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PK  |  海口建言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視點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社會長焦>
    考分面前,社保優先?
    考分面前,社保優先?
    來源: 紅網 作者:雷鐘哲 時間:2014-07-03 09:17
      小王(化名)是安寧一所中學的畢業生,成績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在今年剛剛結束的高考中順利獲得了理科598分的成績。高考結束,在考生們放松玩樂的時候,比一本線還高出70多分的小王,卻遇到了欲哭無淚的糾結。原來按照云南的規定,小王因父母未能按時繳納社保,只能填報三本以下院校。(6月28日《華商報》)
      
      高考是如今公認的凈土,它的干凈,就在于體現出公平公正的價值。但是遺憾,這方凈土,越來越受到各種各樣地侵蝕。先是河南傳出成規模替考的丑聞,接著云南又出現超過一本錄取線70多分,考生卻只能報考三本以下院校的新聞。這類接二連三的事情,常讓人難以理解而心生郁悶。
      
      高考,到底是考分面前人人平等呢,還是考分面前戶籍優先、社保優先?其實,事實已經無情回答,所謂考分面前人人平等,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這里面,還有各種各樣人為的因素。比如城市尤其是大城市考生和邊遠地區考生實際錄取機會的不同,現在又多了戶籍、學籍、社保等等附加的條件。當這些先決條件滿足了,才輪到了分數的考量。
      
      常識告訴我們,每一個規定后面,都涉及了利益的權重。就像當年計生政策,不是幾乎跟飯碗、考核、入黨、入團、提干、升遷等等等等緊密關聯。但是應該看到,任何一項政策,都不能違背平等、公正的精神。從這個原則出發,就能看出高考不以分數為依據,而以其他為條件,是一種怎樣的不公!
      
      請問不交社保,跟考生本人有關系嗎?請問社保是不是一件惠及民生的好事,既是好事,那么以擺攤為生的考生的父親,為什么就不繳呢?是他好壞不分,還是有難言的隱情?再請問,把考生報考院校資格和父母是否繳納社保捆綁起來,不就是為了督促社保的繳納,既然為了孩子前途,家長愿意立馬補繳,為什么就來不及呢?難道改正錯誤,還有時間的限制,過了時間,你就繼續錯下去吧。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現在卻成了欲歸道死活不成。是不成,還是壓根就沒有服務百姓的意識?總而言之,拿大人世界的問題要挾孩子,只能說是另類的歧視:戶籍歧視、地域歧視、社保歧視,只能給孩子種下憤懣的種子,只能戕害社會的和諧。
      
      是剝離附加在高考上面一切不平等條件的時候了。即便是封建時代的選士,也沒聽說過進京趕考的限制。更何況現在已經完全不是當年計劃經濟時代封閉生存的狀態。生產生活方式的轉變,逼著人不能固守在原有的天地,而必須四處流動尋找生機。子女隨遷,就是一個自然而然的結果。現在許多城市張開寬廣的胸懷,接納打工子女就近入學,那么這些孩子將來參加當地高考,不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為什么還會有那么多不合情理的限制呢?甚至有了戶口、有了學籍這些學生本身最為基本的條件都還不行,真的是不可理喻。拿過去的管理理念對待變化的現實,讓公民飄忽在自己的祖國,找不到歸屬感,這不是人性人道的做法,這不是公平公正的體現。
      
      文/雷鐘哲
    (編輯:李琳)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