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6月26日消息(記者馮會玲)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昨天(25日)下午,審計署公布了38個中央部門及其所屬的389個部門2013年度預算執行情況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審計結果。審計結果表明,38個中央部門2013年度預算執行情況總體較好,但下屬單位卻問題重重。違規出國考察、超編制公務用車、違規建設樓堂館所或超標準占用辦公用房、設立小金庫,這些刺眼的問題幾乎都有涉及。38個中央部門再次在年中集體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
對38個中央部門2013年度的預算執行情況,審計署行政事業審計司副司長常利總結:總體情況算好的,隨著審計覆蓋面的擴大,審計發現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下屬單位:
常利:38個中央部門2013年預算執行情況是好的,也發現了一些問題,主要集中在下屬單位。比如公務活動中例行節約的要求不到位,超預算、超范圍、超標準列支費用;有些還向下屬單位、企業轉嫁攤派公務支出。2013年我們使用財政撥款支出的三公經費和會議費比2012年減少了下降超過20%。
三公經費是幾年來備受關注的熱點問題。縱向比較,2013年度三公經費和會議費支出同比降了兩成多,但不容忽視的是,38個中央部門單位,國家衛計委、國資委、發改委、科技部、農業部等30多個部委和下屬單位在“三公”經費方面都存在違規情況。
出國出境考察,規定連老百姓都爛熟于心了,可中央部門里總有人喜歡冒險玩“掩耳盜鈴”的游戲。比如海洋局2012年組織的跨部門“赴南極長城站考察慰問司長團”,批復11天、實際行程13天,其中就有6天在法國和智利。
公務用車,發展改革委、農業部、稅務總局分別超編21輛、33輛、20輛。
公務接待方面,人民銀行等4個部門本級和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等6個所屬單位轉嫁或攤派、自行調劑項目用于公務接待266萬元。
常利:一個就是說我們要促進建立這種“三公”經費和會議費的績效評價體系,你這個會開得怎么樣,解決了什么問題,關鍵不在支出怎么樣,關鍵是要有效果。第二還是要強化公用經費的預算管理,完善“三公”經費和會議費的從預算編制到支出、包括最后的公開,一系列從制度上來規范。第三還是要加大部門的公共活動的監督力度,對違反三公經費和會議費管理規定的這種人員要加大懲處力度,嚴肅追究他的行政責任。
設立小金庫,也是老問題了。唯一還犯這個錯的部委是國家衛生計生委,此外就是中國建筑文化中心、海洋局預報中心等34個所屬單位采取轉移收入或虛列支出等方式,賬外設立“小金庫”近2億元,像衛計委所屬宣教中心、醫管所等5家單位就采用虛假合同、虛假發票報銷等方式套取資金設立“小金庫”665萬元。這些錢不是用來發獎金就是當招待費支出。
如何從源頭上解決小金庫的問題?
常利:最根本的還是要深化我們的財政預算改革,推動部門和單位的各項收入要全面納入預算管理,特別是要加強比如說資產的處置,出租收入的這種管理啊,建立健全防止小金庫這種長效機制,那就說從根本上鏟除小金庫產生的土壤。
38個中央部門,各個大權在握,于是就有單位想方設法“以權謀利”,在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所做的報告中,點名批評國家衛計委、住建部等13個部門及其下屬單位,他們利用所在部門影響共不當牟利近30億元,像中華醫學會,召開160個學術會議就收取醫藥企業贊助8億多元。
此次審計還發現,外交部約5216萬元項目未按規定執行采購,統計局將不屬財政供養范圍的8081人列入預算;工信部所屬應急中心未報預算采購逾2.3億;質檢總局預算執行中不合規問題金額超過千萬等等。
劉家義指出,從審計情況看,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問題仍然突出。對此,審計建議,要嚴肅財經紀律,切實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理財。
劉家義:嚴格落實預算單位,和負責人員增收財經法紀的主體責任,嚴格責任追究,進一步建立健全財政資金分配,使用和監督相分裂的監督制約機制,依法規范財政收支行為。
?
相關鏈接:
審計署:外交部約5216萬元項目未按規定執行采購?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