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總設計師詳解嫦娥三號計劃 拍攝國旗存登月證據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3-12-01 21:35

      

      大圖:2011年3月7日,嫦娥三號亮相十一五國家重大科技成就展。

      承擔中國探月工程二期關鍵任務的嫦娥三號探月飛行器,今年將突破月球軟著陸、月面巡視勘察、月面生存等關鍵技術,實現國人首次對地外天體的直接探測。

      全國政協委員,嫦娥二號、三號總設計師、總指揮顧問,嫦娥一號總設計師、總指揮,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培建在政協會議期間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介紹,今年下半年即將發射的嫦娥三號,將攜帶望遠鏡、相機、雷達等設備在月球工作3個月,還會拍下國旗照片傳回地面。任務結束后,嫦娥三號將停在月球,不再回到地球。

      ■落月 百米懸停以確定著陸點

      葉培建介紹,嫦娥三號由著陸器和巡視器組成,將邁出我國月球無人探測的第二步,即實現落月。嫦娥三號發射升空后,將與嫦娥二號一樣直接進入月地轉移軌道,預計100多個小時后抵達月球,先繞月球轉幾圈“熱熱身”,做好各項準備,等地面下達“落月”指令后,由15公里的近月點開始降落,很短時間就能著陸月球表面。

      “嫦娥一號與二號已驗證繞月技術,但從距離月球15公里到落月,我們沒有任何經驗。”葉培建表示,因月球表面凹凸不平,為避開大石頭和大坑,嫦娥三號會先在著月過程中找尋著陸點,100米處再像直升機一樣懸停一會兒,以最后確定著陸點。

      葉培建介紹,為實現軟著陸,不讓衛星撞到月面,必須先點火“把它頂上去”,到很接近月面時又必須將發動機關機,以免揚起月塵,污染相機鏡頭或影響其他設備工作。

      葉培建介紹,為緩減沖擊力,著陸器的每條腿都能吸收沖擊力,每只腳都做了一個大“鞋墊”,讓它在月面上能滑一下。

      ■探測 著陸器和月球車可互拍

      嫦娥三號著陸后,月面巡視器也就是國產月球車將被釋放出來,在月面邊走邊探測,它有六個輪子用來行走。作為美國阿波羅計劃結束后首個重返月球的軟著陸探測器,嫦娥三號帶了近紫外月基天文望遠鏡、極紫外相機、測月雷達等,葉培建表示,這些都是世界月球探測史上的首次。

      他介紹,望遠鏡能從月球觀測宇宙,因為沒有大氣層屏障,“很小的望遠鏡就能看得很遠”;相機既可拍攝月球的地形地貌,也可以在飛行過程中拍攝地球;著陸器上的雷達主要用來測月球的地質信息。

      “我們還設計拍攝中國國旗,這也是我們上了月球的一個證據。”葉培建介紹,抵達月面后,分開工作的著陸器和月球車可以互相監視,用各自攜帶的相機“互拍”,到時候著陸器就會拍下月球車上的國旗標志,再傳回地面。

      月球上一晝夜相當于地球的28天,白天150攝氏度高溫、夜晚零下170攝氏度低溫是嚴峻考驗,因為很多設備的工作溫度都有嚴格限制。葉培建介紹,“月面生存必用的熱控制系統”是一大看點,將通過多途徑降溫和保溫,例如到了晚上,原本展開的太陽翼就會折疊起來,像被子一樣蓋在月球車上,當然還有其他措施。“嫦娥三號是一個全新的飛行器,為確保成功,除精心設計外,還進行了大量試驗來驗證功能、性能和環境適應能力。”葉培建說。

      ■規劃 完成任務后將留在月球

      葉培建介紹,完成工作后,嫦娥三號不會回來,將留在月球上,待供電等系統停止工作后,它就“休息了”。作為嫦娥三號的“姐妹”,嫦娥四號將于稍后發射,“如果嫦娥三號任務完成不好,那么嫦娥四號繼續完成嫦三的任務,如果完成得很好,那就可以做別的事兒,比如找新的落點,做新的實驗。”

      三年前發射的嫦娥二號探月衛星,前不久剛剛突破2000萬公里深空,下一步將何去何從?葉培建介紹,今后我們主要是跟蹤嫦娥二號,不再賦予它新的任務,它有可能一直順利地飛向更遠的太空,超出地球能看見、聽見的能力,也有可能因部件失效后失去聯系。

      葉培建介紹,我國無人月球探測的第三步將是采樣返回,探月三期目前已有序開展工作。嫦娥五號落月后,將會從月球上采集樣品并返回地球,那將突破月面采樣、月面起飛上升、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和從月球返回等技術難題,中國的航天技術就會有更大的提升。說到這里,他對前景和年輕隊伍充滿信心。

      葉培建特意提到嫦娥任務的年輕團隊,“70后是骨干,80后是主力,其中還有兩位女性副總設計師。”

      □其他熱點

      擔憂 北斗系統難在普及應用

      “至于衛星方面,我現在最擔心的是北斗導航衛星的應用。”葉培建表示,北斗現在已發射16顆衛星,實現區域導航能力,但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普及應用。目前老百姓用慣了GPS,而北斗導航產品如果沒有一定的用量,就無法降低價格,完善性能。

      “中國人一定要用自己的導航系統,將來萬一出問題,別人是不會提供這個服務的。”葉培建指出,任何一個系統開始運行必然有這樣那樣的問題,需要在使用中去完善,且沒有一定數量的用戶,價格下不來,沒有新的研發資金投入,就會阻礙性能優化。

      怎么能讓更多國人用北斗導航系統?“首先是提高北斗的服務性能,降低價格,此外不能強制,還得有點民族主義。”葉培建笑著說,“這就要大家一條心,要向有些國家學習,能不能少用外國人的,像印度政府官員的車幾乎沒有進口車,坦率地說,在這一點上,我們有差距。”

      遺憾 自主火星探測尚無計劃

      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2011年隨俄羅斯“福布斯-土壤”探測器發射失敗后,暫無進一步探測火星的行動。

      “這個提案沒實現,我心里很不舒服。”葉培建表示,曾在幾年前提交了于2013年自主探測火星的提案,遺憾的是因種種原因,我國至今尚無火星探測計劃,而印度人今年要實現火星探測了。

      葉培建提到,搞“嫦娥一號”時,航天人就想去探火星,當時條件尚欠,但我國現在已具備火星探測能力,且火星探測器發射窗口的周期是26個月,今年正值窗口期,錯過就要再等兩年多。“至少目前無人的火星探測,實施條件肯定好于載人登月,只要下決心三五年肯定可以實現。”葉培建表示。

      釋疑 小行星撞地球可以干預

      對于公眾關注的“小行星撞地球”說,葉培建表示,這不能說是偽論,太陽系已命名的小行星就有四五十萬個,有的運動軌道在變化,常有小行星逼近地球,因此從概率上說有這個可能,歷史上也曾有小行星落在地球上,像通古斯大爆炸等。

      “我們人類要高度重視這個現象,但不要把它當成一個馬上來臨的災難。”葉培建認為,小行星探測有三種方式,一是飛越,如嫦娥二號前不久成功逼近小行星“戰神”,拍下清晰的照片;二是伴飛,“你走哪兒我走哪兒”;三是附著,“我粘在你身上”。

      “因為小行星很小,如果航天器能粘到上面,我想人類是有辦法改變它的軌道的。”葉培建認為,隨著科技發展,人類將有辦法干預小行星的運行軌道。

      □任務分解

      中國探月工程分三期,簡稱繞、落、回,計劃在2020年前后完成。一共布置了6顆嫦娥衛星。1號、3號、5號衛星需分別完成繞月、落月、月球取樣返地三大任務,2號、4號、6號則各為前述三個單號衛星的備份。

      嫦娥一號

      探月任務:承擔繞月任務,拍攝589幅巨照拼成我國第一幅全月圖。2009年3月1日成功撞月。

      嫦娥二號

      探月任務:繼續承擔繞月任務,獲得更清晰、更詳細的月球表面影像數據和月球極區表面數據,首次實現我國對月球以遠的深空探測。

      嫦娥三號

      發射時間:下半年

      探月任務:承擔落月任務,肩負中國探測器首次實現地外天體著陸重任。

      嫦娥四號

      發射時間:待定

      探月任務:進一步完成探月工程二期的落月任務,對嫦娥三號技術進行完善和改進。

      嫦娥五號

      發射時間:待定

      探月任務:主要承擔探月工程三期“回”的任務,將首次實現月球采樣返回,并探測著陸區地形地貌、物質成分。

      京華時報記者 商西

    [來源:京華時報 ] [作者:官志雄] [編輯:童言]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