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今天(5月21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外通報了近期新疆全區法院涉傳播暴力恐怖音視頻犯罪案件的審理情況,并公布多起典型案例。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新疆公開審理39名嫌犯:組織恐怖團伙 制造槍支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4-05-21 14:01

      今天(5月21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外通報了近期新疆全區法院涉傳播暴力恐怖音視頻犯罪案件的審理情況,并公布多起典型案例。

      其中,5月20日,新疆塔城、昌吉、巴州、阿克蘇、喀什、和田6個地州人民法院對16案39人集中進行了公開宣判。這批案件罪名涉及組織、領導、參加恐怖組織罪,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罪和非法制造槍支罪等,涉案被告人均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最長刑期15年。

      就此,新疆區內部分法律界專家接受法制日報記者采訪時指出,涉及暴力恐怖的音視頻通過網絡等各種方式非法傳播,其危害性極其嚴重,政法機關從重從快嚴厲打擊,及時判決懲處,將積極推動從源頭上消除暴恐思想滋生蔓延土壤,確保全區社會穩定大局。

      傳播暴恐音視頻違法犯罪活動日益活躍

      當今,互聯網發展迅速,移動存儲介質傳播信息也更加方便快捷,從而改變著人們傳統的思維和生活方式。信息的科學傳播有利于統一思想、凝聚人心,促進經濟社會和諧發展,但另一方面,如果對互聯網、移動存儲介質傳播管理不善,必然會導致不良信息泛濫、引發矛盾、渙散人心,甚至成為不法分子違法犯罪的工具。

      近期,新疆已經連續發生多起嚴重暴力恐怖案件,給各族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嚴重損失。暴力恐怖活動已成為影響新疆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的重大現實危害,必須采取強有力的措施,嚴厲打擊,嚴密防范。同時,必須從源頭上消除暴力恐怖思想滋生蔓延的土壤。

      據記者了解,僅2013年,“東伊運”共制作發布暴恐音視頻107部,超歷年總和,部分傳入境內,煽動性極強。敵對勢力蓄意制作和傳播的音視頻,目的很直接,就是滲透和傳播民族分裂、宗教極端、暴力恐怖思想,達到他們的分裂目的。

      從近年來新疆破獲的暴力恐怖犯罪案件來看,制作、傳播暴力恐怖音視頻,成為當前暴恐案件多發的重要誘因,暴恐分子幾乎都曾收聽觀看過暴力恐怖音視頻,最終實施暴力恐怖犯罪。特別是利用互聯網傳播非法宣傳品速度快、范圍廣、方式隱蔽,對社會穩定的危害和影響日益嚴重。

      對此,今年3月31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廳、文化廳、自治區工商行政管理局等五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嚴禁傳播暴力恐怖音視頻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

      對違反《通告》規定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進行處罰,情節嚴重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追究當事人刑事責任。

      《通告》發布之后,新疆各地、各部門加大查處、打擊傳播暴恐音視頻工作力度,全區公安機關已清理暴恐音視頻、鏈接等有害信息2229條,偵辦各類案件226起,共打擊處理232人,其中刑事拘留71人,批捕17案34人。對107名案件當事人分別進行了行政拘留、警告等處罰。

      新疆全區各級法院高度重視,及時開展涉傳播暴恐音視頻犯罪案件審判專項工作。經依法開庭審理,5月20日,塔城、昌吉、巴州、阿克蘇、喀什、和田6個地州對16案39人集中進行了公開宣判。這批案件罪名涉及組織、領導、參加恐怖組織罪,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罪和非法制造槍支罪等,涉案被告人均已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等刑罰。

      新疆高院新聞發言人于會堂表示,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并公布典型案例,目的就是讓社會公眾進一步認清傳播暴力恐怖音視頻的極端危害性,自覺抵制和阻止暴恐音視頻的傳播,凈化社會環境;同時警示并教育那些潛在的傳播暴力恐怖音視頻違法人員,要引以為戒,遵紀守法,懸崖勒馬。

      嚴懲傳播暴恐音視頻犯罪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刑一庭庭長艾尼瓦爾告訴法制日報記者,暴力恐怖音視頻的極端危害性表現在,通過曲解《古蘭經》教義,灌輸宗教極端思想,宣揚所謂的“圣戰”,實為煽動實施暴力恐怖犯罪。對我攻擊污蔑,詆毀民族政策,惡意挑撥民族關系,散布民族歧視,煽動反對黨和政府。傳授暴恐等犯罪技能,提供恐怖襲擊及武器制造的具體操作方法,現實危害性極大。通過發布含有對婦女及兒童進行“圣戰”洗腦,接受恐怖訓練的視頻,企圖鼓動婦女兒童加入暴力恐怖組織。

      他說,人民法院只有通過充分發揮刑事審判職能作用,嚴厲打擊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的犯罪,才能保護各族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切實維護民族團結,確保社會穩定大局。

      近日,新疆多地法院在審理這批組織、領導、參加恐怖組織,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案和非法制造槍支等案件時,突出打擊重點,嚴懲組織、領導恐怖組織犯罪。

      據介紹,這批宣判的組織、領導、參加恐怖組織罪案件,屬于刑事審判中的重中之重,必須依法從重打擊。

      在新疆高院此次公布的典型案例中,被告人卡斯木甫拉提等三人組織、領導、參加恐怖組織案,三被告人接受極端宗教侵蝕后,產生了所謂“圣戰”思想,加入暴力恐怖組織,為實施恐怖暴力活動多次進行訓練,同時利用手機上網在聊天軟件里瀏覽、散布、上傳暴力恐怖音視頻。

      法院經依法審理認為,三被告人已構成組織、領導、參加恐怖組織罪,對首要分子卡斯木甫拉提,以組織、領導恐怖組織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剝奪政治權利五年。

      新疆法院在審理這16起案件中堅持證據裁判原則,對程序和實體嚴格把關,確保每一起案件都經得起事實、法律和時間的檢驗。

      其中,買買提 哈木提等三人組織、領導、參加恐怖組織、非法制造槍支案,被告人買買提哈木提為實施殺人犯罪非法制造槍支,通過手機多媒體卡觀看暴力恐怖音視頻,產生所謂“圣戰”思想,與另兩名被告人成立恐怖組織,并為制造槍支專門制作車床等。依照法律規定,其三人實施的行為已分別構成組織、領導、參加恐怖組織罪,同時,這三人還構成非法制造槍支罪,依法應當對其實行數罪并罰,故對買買提哈木提以組織領導恐怖組織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剝奪政治權利四年,以非法制造槍支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數罪并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十四年,剝奪政治權利四年。對另兩名同案被告人也實行數罪并罰,分別判處有期徒刑。

      艾尼瓦爾說,新疆各級法院在辦案中努力體現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相統一,即:以是否有利于新疆的穩定發展和長治久安,是否有利于贏得人民群眾的支持和社會穩定為出發點,切實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

      此次公布的典型案例中,被告人麥麥提尼亞孜艾尼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案,該被告人蓄意用手機多次在互聯網六個聊天群中發布反動言論,煽動民族仇恨和民族歧視,情節特別嚴重,法院經審理,依法認定其構成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罪,但在量刑中,根據案件事實和情節,在法定量刑幅度內判處該被告人有期徒刑五年。同時,在審判工作中,新疆各級法院嚴格執行刑法、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堅持依法公開審判,依法保障被告人及其辯護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

      法律界:從源頭防控暴力恐怖活動

      新疆高院刑一庭庭長艾尼瓦爾說,新疆各級法院將進一步加大涉傳播暴恐音視頻犯罪案件的審判力度,對于一切膽敢挑釁人民政權、挑釁人民生命安全的犯罪,依法嚴厲打擊,絕不手軟,始終保持對涉傳播暴恐音視頻犯罪依法嚴懲的高壓態勢,堅決依法打擊和遏制涉傳播暴恐音視頻犯罪行為,消除暴恐音視頻催生宗教極端思想、誘發暴力恐怖活動的危害,對犯罪分子形成強大法律震懾,從源頭上防控暴力恐怖等犯罪的發生,依法保護各族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新疆財經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博士趙麗莉呼吁,新疆法院此次集中宣判的典型案件顯示,暴力恐怖犯罪案件覆蓋地域范圍廣,涉案人員多,案件涉及罪名多,涉案人員所觀看收聽的音視頻均屬宣揚暴力恐怖、宗教極端、民族分裂等內容的音視頻,這些音視頻是對人類社會生活秩序的嚴重破壞。此類案件嚴重損害民族關系,破壞民族團結,制造恐怖氛圍,擾亂社會秩序,影響社會穩定,必須受到國家法律的嚴厲懲罰。這些涉案人員普遍年輕,受教育程度不高,均無業,因此,要加強對此類群體的法制教育,提高他們的法制意識,不要成為宗教極端、暴力恐怖思想的宣揚者,更不能被其表面所蒙蔽、被教唆利用。

      新疆師范大學法學院院長、副教授陳彤指出,這些典型案例的最大特點是違法犯罪與宗教極端相交織,宣傳蠱惑與具體實施相結合,對此類案件深查嚴辦,對于有效打擊宗教極端勢力及暴恐活動,發揮刑法的打擊、教育及警示功能,維護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具有重要意義。

      新疆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張運德指出,新疆重拳出擊,依法查處和打擊一批涉暴恐音視頻案件,不僅體現了黨和政府標本兼治、綜合施策,全力維護社會穩定的堅強決心和信心,而且有效遏制暴力恐怖活動的發展蔓延。深入開展清理和打擊境內外網上勾聯、網上傳播暴力恐怖音視頻專項行動,對于從源頭上遏制暴力恐怖犯罪活動具有治本意義。

      新疆警察學院副院長、教授阿不力克木阿不都熱依木表示,禁止暴恐音視頻的傳播,嚴厲打擊暴恐音視頻的傳播行為,是遏制暴恐犯罪的重要有效手段。尤其是來自“東伊運”恐怖視頻內容更加注重“圣戰”洗腦和暴恐技能傳授,煽動蠱惑和刺激示范作用極大,已成為疆內暴恐團伙殘害生命、制造恐慌的思想來源,嚴重影響新疆安全穩定。這次集中宣判的16案39名被告人,其犯罪行為侵犯了國家的統一,社會的公共安全,各民族平等權利,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規定,依法應予刑罰懲罰。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定性準確,量刑適當,體現了罪刑法定和罪責刑相一致的原則,也充分體現了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

      新疆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博士后肖建飛認為,近年來,網絡資源被暴恐犯罪利用的頻次越來越高,使用新媒介、新手段傳播涉暴恐音視頻,已成為暴力恐怖犯罪的新趨勢。司法機關通過審理宣判涉暴恐音視頻案件,向社會公布犯罪分子的罪行,既是司法機關反恐工作的最好注腳,也是維護社會穩定,教育廣大群眾自覺守法的有效手段。

      新疆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徐淳建議,盡快制定我國的反恐怖法,使公安司法機關在打擊暴恐犯罪時有法可依,準確打擊,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遏制暴恐犯罪的勢頭;還要加大對青少年的教育和引導,樹立和強化他們的公民意識,提高法律意識,根據青少年的身心特點,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動,通過各種渠道和方法使得青少年建立正確的人生觀、民族觀和宗教觀。法制網記者 潘從武

    ?

    ?

    相關鏈接

    新疆16所大學學生發出聯名信:我們,一起,不沉默!
    新疆抓獲烏魯木齊火車南站暴恐案7名在逃嫌犯
    “東突”組織稱對新疆火車站暴恐案負責

    ?

    相關鏈接:
    “東突”組織稱對新疆火車站暴恐案負責
    新疆抓獲烏魯木齊火車南站暴恐案7名在逃嫌犯
    新疆16所大學學生發出聯名信:我們,一起,不沉默!
    [來源:中國青年網] [作者:] [編輯:馮丹霞]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