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海南新聞>

    屯昌:3歲兒子家門口玩耍突然失蹤 父母懸賞10萬元尋子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4-09-22 10:37

      失蹤男童小俊。(家屬供圖)

      父母懸賞10萬尋3歲子

      “兒啊,你到底在哪?”

      孩子本來在家門口玩耍,突然就不見了,找了7天未果;鄰居稱曾看到陌生男子在農場附近徘徊,形跡可疑

      屯昌警方呼吁:知情者提供線索

      “我家3歲半的兒子小俊不見了,尋找7天都沒有結果,我們懷疑兒子可能是被人抱走了。”21日,屯昌南坤鎮加總農場職工袁世海撥打本報熱線著急地說,聲音顫抖。21日晚7時35分,南坤派出所陳所長向記者介紹,他們正在加大力度進行調查,目前還沒有任何有關小俊的音訊。 □南國都市報記者吳岳文

      3歲半兒子突然失蹤苦尋7天無果

      袁世海今年30多歲,是兩個孩子的爸爸,大兒子小俊3歲半,小兒子1歲半。袁世海每天清晨就上山割膠,妻子覃海荷在家帶孩子。9月15日下午4點多,正在橡膠林里收膠水的袁世海突然接到妻子打來的電話,她帶著哭腔說,大兒子小俊不見了。袁世海急忙跑回家。

      袁世海夫婦把自家周圍找遍了,還是沒見小俊的蹤影。鄰居聞訊后,也來幫忙尋找。袁世海家附近有一個池塘,他懷疑兒子可能掉進水里。他叫來一輛挖掘機,挖了一條溝把水引流。池塘里的水干了,還是沒見著小俊。袁世海家位于深山里,四周都是橡膠林,7天來,他和妻子沒日沒夜地跑遍了孩子可能去的地方,可都沒有兒子的蹤跡。

      袁世海的妻子覃海荷告訴記者,15日那天,她和母親在家照看孩子。吃過午飯后,覃海荷在家里忙家務,母親在后院種菜,小俊和弟弟在家門口樹下玩耍。

      “我在廚房里洗碗,沒聽到什么異常的聲音,四五分鐘后出來卻發現小俊不見了,只剩下小兒子在家門口玩。我大聲呼喊,小俊也沒回應,我這下急了。我們這里很偏僻,只有我們家和兩戶鄰居,周圍沒有別的住戶。事發時鄰居也外出干活了。找了幾天,都沒有結果,兒子可能被人抱走了。”覃海荷說著,眼淚直流。

      父母懸賞10萬尋子警方正進行調查

      同在農場割膠的袁世海的工友黃艷明告訴記者,就在小俊丟失的前一天,她看到一名陌生的中年男子騎著摩托車在農場附近徘徊,形跡非常可疑。“14日下午四五點,這個男子在我們家附近東張西望,看到我回來,他就騎摩托車走了。”黃艷明說,平時很少有陌生人來這里。

      袁世海說,15日那天,他在離家600米遠的山頂上割膠,接到妻子的電話前,他突然聽到小俊的哭聲,聲音是從自家附近兩三百米遠的地方傳來的。

      兒子失蹤,袁世海夫婦急得焦頭爛額。他妻子覃海荷每天以淚洗面。“兒子可能是被人抱走了,我們愿出10萬元給提供有用線索的人,希望警方早日破案。”袁世海滿面愁容。

      記者了解到,袁世海夫婦已向轄區南坤派出所報案。21日晚7時35分,南坤派出所陳所長向記者介紹,他們正在加大力度進行調查,目前還沒有任何有關小俊的音訊。他們已在網上發布尋人啟事,呼吁知情者提供線索。屯昌縣公安局刑警大隊也已經介入調查。

      錦囊一:不能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

      當寶寶出現在我們生命里的那刻起,她比我們生命還重要。相信每位母親都是這樣想的,所以為了寶寶的安全,帶著孩子出去玩的時候,堅決不能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

      每次帶金陽去逛街的時候,幾乎都是手拉手的走,對于現在五六歲的孩子特別愛跑,更是不能掉以輕心,不能認為孩子大了就丟不了。

      逛超市的時候我習慣讓金陽幫著推車或者直接讓她坐在購物車里,我推著她走,這樣任憑怎樣,她都不會離開自己的視線。 去旅游玩的時候,一般都不是自己一個人帶孩子出去,不是一家三口,就是和朋友結伴而行,一邊互相照應。

      錦囊二:教孩子自己居住地

      孩子不僅要知道自己和父母的名字,盡可能的知道其他親屬的名字,讓孩子記住自己住的城市名字以及小區名字和門牌號,但是要叮囑孩子不能告訴陌生人。 金陽三歲的時候就已經知道自己城市和小區及門牌號了,那個時候我幾乎把這個當做課業了,也許太緊張了,太害怕恐怖的事情了。

      錦囊三:教孩子如何撥打電話

      也許孩子從小,父母都習慣教她自己的名字和父母的名字,隨著孩子的長大,我們必須讓孩子熟記親人們的聯系方式,尤其是爸爸媽媽和家里的電話,對于三四歲以上的孩子記這些并不難,同時還要教會孩子如何撥打電話,記得金陽三歲的時候就已經熟悉記住我和愛人的電話了,無論是手機和固定電話,她都能熟練的找到想要找點人。

      錦囊四:教孩子緊急號碼呼叫

      從孩子學會撥打電話開始,我們也應該教會她撥打110求助電話,119火警電話112救護電話,緊急情況,父母電話長忘記號碼,也許她還能想起這些應急的電話,在必要的時候,興許能用上。 不過一定要記住告訴孩子緊急的時候才能撥打,平時不能調皮,亂撥給人家添亂也不好。

      錦囊五:培養智慧寶貝更重要

      除了我們能教會孩子這些方法外,我覺得培養一個孩子聰明睿智的孩子也很重要,增強孩子意志力,遇到時間不慌亂,讓自己臨危不懼,用自己的智慧來解救自己更重要。 現在的小朋友都非常聰明,但是要讓他們臨危不亂,遇到事情不大哭,還真是不容易呢,所以就得靠平時來培養,叫他們遇到什么事情的時候怎么自救。例如在超市了找不到爸爸媽媽,可以求穿超市制服的工作人員幫忙,在街上可以請求警察叔叔幫忙,也要教孩子識別公安局標識,遇到困難了,在街上沒有警察的時候,咱們可以在街上找派出所和公安局駐地,或者教孩子識別軍隊等標識,只要孩子迷路后任意找到這些單位求助,相信大部分情況下都可以得到幫助的。

      錦囊六:教孩子識別好壞人群

      說心里話,現在的社會復雜多變,別說讓孩子來識別好壞了,就連大人們還屢屢上當呢,不過我相信世界上好人還是多(我遺失的錢包和手機都能順利找回呢)。

      在孩子最無助的時候,我覺得有幾類人可以信任:

      一是老人,老人們經歷過滄桑,人生走到最后他們大部分是善良的,大部分不會喪失良心去毀一個小孩子。

      二是孕婦和有小孩子的父母,這類人一般都是享受孩子給他們帶來的幸福快樂,他們能切身體會到孩子對一個家庭的重要性。

      三是穿軍警制服的群體。說實在話,我對這類人群有著特殊的感情,不能說自己家有這樣的人就說他們都是值得信任的,最起碼百分之99.9%都值得信任。

      四是學生群體。針對小朋友來講,無論是小學生還是大學生,他們的思想相對還是很純潔的,絕大部分值得信任,尤其是他們是一個集體出現的時候,尤富正義感。所以當小朋友找不到父母的時候看到路過的一群學生的模樣的人完全可以信任一下。 五是大的機關單位集體或者是超市商場的統一著裝的工作人員,如果迷路的孩子走進這樣的一個集體尋求幫助,相信不會遇到一大群騙子和壞人吧。

      錦囊七:用心呵護孩子說心里話,什么樣的方法都不能更好更有效的去事后諸葛,也不能擦去孩子走失后父母的傷痛,其實最要緊的就是別讓孩子離開你的視線,用心照看自己的孩子,別讓她離開你,直到她能獨力,能自己回家。

    [來源:南國都市報] [作者:吳岳文] [編輯:周才能]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