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作假
流量作弊的現狀如何?多位受訪的互聯網資深人士表示,沒有具體的數據,但其中的“水很深”。
中國青年報記者了解到,2007年,國內對流量作弊的質疑曾經引起一陣風波。當時有行業網站報道稱,Alexa公司調整了全球排名的算法,大量中國網站的排名出現下滑。
“原先排名在前1000名的中國網站,有三分之一被完全清空或大幅降低排名。”報道披露,這一次被清空的網站幾乎都是2007年的新興熱門網站,包括視頻、娛樂等領域。
在該網站同時進行的網友調查中,“你認為網站流量作弊現象是否嚴重”的問題里,81%的網友選擇“非常嚴重,很多新興網站都在作弊”。
陽淼認為,流量作弊這個產業出現的時間不止七八年,很可能有互聯網的時候就出現了。
方東興告訴記者,使用流量作弊的原因各不相同,有些是與利益、廣告收入相關,有些則是因為需要亮眼的排行榜、行業排名,有的則需要較大的數據吸引投資者。
另一個因素則是競爭。“你不作弊,對手作弊了,對你會很不利。排名低于對手,就會處于弱勢地位,不利于競爭。”方東興表示,這個背后有很多很復雜的因素。
除外部競爭外,網站中不同部門、不同頻道之間都會有競爭,依靠流量的排行來激烈角逐。
“專門幫著作弊的公司其實也是有償服務的。”方東興說,另一種情況是,網站自己弄虛作假,比如淘寶網站,一些商家搞出虛假訂單量,吸引客戶,這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
“客觀上來說,行業會造成一些泡沫,但是整體來說,這就是一個需求。具體情況大家都知道,還是有很多方式去檢測的,你是瞞不住的。還有就是看著熱鬧一點,其實具體影響沒多大。”陽淼告訴記者。
多位互聯網的廣告主告訴記者,他們對流量作弊并不陌生,也琢磨出一些規律最大限度防止作弊行為。例如,在沒有突發事件的情況下,各日PV值波動較大,或者24小時內每小時的IP訪問量大致平均等。
陽淼表示,如果在行業內,大家對這種現象都很了解,并不是什么太大的問題,有時出現的問題是“忽悠行業外的人”。“比如,政府網站來找人運營這個網站,那個人可以短期內把它刷得非常好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