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長沙天心區裕南街杏花園社區一住戶稱自家遭強拆,自己和家人被拘禁3個半小時。區政府相關部門稱,該樓層部分面積涉及違建,拆遷人員屬于合理拆除。
京華時報記者潘珊菊
爆料
當事人一家被帶走
事發地位于天心區裕南街道杏花園社區立新園36號。昨天上午8點左右,還在熟睡的戴鵬(三湘都市報記者)接到鄰居電話,稱樓下有好多身穿藍色制服的人。戴鵬說,他看到一大群拆遷人員將樓圍了起來,隨后有人將大門撬開,將他強行帶走。他被拖到一輛白色面包車上,禁錮在寶塔山社區一個院子的紅色小樓里。
妻子鄒女士稱,她也被強行帶走。她父母和剛滿1歲的女兒也被帶到空置的房屋,“幾十名工作人員看守著,不讓我們出去,我女兒半天都沒法喝奶和換尿布。”“整個過程他們沒說明理由,也未出示任何證件和攜帶任何明文。”鄒女士稱,母親過于激動,突發心臟疾病,讓看守人員叫120送醫,“經過再三要求,他們才找了兩名醫生在看守的地方給我母親看病。”
裕南街道派出所值班民警稱,他們當天并未接到市民反映被非法拘禁和強拆的警情。
房屋被拆財物不翼而飛
12點左右,戴鵬一家被釋放出來,此時家中已被強拆完畢。事發后,戴鵬在微博上發布家中老房子被強拆后的圖片,圖片顯示,一棟4層白色樓房已被拆除僅剩外墻,同時保留了一層建筑。“他們把門窗、樓梯、地板全部拆毀。”
回到家后的戴鵬看到家中已面目全非,只剩下一副空架子。之后,他和家人發現家中的家具、電腦、相機以及家人的珠寶首飾全不翼而飛。“只找到了一個空盒,早上報警直至被放出來,長沙警方都未出警。”
官方
強拆由城管拆遷辦共同參與
據鄒女士回憶,10月26日,裕南街街道城管辦下發了《拆除違法建構筑物房屋告知書》,稱她家居住的部分房屋被舉報沒有辦理相關規劃許可證,認定為違法建構筑物。10月31日之前,自行把房屋騰空完畢并拆除。逾期不拆的,將由城管組織拆除。
對此,戴鵬稱,這種做法是利用拆違推動拆遷,既無合法違章認定書,也沒有合法執法文書,“再說,違建也應由執法人員來強拆。”
據杏花園社區書記陳浩如介紹,由于戴鵬一家對于拆遷補償款要價太高,雙方遲遲未能達成協議,他曾先后2次前往戴家做工作未果。
昨晚,該項目拆遷指揮部副指揮長黃某稱,根據產權證和1987年的航拍圖,該處房屋經合法產權認定為33.08平方米,后來修建了4層樓并未申報,屬于違章建筑。此次,成立以城管和拆遷辦共同參與的拆遷指揮部前往強制拆除,“先拆除第4層,毀掉了第3層,后來看其父母來了,給保留了第2層。”
焦點
戴妻 社區書記強行扒衣服
阻止強拆期間,戴鵬的妻子鄒女士看到拆遷人員正在敲2層和3層的窗戶和陽臺,便拿出手機拍照,五六名拆遷人員上前制止并試圖將其抬走。
“我爬上3米高的坡上,讓他們別過來,不然我就跳下去,最后還是被他們拽住,并將我的褲子脫到膝蓋,上衣也被拉到胸口。”鄒女士回憶,當時杏花園社區書記陳浩如帶頭扒她衣褲。
社區書記 “將通過司法維權”
杏花園社區書記陳浩如稱,為了避免家屬沖擊現場,政府讓工作人員把戴鵬和家人帶到另一個地方,他前往安撫家屬情緒。當時看家屬情緒激動便沒有進去,“整個拆遷行動并未參與,也沒有扒家屬衣褲的行為。”
“他們未經我同意拍我,還把照片發到網上,利用職權誹謗我,影響我聲譽,我將通過司法途徑維權。”
調查
公司未成立各項批復已通過
棗子園項目的房屋征收工作此前曾被媒體質疑,存在各項政府批復比開發公司成立早的問題。
2012年9月21日,《關于南湖片區7號地塊(棗子園)棚戶區改造項目房屋征收決定的公告》顯示,該項目為“棚戶區改造”。2013年3月,長沙市城鄉規劃局網站顯示,天心區南湖新城控規C-01地塊(即前述7號地塊)擬對用地性質進行調整,由“商住用地”調整為“商業用地”,意味著該處已不存在就地或就近安置。
同時,工商資料顯示,承擔此次開發改造任務的長沙市南湖新城建設開發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7月5日,注冊地址位于天心區國土分局辦公樓三樓。
記者調查發現,該公司開發棗子園地塊拿到的各項批復的日期均早于公司成立時間,其中包括市發改委對于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其補充報告的批復,以及市環保局關于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復,還有市城鄉規劃局出具的《建設用地規劃審批單》。
視頻記錄
8點42分42秒一隊身穿制服的人出現,圍起警戒線。
44分05秒男子帶民工撬開戴鵬家門。十余人進入戴鵬家中。
44分17秒鄒女士帶著女兒和戴鵬母親走出家門。
45分20秒戴鵬父親被兩男子架出。
46分42秒民工準備拆房。
48分23秒戴鵬被兩人架出。
48分32秒鄒女士母親被7人抬出門。
(據戴鵬鄰居門口安裝的視頻監控顯示)
>>鏈接
當地曾被曝“問題”拆遷
據了解,該拆遷項目存在的問題已不是第一次被媒體曝光。
上個月25日,長沙天心區小學女教師譚雙喜在微博曝光一份區教育局通知,稱其因婆婆為拆遷對象,她將被調往拆遷指揮部工作,直至婆婆簽訂拆遷協議,引發網友質疑。事后,天心區教育局撤銷了該通知。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