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廣州3月21日電中共廣東省紀委副書記、廣東省監察廳廳長、省預防腐敗局局長鐘世堅21日說,除了黨政機關和金融等傳統權力機關和部門仍是腐敗高發部位外,廣東社會中被人認為是“清水衙門”的科教文衛領域,也滋生蔓延帶有行業特點的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
鐘世堅羅列了一系列數據說明問題的嚴重程度:2013年,廣東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對科教文衛系統案件查處情況是:科技系統22人、教育系統251人、文化系統30人、衛生系統294人,合共597人。
單從上述落馬官員的數量上看,廣東科教文衛系統的腐敗現象足以令人觸目驚心。更何況當中的腐敗分子不乏廳級高官。
記者查詢公開的信息發現,2013年廣東科技系統曝出腐敗窩案,當年5月,時任廣州市科信局局長謝學寧因涉嫌嚴重經濟違紀被立案調查,7月,時任廣東省科技廳廳長李興華也因涉嫌嚴重違紀被查。今年春節過后,廣東省科技廳副廳長王可煒、省科技廳黨組副書記張明也相繼因涉嫌嚴重違紀問題落馬。
鐘世堅痛心地說,廣東的腐敗問題已經向民生社會領域蔓延,如衛生領域的商業賄賂、醫療服務中的不正之風和食品藥品安全等問題,教育領域的中小學教育亂收費、大學基建工程腐敗、科研腐敗和學術造假等違法違紀行為,都在社會上造成了惡劣影響。
鐘世堅進一步剖析了這些“清水衙門”腐敗案高發的背后原因。他稱,近年來,政府投入到國計民生事業的財政資金比例越來越大,科教文衛等部門原有的一些問題愈發突出,有的既承擔公共服務職能,又履行行政管理、執法等職能;一些既辦事業又管行業,與所屬事業單位有千絲萬縷的利益關系;一些單位既從事管理性業務,又參與市場競爭,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一些單位監督力量薄弱,權力監管失控。
鐘世堅舉例說,在行政級別上,有的醫院與衛生行政機關平級,一些醫院院長的級別甚至高于衛生行政機關的級別,這種情況下的監督顯得力不從心,不正之風和權力濫用也就難以避免。
廣東省紀委監察廳日前新增兩個紀檢監察室,其中一個便是用于承辦廣東省科技廳、教育廳、文化廳、衛生計生委、體育局和高等院校、醫療機構、科研院所等機構省管官員或副廳級以上官員的違紀違法案件。
鐘世堅表示,這次機構調整就是針對科教文衛等部門的各種亂象,成立專門紀檢監察室負責,要下大力氣解決發生在民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完)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