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社會新聞>

    世界上最著名的十大古墓?秦始皇兵馬俑居首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4-09-20 10:37

      秦始皇兵馬俑(發現地及時間中國西安,1974年)

      中國第一個皇帝秦始皇在駕崩之前統一了中國,下令修建長城,對中國實行殘酷統治。他當時唯一懼怕的是天帝的震怒。他為此下令修建一座龐大的陵墓,讓8000名真人大小的彩繪武士守衛。有人說,秦始皇陵的頂部是玉石制成的,墓室內有流淌的水銀組成的河流。經過了70多萬勞工和工匠30多年的勞作,陵墓才得以竣工。其中許多人還被活活封閉在陵墓內,以免他們泄露有關財寶和人口的秘密。盡管采取了上述種種措施,但盜墓者在秦始皇死后一直在尋找陵墓的蹤跡,但個個無果而終,直到1974年農民挖井時才發現了墓址。不過,陵墓本身一直未被打開。根據最近的磁測結果,皇陵中有一座小山似的金銀財寶。

      奈費爾塔里王后陵(埃及王陵谷,1904年)

      奈費爾塔里一詞的意思是“最美麗的人”,無怪乎她是拉美西斯二世國王最寵愛的妃子。她去世時,這位偉大的法老開始在王陵谷修建規模堪稱最大、最為豪華的陵墓。三個墓室的墻上都貼著描繪著奈費爾塔里王后在“天堂”的生活。其中許多畫保存完好,仿佛是昨天才剛剛畫就的。可是,盜墓者盜走了奈費爾塔里王后的木乃伊及其佩戴的許多珠寶。

      圖坦卡蒙法老墓(埃及王陵谷,1922年)

      但因以下兩個原因使他聞名遐邇:一是世界上發現的第一座國王的墓;二是他的那些臭名昭彰的詛咒。墓本身小得出奇,以致不得不利用墓室邊上的一個洞穴來存放陪葬的財寶。圖坦卡蒙法老墓自挖掘以來,一些華麗的陪葬品曾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展出。與此同時,從上世紀20年代開始盛傳任何進入其墓地的人都將遭受厄運的詛咒,這種說法一直延續至今。

      文身并身披盔甲的皇后墓

      在秘魯出土的一具莫切時期的木乃伊令所有人都感到困惑。這名女性木乃伊下葬時身披皇家武士的所有盔甲,而據認為莫切時期的領導人都為男性;這名女性的尸體被緊緊包裹著,身上被一種紅色的礦物質涂抹,安放在一座土坯墓穴中。在其身旁躺著一名陪葬的少女,散落著一頂金王冠和一只金碗。此墓是在皇家禁地一個金字塔似的山頭上被發現的,據說其后人就在這里焚燒祭祀她的物品。

      巴勒莫嘉布遣會修士的地下墓穴

      1599年,西西里島巴勒莫嘉布遣會的修士在一座修道院下發現了一些地下墓穴,在墓穴中有一些制作木乃伊的完整工具。于是,他們決定在剛剛去世的一名修士身上試試這種技術。從那時起直到1880年這種行為被禁,制作木乃伊的風氣一直在西西里島上盛行。時至今日,人們還可以在當地看到身著各時期服飾的,腐爛程度不一的,高高懸掛著的尸體。

      薩頓胡(英格蘭薩福克郡,最初發掘于17世紀)

      薩頓胡是七世紀皇家墓地。1939年,考古發掘顯示這個墓是一條盎格魯—撒克遜時期的快速戰船,長27米,寬4.2米,中間為墓室。墓內裝有很多珠寶,據推斷它們屬于英格蘭最早的一位國王東英吉利國王雷德沃爾德。墓地的酸性土壤意味著只有鉚釘和船的形狀尚可存在,此外還有一些跡象顯示那里曾經躺過墓室的主人。

      厄茨人(阿爾卑斯山厄茨河谷,1991年)

      厄茨人是一個生活在5000年前的銅器時代的男子。1991年,德國旅行者在靠近意大利和奧地利邊界附近的阿爾卑斯山厄茨河谷的一處冰川發現了這具攜帶工具的冰凍干尸。研究表明他死時的年齡在40到50歲,身高1.6米,他吃的最后一頓飯是羚羊肉和鹿肉,還有谷物和水果。他的肩部肉內有一個箭頭,身上還留有另外四個人的血跡,他手上的傷口和傷痕表明厄茨冰人是被人殺害的。自1991年以來,八名與這具冰凍干尸有關聯的人先后死去——這引起了有關者將遭受厄運的詛咒的謠傳。但是世界著名厄茨冰人研究專家、考古學家康拉德斯平德勒駁斥了這種說法,說“這純屬媒體的渲染,下一次你們該說我將是下一個要死的人了”。斯平德勒說過這話后沒過多久就去世了。

      辛追夫人(中國長沙市,1972年)

      1972年,為了修建一座防空洞,中國建筑工人在長沙馬王堆挖掘時發現了西漢時期的貴夫人辛追的墓室。她是西漢初期長沙國丞相利倉的夫人。她死時,大量珍貴物品隨其一同下葬:樂器、漆器、陶器、食品、藥材、衣物、帛畫以及數十個木制仆人和衛兵。辛追夫人的尸體是迄今發現的保存最完好的濕尸,其面容清晰可辨,頭發光鮮,皮膚濕潤,肌肉有彈性,內臟器官完好。考古學家現在正想方設法弄清楚是墓室的設計還是某種古代防腐處理技術使她保存得如此完好。

      吼叫的獅子(意大利韋約,2006年)

      一名盜墓者帶著意大利警察來到羅馬北部的一座小山前,山里有一座古墓,里面葬的是伊特魯里亞(意大利中西部古國)一位英勇善戰的王子。該地下墓室裝飾著遷徙的鳥群和吼叫的獅子——盡管一些人聲稱這些“獅子”可能是鹿或馬。這是公元前700年的繪畫遺跡,是歐洲最早的墓室濕壁畫。警察還在墓室內發現了一把劍,一些希臘花瓶以及一輛銅制雙輪戰車。

      龐貝(意大利坎帕尼亞,1599年)

      當公元79年爆發的維蘇威火山將羅馬古城龐貝埋葬于地下時,它就變成了一座巨大的墓地。龐貝在地下隱藏了1600年,直至1599年,一名建筑師在挖溝渠(以使河水改道)時再次發現了它。150年后,考古學家開始陸續挖掘其遺址。19世紀60年代中期,一個名叫朱塞佩菲奧雷利的考古學家意識到,灰燼中的洞眼是已腐爛的尸體留下的空間。他將石膏注入洞眼內,由此得到的石膏模型呈現了人與動物在試圖逃跑時被凍結的瞬間畫面。

    [來源:華聲在線] [作者:] [編輯:覃業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