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罌粟殼調料(資料圖)
?
新華網北京10月30日電(“新華視點”記者董小紅、劉彤、翟永冠)你是不是曾體會到,某種火鍋、小龍蝦或者搟面皮等特別好吃,吃了還想吃?有沒有一家飯店,你經常光顧,隔了一段時間不去就想得慌?你肯定想不到,食品里這“給力”的味道,有可能是因為被添加了特殊的香料--罌粟殼。
罌粟是提煉鴉片等毒品的原料,罌粟殼中含有嗎啡等物質,非法種植買賣、在食品中添加都被明令禁止。然而,記者近期在多地了解到,一些火鍋店、小吃店為了吸引顧客,竟然大肆在食品中添加罌粟殼。同時,在調料市場和網絡上,有些人公開售賣罌粟殼。
?
罌粟殼當調料可使人上癮,危害人體健康
?
將罌粟殼作為調味品在食品中添加,在一些地方頗為流行,是行業內“公開的秘密”。記者在陜西、四川、上海等地調查了解到,一些小飯店在火鍋、面皮、小龍蝦等食品中添加罌粟殼,可使食客上癮或者對身體造成慢性傷害。
9月下旬以來,陜西延安、榆林、寶雞等多地的面皮、羊雜湯等風味小吃中,先后檢測出被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罌粟殼成分。一些食客吃完后,在毒品尿檢中查出呈陽性。
9月26日,寶雞市渭濱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協助公安部門調查位于寶雞市新民路的“小孟華面皮寶雞總店”,抽取面皮店及加工點的樣品進行了檢驗,檢驗報告顯示:抽取的復合調味粉、油潑辣子中檢出了罌粟殼成分。在神木縣,一家羊雜店的湯中含有罌粟堿、嗎啡等多種成分,其中,嗎啡含量嚴重超標。在延安,公安局警官崔曉表示,發現有飯店將罌粟殼作為食品調料添加。
事實上,不僅是陜西,罌粟殼入調料事件在全國其他地方也曾被發現。上海嘉定區小艾龍蝦店的何濤,在用于加工小龍蝦的原料中添加罌粟殼,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需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四川一位在多家火鍋店做過十多年的廚師告訴記者,餐飲店用罌粟殼作“秘方”是為了留住客人,一般小店用的多。“以前是把粉直接放在火鍋底料里,但監管部門來查的時候都要抽取底料化驗,所以,現在很多商家都把罌粟粉放進味精或者吃火鍋的碟子里,這樣不容易被查出來。”
提起罌粟,人們就會想到“鴉片”。罌粟殼是成熟的罌粟果去掉籽后的部分,把它放在湯里,會煮出“鴉片”成分從而使人上癮嗎?
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中醫科醫師趙嵐告訴記者,罌粟殼中的生物堿雖然含量較少,但對于普通人來說,長期食用容易成癮。并且,長期食用含有罌粟殼的食物,還會對人體神經系統造成損害,并可能造成慢性中毒。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