但九月份CPI達到了3.1%。盛來運說,9月份物價上漲有特殊的季節性因素,也有節日消費拉動因素,同時還受到部分地區澇災、旱災的影響?;诮衲昙Z食豐收、絕大多數工業品供過于求,經濟增長趨于穩定等因素。盛來運認為,全年CPI控制在3.5%的目標沒有問題:
盛來運:再加上我們堅持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所以這些因素都有利于保持保證后期物價基本穩定。即使后幾個月CPI的同比增速稍稍有一點偏高,全年完成目標應該是沒什么問題的。
盛來運說,實際上現在的樓市價格已經出現分化,這恐怕會導致未來進一步調控政策的出臺。
盛來運:一線城市房價漲得更多,但是廣大的二三線城市房價漲幅不是那么大,品牌的房地產公司在拿地,有的可能還是一些不知名的的房地產公司在拿地,出現的新情況我覺得需要進一步的研究,進一步地來完善房地產調控的政策和機制。(記者張棉棉季蘇平)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