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期間,還有很多留守孩子留在學校。長城網 趙曉慧 攝
慧嫻、慧陽兩姐妹在教室學習。長城網 趙曉慧 攝
為教育勸子歸家的“自私家長”
凱星學校出名了,不少家長慕名將孩子送到這里。梁慶梅的日子愈加忙碌起來。為了確保孩子有需要時能第一時間出現,他一天24個小時都圍著學校轉,就連吃飯睡覺都和學生們在一起。
“梁校長的無私付出打動了每個老師。”鄭煥英深有感觸地說。她告訴記者,有一天深夜,8歲的留守男孩小偉突發急性闌尾炎,梁校長抱起孩子就趕往醫院。由于小偉的父母在外打工、爺爺奶奶年事已高,梁校長就在醫院整夜守候,直到小偉做完手術才回家休息。
梁慶梅對學生的細心呵護不僅打動了學校老師,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的三個兒女,孩子們都繼承了父親的衣缽,成為了當地的鄉村教師。
本是件值得驕傲的事兒,但老梁的話語中卻夾雜著一些歉意和內疚。
“他們本可以有更好的前程,怨我,太自私,硬是把他們一個個地都給‘弄’了回來。”即便這樣,老梁還是不后悔自己的選擇,“為了以后能有人接管學校,我愿意當一個自私的父親。”
在梁慶梅的講述中記者了解到,大兒子本可以在石家莊找一份穩定的工作,經不住父親的一再勸說,去了承德圍場一個貧困村莊教學。小兒子梁立業也在父親的感染下,放棄北京的高薪工作和優越環境,到贊皇縣的一所山區中學當了一名微機老師。
“一開始想不通,現在理解了。爸爸為農村教育事業投入那么多,我也該做點兒什么。”梁立業說他很享受現在的生活,父親的夢想也逐漸在他的心里生根發芽,“能為家鄉的教育事業做一份貢獻,我覺得很值!”
對于孩子們的選擇,梁慶梅發自內心地高興,他說:“我現在55歲,能再干十幾年。等到我干不動了,就讓孩子們繼續干。有在國辦學校教學的經驗,他們一定比我干得更好。”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