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勞動報》報道,“120急救車開到一半停在路邊,不加錢就要把我們趕下車。”入夏以來,本報多次接到市民投訴,反映遭遇120“李鬼車”挾病人斬客的事。記者調查發現,申城120“黑車”數量已近40輛,長期在知名大醫院拉客,已形成一條成熟產業鏈。本月《上海市查處非法客運若干規定》正式實施以來,假冒出租車現象得到有力整治。鑒于120“黑車”存在嚴重的醫療安全隱患,相關專家呼吁加大執法力度,要以整治出租克隆車的決心來鏟除這一城市安全“毒瘤”。
“黑車”蹲守搶病人
在急診室的廁所和走廊,不時可見“黑車”司機留下的名片:“為跨省轉運、病人出院提供特需服務”。記者稱要轉運一位病重朋友回湖南,自稱汪師傅的男子表示,有全順和依維柯兩種車型可選,車內有固定床充氣擔架,單程5000元,氧氣、吸痰器和陪護醫生費用要額外計算。記者問,是否能保證氧氣和醫生。對方說,醫生人手緊張,到時看病人情況出發前再決定。
“出發前說得很好,一上路就變臉。”來自福清的程女士告訴記者,丈夫因患晚期肝癌,已多次往返于滬閩間。上個月在結束一個療程后,他們以6000元搭了一輛“急救車”
回家,車子開到浙江段高速公路休息站后,司機稱病人病情太重,必須增加3000元,否則只能原路返回。考慮到丈夫體弱經不起折騰,程女士最終答應了。上車前她并不清楚這是一輛“黑車”,“熱心”司機是在急診室門口主動找到她的,“對方說他是120的,2008年為了抗震救災就上了河南牌照,正好送掉前面一個病人,可以空車把我們捎上。”
據知情人士透露,“黑車”大多藏身大醫院附近的小路上,“業務員”會假扮病人家屬混跡于急診室中打聽消息,有時候家屬剛打完120預約用車,“黑車”就趕在急救車到來前捷足先登搶走病人。
連工作服也仿冒
“全市像這樣的假冒急救車,估計在30-40輛。”市醫療急救中心主任朱勤忠透露,以湖南、湖北、安徽、河南、江蘇牌照為主,上海市區牌照約7-8輛。因每天有大量來自全國各地的病人在上海看病,導致本市醫療急救資源始終處于高負荷狀態,有限的資源優先保證急救用車,而轉運外省市或出院回家等非急救用車常常需要排隊等候。“黑車”正是瞄準這一機會大量孳生。
市醫療急救中心急救部部長解炯表示,正規急救車的擔架員和醫生都是經過培訓、具有豐富的危急搶救技能的專業人士,而“黑車”往往只有一名司機,最多加一名隨車人員,很少配醫生。正規急救車使用醫用氧氣,擁有全套專業急救設備,而“黑車”不僅不具備這些,連氧氣桶大多只用工業用氧。“工業用氧含有大量雜質,酸性成分高,可能含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殘留,長時間吸入會造成人體呼吸道損傷。”解炯說。
令人吃驚的是,“李鬼”急救車不僅外形幾乎以假亂真,而且連制服、工號也完全仿冒正規軍。正規急救車明碼標價,而“黑車”大多隨意開價。
四個方面甄別真偽
目前,衛生部門對車輛非法運營沒有執法權,“黑車”執法涉及多個部門,且其違法行為非常隱蔽,一直以來,打擊仿冒急救車的整治工作困難重重。市醫療急救中心專家呼吁市民加強自我保護,可以從四個方面甄別真偽。
看牌照。本市醫療急救車都是上海牌照,如果是外地牌照,則肯定是“黑車”。
看標識。正規急救車會標明“**區醫療急救中心”或“上海市醫療急救中心”,如果印有“跨省轉運特需服務”字樣,則大多是“李鬼”。
看發票。正規急救車提供印有“財政票據監制章”的“上海市急救醫療費專用收據”,而“李鬼”或沒有發票,或僅提供印刷粗糙的普通收據。
看行駛證。本市急救車行駛證注明屬于“上海市醫療急救中心”或“**區醫療急救中心”,“李鬼”車的行駛證車主屬于個人。
相關鏈接:
三亞灣紅樹林酒店2輛“黑車”被查扣 將重罰并調查?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