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社會新聞>

    少年團伙專搶蘋果手機 搶“結拜兄弟”露馬腳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3-11-05 22:42

      荊楚網消息(記者張揚通訊員程楹、伍峰)他們平均年齡不到15周歲,卻已走上犯罪的道路,團伙專門搶劫在校生的蘋果手機。大冶警方11月5日透露,近2個月發生在大冶城區東岳中學、實驗高中、英才學校、濱湖學校、華中學校等地的15起系列在校生蘋果手機遭搶案告破,涉案價值6萬余元。目前,7名涉案人員落網,其中5人已經被刑拘。

      不要錢只要蘋果手機

      9月12日晚,東岳中學南校區,正讀初三的小余下晚自習后獨自回家。剛出校門,小余接到了一個電話。14歲的他拿出自己的蘋果手機,邊走邊接電話,完全沒有意識到危險來臨。

      “有點事找你,過來一下。”突然,一個十四五歲的男孩,挽住了小余的脖子。小余被帶到了學校旁邊的一條黑巷子里。接著,4、5個十四五歲的男孩圍了上來,其中一人還拿出一把半米來長的砍刀,架在了小余的脖子上。

      小余嚇得一句話沒說,趕緊從口袋里掏出50元錢。對方看了一眼小余手上的錢,沒接。“不要錢,把手機拿出來。”小余沒有反抗,把自己的蘋果手機交給了對方。回家后,父母得知兒子被搶,趕緊帶著他來到東岳路派出所報案。

      警方接警后立即開始立案調查。而正當民警調查時,派出所又不斷接到數起類似學生被搶蘋果手機案件,到10月中旬類似案件的發案率更是達到高峰。頻發的案件引起了大冶市公安局黨委委員、東岳路派出所所長黃國洪的高度重視,他責成該所分管刑偵的副所長張炳水成立專班,迅速偵破此案。

      搶“結拜兄弟”露馬腳

      10月15日,一起蘋果手機被搶案件成為了民警的突破口。

      當日中午12時許,家住大冶城區15歲的小石,接到了自己的結拜大哥戴某的電話。“兄弟有空沒,出來聚聚。”小石來到約定的地點,大冶湖濱路一處湖堤,見到了自己的“大哥”戴某。兩人聊了一會天,戴某起身說去買包煙便離開。

      然而就在戴某離去不久,4個十四五歲的男孩便找上了小石。“把你的蘋果手機交出來。”4個人上來就向小石要手機,并將他狠狠地打了一頓。

      手機被搶后不久,戴某回來了。“什么?你手機被搶了?”得知小石被搶,戴某就開始安慰小石。“兄弟,我知道你郁悶,走,我請你去唱歌。”隨后,戴某將小石帶到湖濱路的一家KTV付了幾十元的費用后中途離開。晚上8時許,小石回到家后,在父母的帶領下來到東岳路派出所報警。

      “對方一上來就要蘋果手機,肯定事先知道他有手機。”民警分析,雖然小石不認識當時搶他的人,但作案人一定是小石認識的!

      那么誰最有嫌疑呢?這時小余的“結拜大哥”戴某進入了警方的視野。戴某在黃石一家技校上學,但長期有學不上,有家不回,沒有經濟來源可花錢卻大手大腳。

      通過調查訪問,民警得知,戴某長期在東岳中學南校區附近活動。10月20日,民警邱吳、范焱在該處蹲守了5天后,將戴某抓獲。經詢問,戴某最終坦白伙同陳某、黃某、石某、汪某等人,搶劫城區多所學校在校學生共15部蘋果手機的犯罪事實。

      10月23日24日,陳某、黃某、石某相繼落網。11月1日,經過民警上門工作后,汪某的父母將其帶到東岳路派出所自首。11月4日,涉案的2名嫌疑人,正在讀初三的郭某和正在讀高一的劉某,被警方抓獲。

      為搶蘋果不擇手段

      民警介紹,為了搶蘋果手機他們通常采取三種手段。

      第一種是是直接在校門口蹲守,選擇用蘋果手機的學生下手。10月18日,戴某等人等在一學校門口,放學后,該校學生付某邊推著自行車邊用自己的蘋果手機打電話。戴某等人見狀,挽住付某將他帶到附近的一個工地。期間對方以付某打了其中一人的弟弟為由,讓付某出醫藥費。“我沒有,我真沒有。”付某一下懵了,自己從來沒跟誰打過架啊,也不認識對方的弟弟啊。誰知對方直接用木棍猛打付某的頭部,最后搶走了他的蘋果手機和價值3000多元的自行車。

      還有一種就是故意通過朋友、同學將學生約出來,讓其放松警惕,伺機作案。例如戴某搶自己的“結拜弟弟”小石。

      有時他們甚至找學生打聽,身邊的同學誰有蘋果手機,定點搶劫,有的搶劫成功后并支付對方信息費。10月16日,在大冶濱湖學校上學的陳某,得知自己的同學盛某有一部蘋果手機。他主動將這個消息告訴了戴某,隨后,在放學后,戴某一行人在校門口將盛某攔住,帶到一個小巷子,將他價值4000多元的蘋果手機搶走。事后,戴某還給了陳某300元的信息費。

      警方警方提醒,現在很多中學生都用高檔手機,放學后最好結伴而行,遇到陌生人叫喊不予理會;如果被搶,應沉著應對,在短時間內迅速記住對方身上的顯著特點,并要馬上報案。同時民警也建議,中小學生最好不要使用高檔手機,因為他們缺少安全防范意識和抵抗能力,因此容易成為犯罪分子的目標。

      他們平均年齡不到15歲

      據了解,戴某、陳某、黃某、石某、汪某目前已經被刑拘,其中陳某、黃某、汪某均為在校學生,目前讀初三。

      經過訊問,民警得知這幾名涉世未深的少年最小的剛滿14周歲,大點的剛滿16周歲,有的是剛剛輟學,有的是還在學校就讀。所有人基本上都是第一次作案。只有戴某曾經因盜竊被警方抓獲,但由于戴某未成年,雖然被治安拘留但未執行。

      “他們整天游手好閑,有的輟學,有的是有書不讀,時常聚集在一起泡網吧。”民警說,由于沒有正常的經濟收入,而又需要金錢來支付娛樂花銷,他們便想出了搶劫手機賣錢的方法。每次搶之前,他們都通過網上聯系。搶完后,一般由戴某把手機拿到黃石去賣,每部手機只賣1000多元錢。他們的錢也不平分,而是由戴某保管,成立消費基金。大家就用這些錢吃飯、喝酒、唱歌、上網。

      在所有涉案人員中,以15歲的戴某為首。戴某父親去世,母親帶著他改嫁,和繼父一起生活。戴某和父母的關系一直不怎么好。他長期不歸家,經常逃課。初中沒讀完,他父母將他送到黃石一所職業學校,可是他依然呆不住,經常逃課在外面混。被抓后,戴某的母親趕到派出所,一臉無奈。“我拿他實在沒辦法了,希望民警能幫我管管他。

      鏈接:

      “青少年處于青春期,處于半成熟半幼稚的情況,行為很容易受到社會和外人的影響。”湖北師范學院心理學副教授韋耀陽說,他們有時候知道做某些事情是違法的,但是因為年幼無知,法律意識淡薄,存在一種僥幸心理,通過一些不當手段來滿足自己的需要。還有的因為從眾心理,易形成小團體,容易受到外人的左右,一起干違法犯罪的事情,尋求歸屬感。

      “青少年犯罪主要由于個人、家庭、學校、社會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韋耀陽表示,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自身要遵紀守法,不干違法的事情,學會自強自立,遇到事情,要學會與父母、老師、長輩溝通,不要輕易受他人蠱惑,學會明辨是非的能力。

      要培養正確的興趣愛好,融入小集體,尋求歸屬感和成就感。同時,家長、學校、社區等社會各界要共同關注青少年,呵護他們的成長。加強對未成年人的監督和教育,讓青少年學法、懂法、守法。

    ?

    相關鏈接:

    海口優秀網吧接納未成年人 毆打記者搶手機
    江蘇徐州城管粗魯執法被人拍照后強搶手機
    阿嬌越南被搶手機內無欲照 男友沒追上劫匪

    ?

    相關鏈接:
    江蘇徐州城管粗魯執法被人拍照后強搶手機
    海口優秀網吧接納未成年人 毆打記者搶手機
    [來源:荊楚網] [作者:] [編輯:李文霆]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