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金秋,新入職的大學生陸續拿到了第一份薪水。日前,北京大學市場與媒介研究中心發布的一份調查顯示,今年新就業大學生的平均月薪只有2400元左右,呈逐年下降走勢,四成大學畢業生還在“啃老”。新就業大學生的月薪為什么相對越來越低?大學生對初入職月薪不高持何種心態?
日常開支用掉全部工資
●參加工作后仍然要靠父母資助,心里有些過意不去。
——北京財經專業畢業生吳迪
“剛畢業工資低可以理解,但是入不敷出確實有些尷尬。”24歲的吳迪今年6月畢業于北京一所財經類院校,隨后到北京國貿地區的一家證券公司工作。在金融行業找到“鐵飯碗”的他,一度成為同學羨慕的對象。
領到第一個月的工資后,吳迪感覺被潑了一盆冷水。按照公司規定,剛參加工作的應屆畢業生需要經過半年實習期才能轉正,這段時間基本工資和績效工資都只能拿到60%,再扣掉“五險一金”,實際拿到手的工資不到3500元。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吳迪說,以前在學校的時候,住在宿舍、吃在餐廳,每個月的花銷不大。可一旦參加工作、步入社會,租房、吃飯樣樣都不少花錢,用“花錢如流水”來形容一點也不夸張。
由于單位附近房租高,為了節省租金,吳迪在通州區和同學合租了一套兩居室。盡管如此,他每月分攤的房租也要1500元,每月水電費、上網費加起來還要近300元。此外,每月的交通費、電話費各100元,餐費1000多元。“單是衣食住行這些基本的花銷,就幾乎用掉了我全部的工資。如果再碰到朋友結婚這些急用錢的事情,必須再向父母求援,徹底變回‘啃老族’了。”吳迪說。
近幾年,隨著大學畢業生數量逐年增加,就業市場供需關系發生變化,像吳迪這種“畢業后依舊啃老”的情況并不少見。北京大學市場與媒介研究中心日前發布的一份調查顯示,今年大學畢業生的人數達到720多萬名,而新就業大學生的平均月薪只有2400元左右,呈逐年下降走勢,其中,四成大學畢業生還在“啃老”。
生活負擔給吳迪精神上帶來一定壓力。“上了十幾年學,本以為工作后,可以賺錢養活自己、孝敬父母。”吳迪說,參加工作后仍然要靠父母資助,心里有些過意不去。
中國就業促進協會執行副會長陳宇認為,雖然中國經濟增長迅速,但大學畢業生的工資仍遲滯不前。其原因在于工作所需職業技能與畢業生在校學習知識不大匹配,暫時還無法為公司創造更高的價值,因此拿不到高的工資。
壓力沒有擋住吳迪追尋夢想的腳步。吳迪覺得,在北京生活壓力大,但機會也多,還是想留在北京闖一闖。“相信只要堅持下去,在工作中不斷地錘煉自己,一切都會好起來的。”他說。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