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8月4日消息(記者張勇 實習生周夢凡)今年以來,海南克服異常氣候帶來的不利影響,持續加大強農惠農政策力度,全省農業和農村經濟平穩運行,農民收入保持較快增長態勢。根據國家統計局海南調查總隊對全省城鄉一體化住戶調查,2014年上半年,海南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12元,同比增加631元,名義增長12.7%,扣除價格因素影響實際增長9.4%。
四大收入“三升一降”
工資性收入快速增長,是農民增收的首要因素。今年上半年,農村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1843元,同比增加341元,名義增長22.7%。該項收入對農民增收的貢獻率達到54%,是上半年我省農民增收的首要因素。
經營凈收入增速由負轉正,為農民增收提速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今年上半年,農村居民人均經營凈收入為2848元,同比增加130元,增長4.8%,扭轉了一季度下降態勢。該項收入占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50.7%,仍是海南農村居民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
轉移凈收入增速最快,是農民增收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今年上半年,農村居民人均轉移凈收入為831元,同比增加184元,增長28.4%。
財產凈收入呈現負增長,是上半年農村居民四大項收入中唯一減少的項目。上半年海南農村居民人均財產凈收入91元,同比減少24元,降幅為20.8%。
林業價格持續低迷
調查顯示,上半年我省農村居民人均林業經營凈收入同比減少37.8%。橡膠價格是影響林業收入最大的因素,從2012年一季度起連續9個季度持續下降,嚴重影響了農民割膠的積極性,“棄膠”現象比較普遍。檳榔方面,因“檳榔致癌”影響仍未完全消除,消費需求疲軟、檳榔產量持續較快增長的供需不平衡局面仍在持續,檳榔價格難有起色,居民增收受到較大影響。
同時,家庭經營成本費用持續高位運行,導致居民所得的凈收益減少。上半年,全省農村居民人均生產經營費用支出1351元,同比增長45.2%,人工成本成為推動家庭經營費用上漲的重要因素。
此外,生豬價格下跌影響經營戶收益。上半年,受生豬養殖階段性產能過剩、環境保護等因素影響,生豬價格持續低位波動,影響農民牧業收入的增加。據各地調查顯示,目前養豬戶每出欄一頭生豬虧損200到300元不等。
經營凈收入穩步增長
農村居民工資性收入延續了近年來快速增長的態勢,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從上年的30.2%提升至32.8%。除了政策性增資帶動農民務工日工資有所提高外,農村居民工資性收入快速增長的原因還有:一是本地農業務工形勢良好。受去年底“海燕”臺風影響,多個市縣的冬季瓜菜需要大量補種,以及采摘、分裝、搬運等農業務工人數需求加大,日均工資也有所提高。二是農民打工意識不斷增強。一方面因為臺風破壞了部分市縣農民種下的冬季瓜菜,許多農民轉而投向短期務工以保障家庭收入;另一方面由于今年天然橡膠價格持續低迷,不少膠農選擇外出打工;三是由于農村土地流轉,部分農村勞動力從農業生產經營中轉移出來,農民務工人數增加。
經營凈收入中,第一產業經營凈收入為2099元,比上年增加105元,同比增長5.2%。雖然受到臺風“海燕”以及氣候反常等因素影響,但經過政府的正確引導及扶持,我省多市縣農民冬季瓜菜等主要農產品種植面積保持穩定,一些品種的種植面積大幅增加。而且,今年上半年我省各類冬季蔬菜、主要水果價格普遍上漲。
轉移凈收入快速增長主要是受政策性因素的影響。一是社保政策不斷完善,多項補貼標準有所提高。包括物價補貼、低保標準、離退休養老金標準、新農保基礎養老金、農村獨生子女父母獎勵標準等等;二是各級政府在惠農支農等方面財政轉移支付力度的不斷加大。如農村危房改造、美麗鄉村建設讓農村居民受益匪淺,中部市縣通過發放種苗、蜂箱等多種方式幫助農民脫貧致富;三是強臺風“海燕”過后,部分市縣向受災的農戶發放救災款;四是今年國家提高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或離退休金收入10%。
?
?
相關鏈接:
三亞上半年房地產降溫 政府采取措施促經濟提速
正確看待經濟增速 更加注重發展質量
中央政治局會議定調下半年經濟:注重定向調控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