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德國總理默克爾邀請季莫申科赴德治病,也讓曾經的美女總理登頂的前景更加不明朗。誰能上臺,其實已經不完全是烏克蘭自己說了算,美歐與俄羅斯的博弈才是左右結果的關鍵。
烏克蘭5月25日總統大選懸念重重?季莫申科能否東山再起?亞努科維奇能否卷土重來?反對派會不會大權在握?留給我們一串串問號。
亞努科維奇:幾無可能
原來的執政黨地區黨如今已呈分裂瓦解之勢。基輔發生流血沖突后,基輔市長退黨,地區黨陸續還有幾十名議員宣布退黨。在2月份亞努科維奇與烏反對派簽署危機解決協議逃離首都基輔之后,他就被地區黨拋棄了。烏克蘭軍方也表示會忠于憲法賦予的權限,不會介入國內的政治斗爭。
雖然亞努科維奇仍似困獸猶斗,自稱“戰斗到底”,但其實俄羅斯也看出這次他已是“扶不起的阿斗”。雖然俄羅斯在公開場合一直堅持亞努科維奇才是烏克蘭合法民選總統,臨時政府是“非法政變”,但分析人士認為,這樣的表態更多是象征意義,主要是讓俄羅斯一系列行動在國際社會有一個合理合法的解釋。
季莫申科:民意搖擺
季莫申科重獲自由出現在基輔獨立廣場的時候,如果要選總統,幾乎就是她了。然而,現在看來,她雖有競選總統的愿望,但幾個反對黨尚未就推舉她為唯一候選人達成一致。
在近幾個月街頭斗爭中立下“汗馬功勞”的克利奇科等反對派領導人,未必愿意把“勝利成果”拱手讓出。此外,烏克蘭民眾對她的態度存在分歧。畢竟,在季莫申科2008年至2010年擔任總理期間,烏經濟一落千丈,這也直接導致她在2010年的總統選舉中敗給了亞努科維奇。
如今,德國總理默克爾邀請季莫申科赴德治病,也讓曾經的美女總理登頂的前景更加不明朗。
反對派:內部分裂
烏克蘭反對派政黨和組織眾多,其立場和主張也不完全相同,代表的利益也不同。從歷史經驗來看,反對派往往能共苦,卻很難同甘。想當年,“橙色革命”成功后,曾在橙色旗幟下共同奮斗的戰友卻在總統、總理、議長、部長等職位的分配上爭得不可開交,在一些重大問題上立場相左,最后鬧得不歡而散。
如今的烏克蘭反對派依然如此。而且與“橙色革命”不同的是,目前烏政壇還沒有出現能主導局勢的領袖人物。不過美國《時代》周刊給予烏克蘭反對派打擊黨領袖、拳王克里琴科以厚望,稱“他很清白,還是世界名人。或許是唯一能將分裂成兩半的烏克蘭團結起來的候選人。”至于當前臨時政府領導人圖爾奇科夫,由于俄羅斯對臨時政府“撕毀”危機解決協議、通緝亞努科維奇、重提加入北約計劃等種種做法的不滿,已經觸碰了普京的底線,即使是普京短期允許親西派上臺,也不會允許圖爾奇科夫繼續當政而成為俄羅斯潛在的“絆腳石”。
誰能上臺,其實已經不完全是烏克蘭自己說了算,美歐與俄羅斯的博弈才是左右結果的關鍵。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