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上午8時許,在宜賓市高縣大窩鎮龍洞村,一名水產養殖員突然發現10余條魚在庫區的水面上不停跳躍,隨后,有死魚不斷漂起來。
這個養殖庫區面積較大,盡管養殖專業合作社及時開閘換水,但仍然有上十萬斤魚死亡。養殖場老板張先生當即報了警。與此同時,附近村民開始偷拿撈起來的死魚。甚至有人晚上開車來拉死魚。
事發后,警方發現在養殖場上游一公里處有幾個農藥瓶子。當地環保部門提醒:附近居民一周內不得使用庫區及下游水流。昨日記者趕到現場時,當地鄉鎮干部正在養殖區溪邊阻止村民搶魚,并挨家挨戶提醒通知。
上游發現農藥瓶
就在庫區上游一公里的地方,警方發現了幾個空的農藥瓶。
盡管養殖場及時采取了補救措施。但流水池里的大部分魚都相繼死亡。據養殖場老板估計,整個庫區可能有上十萬斤魚死亡,損失可能數百萬元。
村民偷“撿”死魚
在事發當天下午,不斷有村民趕到庫區周圍,開始哄搶死魚。“我們攔都攔不住,我們說這些魚有毒,他們就是不聽。”養殖場工作人員一再阻攔,部分村民仍舊不相信,這些魚是被毒死的。經過工作人員再三勸阻,搶魚的人才離開了現場。
“晚上,有人開車來偷,我們一出去,他們就跑。”21日晚,工作人員發現有人開車來偷魚。
“不能食用中毒魚”
為了讓村民不要誤吃死魚,宜賓市高縣大窩鎮政府工作人員開始挨家挨戶,走訪當地村戶,宣傳不要食用中毒死魚。“一開始有些村民還是不相信,我們反復勸導后,他們最終還是交出了死魚。”一名工作人員說,這些死魚可能含有劇毒,不僅人不能吃,而且家禽家畜也不能食用,不然可能污染當地的整個食物鏈。提醒
下游水流不能用
現場辦案的李警官介紹,目前初步懷疑有人向養殖場投毒,由于涉事金額巨大,并且造成了一系列連鎖影響,刑警隊已經介入調查,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宜賓市環保局工作人員已經將庫區水體取樣化驗,預計下周將會出結果。記者了解到,被污染庫區的水流,被當地部分村民當做生活用水使用。環保局工作人員特別提醒,在一周之內,庫區和下游區域的水流不能用作生活用水。華西城市讀本記者周瑜原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