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又到了考公務員的時間。報考時間過半,熱度依然不減。即便錄取比例“千里挑一”,但公務員依然是就業選擇中的大熱門。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人民日報批國考熱:鐵飯碗的打破只是時間問題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3-10-21 07:15

      當血氣方剛的青年,不再動輒把“安全感”放在嘴邊、想著在“鐵飯碗”里尋求安穩,我們的社會才會活力奔涌

      又到了考公務員的時間。報考時間過半,熱度依然不減。即便錄取比例“千里挑一”,但公務員依然是就業選擇中的大熱門。

      年輕人為什么“熱衷”考公務員?應當肯定,有的青年人懷揣理想、報效國家,有的畢業生愿意投身政府部門、服務社會大眾,甚至還有中國傳統社會里對“仕途”的認同感。也要看到,這種“公務員熱”的背后,還有人看中的是其他,比如有人期盼“學而優則仕”,有人認為“找個穩定工作比什么都強”,有人暢想著“一杯茶、一支煙,一張報紙看半天”……

      收入穩定、工作清閑、福利待遇好……對公務員的想象,究竟是事實還是迷思?言人人殊,但已經有一種圍城效應:沒進城的人想象著各種好處,剛進城的人卻感慨落差太大,沒有期待中的那么多“油水”,也沒有想象中那么清閑。看似光鮮的職業外表下,經歷著越來越大的考核、競爭、輿論壓力,恐怕是許多新任公務員們的共同感受。

      盡管上班炒股、玩游戲之類的消息仍會見諸報端,但公務員責任大、任務重,卻是不爭的事實。更為關鍵的是,少數人“只要有了權,就會有錢”的不良預期,隨著民主政治的推進、公民權利意識的提高,恐怕越來越不那么容易實現。十八大以來,“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的宣誓,對多名省部級高官的查處,都在說明,中央領導強調的“為官發財,應當兩道”并非虛言。而一些人的那種忍一時清貧、等將來變現的設想,只會把公職生涯變成一次危險旅行。

      事實上,爭相競考公務員中,有追求理想信念的價值取向,亦有各種實際利益的隱性期待。如果是為后者,那么“公務員熱”就值得深思:是不是政府權力過大了,是不是隱性福利太多了?這正是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改革方向,反對“四風”轉作風,堅持反腐“老虎”、“蒼蠅”一起打;削權放權轉變職能,讓屬于資本的回歸市場,屬于權力的回歸法治。“財政供養人員只減不增”的明確表態,必然對公務員素質提出更高要求;而隨著聘任制的逐步推進,“鐵飯碗”的打破也只是時間問題。

      風物長宜放眼量。對現在的年輕人而言,如果忽略了公務員的本來含義,而去追求高薪福利或權力快感,這條路在將來注定充滿風險。不要相信一成不變,改革開放不過30多年,其間的進步變化有多少?也不必迷戀“鐵飯碗”,真正的“鐵飯碗”不是你在一處吃一輩子的飯,而是在處處都有飯吃。

      也要看到,眼下的“公務員熱”雖然有些盲從,卻不能忽視其背后的現實邏輯。正如論者指出的,青年報考公務員未必是尋求安逸,而是一種尋求社會保障的“恐慌性”報考;未必是考慮自己的興趣愛好和人生規劃,更多考慮的是社會保障和社會認可度。就此而言,如果社會保障能夠早日均等化,讓人們不再因為身份而焦慮;如果就業創業環境能夠更加優化,讓人們對市場競爭有更多信心,“公務員熱”才會真正降溫。

      在這個意義上,對“公務員熱”的關注與反思,本身就是一個改革命題。當血氣方剛的青年,不再動輒把“安全感”放在嘴邊、想著在“鐵飯碗”里尋求安穩,我們的社會才會活力奔涌;當我們中的優秀人才,除了一部分人做公務員,更多的人選擇在市場競爭中創造財富,這或許是人們對職業和事業理想的一種正常的認識。

    ?

    ?

    相關鏈接

    國考最熱職位競爭比例1886:1 被戲稱炮灰集中營
    2014國考人數爆棚 專業學歷基層經驗三大條件放松是首因
    國考報考首日74人報考:海口港辦事處“最熱”
    國考報名首日:絕大多數崗位沒有考生通過報名
    2014國考在即山寨官網橫行 “傍官網”售賣輔導書
    全國記者首次考核即將開始 意義重大堪稱新聞界“國考”

    ?

    相關鏈接:
    全國記者首次考核即將開始 意義重大堪稱新聞界“國考”
    2014國考在即山寨官網橫行 “傍官網”售賣輔導書
    國考報名首日:絕大多數崗位沒有考生通過報名
    國考報考首日74人報考:海口港辦事處“最熱”
    2014國考人數爆棚 專業學歷基層經驗三大條件放松是首因
    國考最熱職位競爭比例1886:1 被戲稱炮灰集中營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者:范正偉] [編輯:馮丹霞]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