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诰W4月21日消息(海口晚報記者 陳延鵬)83年前,中國革命和婦女解放運動中最為光彩的一段樂章,在瓊海的一座偏僻山村轟轟烈烈地奏響。飽受封建制度摧殘的女子在壓迫中覺醒、反抗,上演了一場頑強、慘烈的革命斗爭史劇,在中國革命史上留下最富傳奇色彩的戰斗生活。
????????在最后一位紅色娘子軍去世之際,記者輾轉于紅色娘子軍戰斗和生活過的瓊海陽江革命老區,重溫了她們的戰斗故事,感受了她們昔日的鏗鏘歲月。
????????受紅色革命熏染 在壓迫中覺醒
????????針對紅色娘子軍是如何誕生的,研究、挖掘紅色娘子軍15年之久的原瓊海市陽江鎮文化站站長龐啟江有著深刻明了的總結。
????????瓊海婦女的崛起,首先要從一個人的影響說起:王文明,1894年生,廣東樂會(今海南瓊海)人。他1925年到廣州,參與組建瓊崖革命同志大同盟,全力投入瓊崖黨組織的籌建工作,1926年6月主持召開中共瓊崖第一次代表大會,正式成立中共瓊崖地委,并任書記。1927年,因反動派瘋狂“剿共”,瓊崖地委被迫撤到樂四區(今瓊海陽江),并在這里成立了瓊崖第一塊革命根據地以及討逆革命軍、瓊崖蘇維埃政府等,召開瓊崖第二次黨代會、第一次特委擴大會議、第一次工農兵大會,組建紅軍醫院、機械廠、列寧學校等等。在王文明的領導和影響下,樂四區的革命工作聲勢逐漸浩大。
????????龐啟江說,當時瓊海地區的婦女飽受封建制度壓迫,女孩不到三歲就要定命,經媒婆講親、女方同意后,男方拿走女孩生辰八字,在自家米缸放12天,期間不能發生任何壞事。之后,女孩10歲前要嫁到男方家當童養媳,服侍公婆和丈夫,且要用黑布裹腳,防止其跑遠而違背良俗。當時的女孩,13歲就要生孩子,最晚15歲不生就會被當作“沒用的東西”,在家要走小門,不能抬頭看公婆等。當時,雖然婦女的生活已水深火熱,但反動派團丁仍繼續以“剿共”名義迫害她們的家庭,導致很多婦女成了無可依靠的寡婦。
????????正是在這種殘酷環境下,走投無路、生活無依靠的婦女燃起反抗的火花。革命隊伍的到來讓她們看到希望,有了釋放仇恨的勇氣,不少婦女率先參加革命,漸漸地,受到姐妹們的引領和革命的熏陶,越來越多的人想要加入革命隊伍。因此,1931年3月26日,樂會縣委成立了一個排的30人女子軍(樂會縣赤衛女子軍),主要做后勤、通訊和宣傳工作。一個月后,上級看到了她們的突出表現,而且又踴躍出更多的婦女想參軍,于是決定成立一支能夠戰斗的女子軍,1931年5月1日,隸屬中國工農紅軍第二獨立師第三團的女子軍特務連正式成立,即聞名的紅色娘子軍從此誕生。
????????青澀年華入伍 與男兵并肩作戰
????????現有資料顯示,后人共統計出140位紅色娘子軍戰士名錄,當中大多數來自現瓊海市陽江鎮及周邊地區。如今,陽江鎮老區村委會、紅色村委會等地方已經成為重要的革命老區和紅色教育基地。
????????4月的海南,驕陽似火,花繁葉茂。行走在革命老區,蜿蜒曲折的水泥路修到家家戶戶,過去的瓦房變成了嶄新樓房。居民生活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唯獨不變的是紅色記憶和人們對戰士們的崇高敬意。在陽江鎮老區村委會內園村紅色娘子軍成立大會場地舊址的石碑上,清秀地雋刻著戰士們的名字,走進寬闊的場地,眼前不禁浮現出當年隊伍成立的場景:一群飽受摧殘的少女,神情毅然,寬大的土布軍衣裹著發育青澀的軀體,綴著紅星的八角帽映襯著新生的覺醒。她們目光凝重,仰首屏息,向心中永恒的軍旗敬禮。
????????“自從加入部隊后,她們每天都在戰斗。”龐啟江說,前些年走訪在世老戰士時,聽到最多的是她們的戰斗故事,老人們講著講著就會不住落淚,自己也常被感染得淚流滿面。因為形勢所逼,女子軍加入部隊后,馬上就持槍操練,與男士兵一樣迅速投入到一場場戰斗中,面對敵人鋼槍和刺刀,她們隨時準備犧牲,僅在馬鞍嶺阻擊戰和火攻文市炮樓戰役中,就有10多位女戰士英勇犧牲。
????????不屈戰火摧殘 體現非凡斗志
????????看過《紅色娘子軍》電影的人都知道,影片中有一位在行軍途中生下小孩的女戰士,這個人物的原型就是王運梅戰士(王運梅,1910年5月生,瓊海市陽江鎮嶺下村人,去年9月14日凌晨去世,享年103歲)。
????????1932年8月,國民黨警衛旅再次圍剿瓊崖革命根據地,考慮到敵強我弱的局勢,上級將部隊向母瑞山轉移以保存革命力量,隊伍在茂密叢林中開始行軍。已懷有身孕的王運梅及10多名女戰士在連長馮增敏的帶領下向母瑞山根據地挺進,由于連日奔襲和躲避敵人的窮追猛打,王運梅快到母瑞山時突然臨盆。由于當時是在大山里,連一塊干凈的布甚至都沒有,只能找來樹枝、山葵葉、芭蕉葉搭成一個臨時產棚,王運梅就在這樣的環境中生下了兒子。沒來得及喘息的王運梅,又馬上抱著孩子和戰友繼續前進。部隊從馬鞍嶺撤往母瑞山的途中非常艱苦,王運梅后來回憶:“晚上又冷又餓,腳底被碎石扎得血肉模糊,稍作停留就會被螞蝗吸血?!币蛉狈I養,加上環境惡劣,王運梅兒子沒多久夭折了,被悄悄地埋在樹林中,王運梅丈夫連孩子最后一眼都沒能看到。
????????“女戰士經歷的艱難遠比男戰士多。”龐啟江說,據曾存世的老戰士回憶,當時女戰士普遍面臨的問題是生理問題,因為每個月都要來例假,但很多人由于慌忙轉移丟失了裝月經布的布袋,只能反復使用僅有的月經布,實在沒辦法就采集“雞蘿麻”的葉子曬干用。此外,因為女孩子要經常洗澡,她們只能被迫找隱蔽的溝澗清洗,有一次,不慎被幾名追兵偷偷包圍,所幸狂妄貪婪的追兵一心要抓活的,結果剛靠近水邊,連長馮增敏即拿起藏在岸邊的手槍撂倒兩人,隨后大家一起加入戰斗,將幾名追兵全部消滅,逃過一劫。
????????女子軍存在的500多天里,她們先后參加了沙帽嶺伏擊戰、火燒文市炮樓、拔除陽江、分界、學道、禮昌等地據點、文魁嶺保衛戰、馬鞍嶺阻擊戰等一系列戰斗,立下赫赫戰功。
?
????????伏擊沙帽嶺———引敵進入埋伏圈
????????如今的沙帽嶺山高林密,走在林間小道上,一道道陽光穿過林蔭灑在草地上,悶熱的樹林里安靜得像一個封閉的罐子。然而,1931年的6月27日,這里卻硝煙彌漫,喊殺震天,身手矯健的女子軍戰士且戰且退,將“剿共”總指揮陳貴苑帶領的幾百名團丁引入沙帽嶺的峽谷山林中?!靶值軅?,沖啊,女子軍個個漂亮,誰抓到歸誰。”得意忘形的民團兵分兩路,殺氣騰騰,被娘子軍的佯攻戰術徹底蒙在鼓里。
????????緊追不舍的團丁很快被女子軍引入紅軍主力的埋伏圈,霎時軍號響起,槍聲震撼山谷。猝不及防的團丁當即亂成一團,眼看中計的陳貴苑無心戀戰,企圖奪路而逃,但此時已馬落窩泥,不能自拔。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戰斗,紅軍擊斃團丁百余人,俘獲70多人,繳獲長短槍145支,彈藥無數,大米、魚蝦等物資幾十擔,陳貴苑也在逃跑時被生擒。首戰便告捷,紅三團的文藝宣傳隊特地舉行了慶祝晚會,慰問在沙帽嶺戰斗中榮立戰功的女子軍們。后來當上連長的馮增敏在解放后期回憶,打勝第一仗后,女子軍聲名鵲起。從那以后,一仗接著一仗,一次比一次表現突出,充分顯示了女子軍特務連獨當一面的作戰能力。
????????火燒文市炮樓———辣椒煤油蒸豬頭
????????沙帽嶺戰斗后不久,女子軍又迎來了第二次戰斗。當時的文市俗名叫牛市廟,地處樂四區腹地的交通咽喉上。文市炮樓(現陽江鎮文市小學所在地)是敵軍的主要據點,駐扎著一個民團中隊。中隊長馮朝天自恃當過國民黨正規軍軍官,氣焰十分囂張。他對手下團丁說:“如果碰上娘兵,捉來每人配給一個做老婆,至于那個女連長,就做我的壓寨夫人?!背鲇跀橙说膰虖垰庋婧彤數氐难屎硪牢恢?,紅三團決定拔除文市炮樓。但當時紅軍武器裝備很差,經過反復研商,紅三團決定采取火攻。紅三團指揮員察看陣地后,決定挖地道,把柴草搬運到炮樓底下。一天晚上,紅軍和赤衛隊一邊挖地道,一邊吹響沖鋒號,并扎起稻草人打出女子軍連旗,故意引誘敵人消耗體力和子彈。王運梅在世時曾回憶:“為迷惑敵人,他們一開槍我們就把旗收回來,槍一停我們就向炮樓喊話叫他們投降,‘投降了就放你們回家,不投降就要燒豬窩,蒸豬頭了’……”
????????這樣反反復復消磨敵人意志的同時,挖了四天的地道終于通到炮樓。總攻命令下達后,戰士們源源不斷地運來柴草,又灑上煤油和芋頭葉包裹的辣椒,然后用火點著。火勢借著風勢越燒越旺,刺鼻濃煙滾滾涌進炮樓。團丁被熏得鼻涕一把淚一把,傳出鬼哭狼嚎的聲音。最后,團丁大喊:“頂不住了,我們投降,投降。”馮朝天也滿臉淚水和鼻涕地跑了出來,抱著腦袋不住地咳嗽,女戰士立即把他捆綁起來,斥問道:“還吹牛不,還小瞧我們嗎?”馮朝天狼狽不堪地求饒:“知道了,知道了,我輸給你們了!”
????????文魁嶺保衛戰———獨當一面擊潰敵軍
????????1931年12月,樂會縣民團頭子王興志聞悉紅軍主力三團調往中路與紅二團整編,樂四區僅剩女子軍留守,于是企圖乘虛進攻建在文魁嶺的紅軍軍械廠、彈藥制造廠和紅軍醫院。留守駐地的女子軍在連長龐瓊花指揮下,連夜開赴文魁嶺做好迎擊敵人的戰斗準備。天一亮,民團100多人兵分3路向文魁嶺基地發起進攻。經過沙帽嶺、文市炮樓等多次戰斗鍛煉的女子軍,在進入基地的三個交通要地設防,當敵兵進入女子軍有效射程后,連長龐瓊花便發出了襲擊命令。戰斗打響后女子軍采取陣地和迂回相結合的戰略戰術,由二班機槍手陳月娥等在三地迂回打擊敵人。民團摸不清女子軍的實力,連續3次進攻都被女子軍打退。王興志見勢不妙,帶著殘兵倉皇逃命。
????????大威打援———頑強阻擊攔住敵人援軍
????????1932年春,紅軍獨立師命令女子特務連一、二兩個排開赴瓊崖黨政軍領導機關駐地———瓊東縣區益平鄉執瓊崖勤,改編為女子軍特務連第一連,劃歸紅一團建制,其主要任務是保衛瓊崖黨政軍領導機關,看守犯人,必要時配合紅軍主力作戰。離高益平鄉15里地的煙塘墟,敵軍修建了一座高達4丈、墻體厚3尺的炮樓。該炮樓位于瓊東蘇區南北交通線的中間,將交通線攔腰斬斷,使蘇區被隔離為兩半。為了反擊敵人的分割,恢復各蘇區之間的聯系,使之連成一片,紅軍師部決定拔除這座炮樓。師部先派女子軍特務連第一連在煙塘墟東面的大威村警戒,阻擊來自重興、長坡方向的敵援軍。大威是個民團據點,常駐團丁30余人。女子軍接受任務后,星夜奔襲,將30多名團丁全殲,之后布防警戒。紅一團主力拔除煙塘炮樓的槍聲打響后,女子軍憑借有利地形,在大威頑強阻擊敵軍。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激烈戰斗,終于把援軍擊退。大威打援,共消滅敵守軍和援敵50多人。
????????除上述著名戰斗外,女子軍戰斗還包括“瓊東四區突圍”、“馬鞍嶺阻擊戰”等,直到掩護上級“走上母瑞山”和母瑞山突圍,最后紅軍主力遭受重創,女子連也被打散,她們不得不化整為零以保存實力。在離開部隊后,有的女子軍被捕入獄,有的隱蔽到偏遠村莊,但她們不論是在獄中還是在地方,仍頑強與敵人斗爭到底,留下大量感人的故事。
?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