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救護車到達事發現場。
上海120因救護車到場用時較長而受到質疑。
10月22日上午,微博用戶“小雞快跑基基”發帖爆料稱:今晨7時50分,在上海市徐匯區龍華西路285弄一小區門口,一名男子被汽車撞倒,眾人撥打120求助,結果救護車在40分鐘后才到場,其間附近龍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生趕來處理傷者。
就在2個多月前的8月6日,3名上海120急救人員到徐匯事故現場施救,遭傷者朋友追打致傷。
10月22日下午,上海市醫療急救中心董姓負責人就事件作出回應,救護車到場確實屬于用了較長時間,但事出有因,急救中心接到電話時,事故現場周邊并沒有空車可供調派,十幾分鐘后才從8公里外調出空車,加上當時是早高峰,道路擁堵,救護車抵達事故現場耗時約40分鐘。
附近社區醫院醫生到場急救
該事故發生在徐匯區龍華西路285弄2-30號上縫小區的門口。
微博網友“小雞快跑基基”向澎湃新聞記者稱,當日8時他途經事故現場,聽路人介紹,一名男子為避讓小區駛出的轎車被另一輛車撞到。
8時05分,110民警到達現場,此時肇事司機已經撥打了2次120急救電話,民警到場后用對講機再次呼叫。
8時15分,肇事司機同伴跑到近鄰醫院請醫生為傷者處理。
8時35分,120急救車趕到現場,傷者因失血太多,被抬上擔架時臉色已經蒼白。
在該網友博文下方的現場事故照片中,傷者著淺色長衣褲,仰躺在一輛黑色轎車前,其右腿和下方地面滿是鮮血,一名醫生正對其傷口實施處理,傷者右腿腘窩處表皮已經張開。
澎湃新聞記者了解到,趕到現場施救的醫生來自龍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龍華社區衛生中心凌姓負責人介紹,早上8時15分左右,有人到院求助,稱近鄰的上縫小區門口發生車禍,懇請醫生到場急救。衛生中心立即組織2名全科醫生和1名護士攜帶急救包等醫療物品趕赴現場。
傷者為男性,年齡在30歲左右,其右側股骨下段骨折,動靜脈損傷,失血約300毫升。因男子身著長褲,醫生到場后,從事故現場附近商鋪借用了一把剪刀,將男子受傷的右腿褲剪開,為其傷口做止血固定。就在醫生準備為傷者做進一步補液時,120急救車到場。在3名醫護人員與急救醫生完成病情交接后離開。
服務中心凌姓負責人補充稱,當120急救人員到場時,現場不時有人責怪急救人員來得晚。在一片責罵聲中,急救人員將傷者抬上車。
周邊無空車,調派8公里外車到場
網友“小雞快跑基基”昨日對澎湃新聞記者強調,當時他在現場也十分著急,希望急救人員快點到場,但直到8時35分左右,120急救車才趕到。
10月22日下午,上海市醫療急救中心的董姓負責人對于此事作出回應稱,救護車到場確實晚了,但事出有因,當救護人員到場時,遭到責罵,很是無辜。
上午7時53分,急救中心接到報警稱:龍華西路發生車禍,有傷者需要送醫。在接到電話后,調度人員發現報警地周圍的救護車都在出車狀態,并沒有空的救護車可供調派。
8時10分左右,經過協調,終于在離事故現場8公里外的大華醫院調出一輛空車緊急趕往現場。但由于事發已是上班早高峰,救護車在途中遇到交通堵塞。8時35分,車輛到達現場。
該負責人介紹,根據以往出警記錄看,出車高峰期集中在6時-9時、18時-20時,不少患者會選時間段呼叫120進行看病、轉院等,所以導致救護車在該時段會出現周轉緩慢。
董姓負責人介紹,2012年實施的上海市《上海市衛生改革與發展“十二五”規劃》指標體系要求,院前急救平均反應時間城區12分鐘到達率92.5%、15分鐘到達率98%,郊區15分鐘到達率92.5%、20分鐘到達率98% 。從救護車出車率看,上海現在的救護車出車平均時間為11分30秒,低于“十二五規劃”要求的12分鐘。
?
?
相關鏈接:
路費有價投票無價:巴西老人打救護車參加大選投票?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