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州干部私下議論李達球時,都會稱其為“李叔叔”,或許覺得李達球沒什么架子,就像個鄰家大叔。
“賀州叔叔”李達球
2013年11月20日,廣西壯族自治區紀委發布消息稱:廣西旅游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農曉文涉嫌嚴重違紀,自治區紀委決定對其立案檢查。
農曉文落馬前4個月,廣西官場還遭遇過一次“強震”——中央紀委7月6日宣布,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區總工會主席李達球因涉嫌嚴重違紀,正在接受組織調查。
看似不相關的兩起案件,卻因為李、農二人履歷中的“重合點”,引發外界諸多聯想。2003年至2008年,李達球擔任賀州市委書記;2002年至2009年,農曉文擔任賀州副市長。
在李達球、農曉文之前,曾擔任過賀州副市長及政協副主席的毛紹烈,也在2012年被立案調查。除了李達球等前任市領導,近年來賀州被查處的縣處級干部還有多人:原鐘山縣縣委書記譚玉和、原市國土資源局局長黃超文、原鐘山縣常務副縣長邱時暖……
地處廣西東部的賀州,長期以來其GDP在廣西地級城市中排名末尾,卻擁有令人艷羨的礦藏資源。挖礦,成為這里為數不多的發財門道。于是,小城里便有了一群坐擁豪車、出手闊綽的礦產老板,而那些接二連三落馬的官員,也和礦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打破常規”的任命
2003年5月,李達球從玉林市長任上調任賀州市委書記。“李達球回來了!賀州沒準要大變樣。”無論市委機關的干部還是普通市民,彼時的賀州人都對李達球寄予厚望。
賀州一名老干部告訴廉政瞭望記者,李達球出任賀州市委書記,的確有些“出乎意料”。李達球的老家就在賀州昭平縣樟木公社,他仕途的起點也在賀州,從老家大隊副書記干起,歷任鄉黨委書記、常務副縣長,并在賀州下轄的昭平縣與賀縣分別擔任過縣長與縣委書記。
按照干部任免的原則,一般來說干部不得在其老家或成長地擔任一把手。李達球出任賀州市委書記,頗有些“打破常規”的意味。
對于這一點,李達球似乎心知肚明。他履新賀州后,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說:“本地人能做本地官,全國不多。自治區黨委派我回來工作就是對我莫大的信任和肯定。”
對于上級的這一決定,賀州各界起初也是滿心歡喜。大部分賀州人認可他在賀縣縣委書記任上的政績。在他們眼中,李達球是名能干事,同時還干成過事的干部。
從1993年到1996年,李達球擔任賀縣縣委書記。短短三年時間,城市建設取得飛速發展。1995年,中央組織部首次表彰全國一百名優秀縣(市、區)委書記。在極其嚴格的評選過程中,李達球一路過關斬將,最終勝出,這也為其日后的仕途奠定了堅實基礎。此后,李達球歷任梧州地委副書記、河池地委副書記、廣西農業科學院黨組書記、玉林市市長,2003年,他又回到賀州,擔任市委書記。
賀州一名老干部介紹,2002年賀州完成“地改市”,大家都渴望能抓住這次發展機遇。另一方面,賀州經濟長期處于落后水平,而且在李達球到任前后,還曝出了原公安局長吳昌考、原反貪局長張建輝的貪腐案。所有人都指望著,素有干吏之名的李達球,能讓賀州面貌為之一新。
初回賀州,李達球的言行的確讓人眼前一亮。談及當地治安敗壞,李達球曾在公開會議上痛斥“警匪一家”,還聲色俱厲地指出:“不嚴肅處理幾個人,不足以平民憤。”
升了官的李達球依舊平易近人,對待下屬毫無架子,還特別注重“小節”。賀州市委機關一名公務員告訴記者,李達球的一名朋友曾多次請托,想讓李幫助其子女解決工作。李達球抹不開情面,但又唯恐落人口實。后來,李讓對方去郵局寄一封掛號信,信件由秘書轉到李手上,李做出批示后再轉給有關部門。
賀州一名老干部分析,像李達球這樣的干部,出身貧寒,沒有什么背景。在官場上只能靠個人打拼,抓住一切向上爬的機會。
在賀州采訪時,記者還了解到一則往事。李達球在賀州曾大力興建五保老人新村,為了宣傳政績,李達球邀請一名自治區老領導出面,組織一批資深學者在賀州召開一次經濟論壇。
老領導來到會場后,發現會議室里掛著“賀州五保村和農業企業化研討會”的橫幅,才明白此行根本不是探討經濟問題,而是為李達球的政績站臺。老領導很是不悅,當即拂袖而去。李達球則跟在后面,一個勁地檢討、解釋。
在如今官場,稱呼一把手為“老板”的并不鮮見。但賀州干部私下議論李達球時,都會稱呼“李叔叔”。當地一名公務員說:“也不知道是誰發明的,總之最后大家都這么叫。或許覺得李達球沒什么架子,就像個鄰家大叔。”
不過,如今的賀州人卻認為,正是在和藹的“李叔叔”治下,賀州黑惡勢力發展到天怒人怨的地步。此外,“李叔叔”主政時期,本就混亂不堪的賀州礦業市場里,突然冒出一個誰也惹不起的狠角色——李達波。
哥哥的生意
李達波是李達球的大哥,直至李達球出任市委書記前,他在賀州的生意可謂不溫不火。廉政瞭望記者在當地采訪了解到,李達波在承建一所鄉鎮小學建筑工程時,甚至還遭遇“賴賬”,十幾萬的工程款,一拖就是幾年。不過李達球出任市委書記后僅僅數月,對方就想方設法,支付了這筆款項。
自此之后,李達波本人逐漸成為在賀州政商兩屆“能量很大”的人物。但誰也說不清,李達波公司的地址在哪,公司里有多少員工、設備。賀州一名老干部告訴記者,李達波經營的就是一家皮包公司,這家公司在當地工程招標、礦山承包等領域,常常會成為最后的勝出者。
這名老干部評價:“李達球這個人還算蠻低調的,之所以后來名聲差,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哥。”
賀州一名建筑商告訴記者,在當地商界一直流傳,說只要和李達波搭上關系,同時奉上一筆不菲的中介費,在招標時就會有很大勝算。
一名如今依舊在南寧上訪的礦業商人則告訴記者,商業對手和李達波沆瀣一氣,用盡各種手段,最后把自己趕出賀州,辛辛苦苦建立的礦場也不得不關閉。
李達波在賀州的生意越來越大,到后來李達球甚至不得不出面“撇清關系”。在一次內部會議上,李達球曾提到自己的哥哥,他同時給干部們打招呼:“一切按規矩辦!絕不能因為此人是市委書記的哥哥,就享受各種便利。如果有誰打著我的旗號出來辦事,大家可以毫不理會。”
不過會議結束后就有干部私下議論:你是市委書記,要把哥哥攆走還不容易。你自己聽之任之,卻要我們“毫不理會”?
賀州一名政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按照規定,領導的親屬不能在當地從事商業活動。因為這樣一來,很多事就說不清楚,下面的人也不好辦事。這名知情者說:“有次工程招標時,李達波也參與了。后來李達球給相關負責人打電話,說自己哥哥也參與競標,還跑來他這里說情,結果被自己一頓臭罵訓了回去。李達球還說,希望相關人員秉公辦事,不要給李達波額外的關照。”
這名老干部說,李達球說這番話究竟是什么意思,誰也弄不清。也許他的本意真是希望下面的人不要給誰面子?但下面的人不這樣想,甚至有些喜歡揣度領導心思的人還會自作聰明:李書記是不是在用這種比較委婉的方式,幫自己哥哥打招呼呢?
礦業亂局
李達球落馬后,曾擔任賀州市副市長長達7年的農曉文也接受調查。農曉文初到賀州時,分管農業。后來領導班子分工調整,農曉文分管國土、礦山工作,但賀州礦業亂局愈演愈烈。
賀州金、銀、銅、鐵、錫等儲量較大,采礦是賀州的支柱產業。更關鍵的是,由于監管失序,各方利益競相角逐,賀州礦業市場,幾成一個要憑拳頭說話的草莽江湖。
在賀州,“李氏兄弟”之名曾令人膽戰心驚。其中,李如勝曾擔任鐘山縣國稅局局長,李如平曾擔任鐘山縣物資公司總經理,尤其是大哥李如雄,雖無官職,卻是當地一個爭強斗勇的狠角色。
截至目前,仍有賀州當地礦業老板在南寧舉報,稱自己投資的礦山,遭到了李氏兄弟明火執仗的搶劫。“深更半夜,一下子沖進來四十多人,有‘五四’式手槍,還有沖鋒槍。當場打傷多人。”李如雄涉黑案件由公安部掛牌督辦。2013年4月,李如雄一審被判處無期徒刑。
李氏兄弟被查后,先后牽出原賀州市副市長毛紹烈、原鐘山縣委書記譚玉和、原鐘山縣國土資源局局長賀永林等官員。
“以打黑案為突破口,等于是揭開了賀州官場問題的蓋子。”賀州當地一名官員介紹說,從對這些貪官的違法事實的查處,可以看出當地風氣敗壞到極點。“毛紹烈擔任鐘山縣委書記時,譚玉和是縣長。兩人不僅同時收受李氏兄弟的賄賂,甚至過春節時,縣長還要給書記送紅包,書記也堂而皇之地笑納。”
上述官員告訴記者,李達球本人究竟和李氏兄弟有沒有聯系,還有待進一步調查。但作為市委書記,讓治下的黑惡勢力發展到如此觸目驚心的程度,起碼要承擔失職的責任。還有毛紹烈、譚玉和等人,也是李達球一手提拔的。
查處毛紹烈及李氏兄弟等人時,李達球已離開賀州市,并出任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區總工會主席。看著舊部一個個落馬,李達球似乎有些坐不住。據區總工會車隊的一名司機介紹,李達球落馬前經常回賀州,當初認為李是賀州人,又在此工作多年,回去走一走很正常。“現在想來,李頻繁回賀州,恐怕是要處理一些事情。”
繼打黑案后,賀州當地曾多次組織清理非法采礦專項行動,最終卻是雷聲大、雨點小。直到2013年初,在新村河、馬尾河等江河流域,依舊分布著為數不少的非法采礦點。與此同時,賀州當地的環境污染也日趨嚴重。
一名礦廠的管理人員告訴記者:“天天說要清理非法采礦,最后卻發現,那些在主席臺上義正言辭的領導,怎么落馬后都和非法采礦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
2013年7月6日,中央紀委公布李達球接受調查的消息。同一天,流經賀州的賀江爆發水體鎘、鉈等重金屬污染事件,賀江江面出現大量死魚。事后的調查結果顯示,此次水污染事件的元兇,正是分布在賀州的非法采礦點。
三天后,現任賀州市市長白希發出公開道歉書,就賀江污染事件向全體市民等道歉。白希在道歉書中表示,此次事件的發生,說明賀州的環境保護和監測治理工作存在嚴重的漏洞。當地干部認為,若不治理非法采礦,賀州環境治理依然難有改觀。
?
?
相關鏈接
廣西政協副主席李達球涉嚴重違紀被調查?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