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報訊? 今天晚間,由中國軍方舉辦的,史上最高規格、最大規模的國際性活動香山論壇在北京開幕。
本屆論壇主題為“合作與共贏:構建亞洲命運共同體”。開幕式晚宴暨主旨演講,由中國軍事科學學會會長劉成軍主持,同時亞太地區一位國家或政府領導人發表主旨演講。
香山論壇的目標是要成為一個有國際影響力的高端亞洲安全和防務對話平臺,今后該論壇每年舉辦一次。
除了高層領導人的支持外,中國軍方智庫們是該對話平臺的主要打造者。從2006年開始,中國軍事科學學會著手建立一個中國軍隊與外界交流對話的平臺,歷經八年發展,香山論壇規格提升,現在他們得以在一個更有影響力的平臺上代表中國軍隊發聲。
軍方智庫 設11個研究會 遍及海陸空各大軍種
香山論壇始于2006年,由中國軍事科學學會舉辦。其宗旨是加強中外軍事學術交流,推動地區和平安全。
中國軍事科學學會成立于1991年,據《解放軍報》報道,其是我國軍事科學領域里最高層次的群眾性學術團體,許多研究課題為有關部門提供了較有價值的理論資料。其歷任會長均由軍事科學院院長擔任,現任會長是軍事科學院院長劉成軍上將。
從1991年至今,戰略、軍事歷史、軍事訓練等分會相繼成立。學會秘書長皮明勇介紹,目前其有15個分會,涵蓋了軍事研究的各大領域。
此外,根據2000年7月份《解放軍報》報道,軍事科學學會在全軍設立11個專業性研究會,分別掛靠在軍事科學院、國防大學、海空軍和第二炮兵相關研究機構。這也意味著其范圍遍及陸、海、空和二炮各大軍種。
學會的會員由軍事院校中具有較高研究水平的專家、學者組成。這些人中最廣為人知的是羅援,他擔任軍事科學學會副秘書長一職。
從官方報道中體現出,這是一個極有分量的軍方智庫,其研究范圍遍及各個領域,涵蓋所有軍種,而組成人員則都是我軍最頂尖的人才。其作用是要更好地為軍委、總部科學決策服務。軍事科學院中美防務關系研究中心主任姚云竹是軍事科學學會的會員,在《人民日報》對姚云竹的一篇報道中這樣描述道,“其研究成果,有的進入中央軍委、總部指導部隊建設的文件。”
軍方代表 會說多國外語 “一將能當百萬師”
此次參與香山論壇的軍方代表共有十余名,都是來自海、陸、空、二炮各軍種的頂尖研究人員,同時還有國家戰略方面的研究者。他們中絕大多數會講流利的英語,還有幾位會講德語、法語。這些代表另一個特點是,他們的研究領域不僅僅局限于國內,還對世界軍事有深入研究,比如海軍方面有海軍信息化專家委員會主任尹卓,在亞洲另一場高級安全防務論壇“香格里拉對話”上向美國防長連發四問的姚云竹也在其中。
中國軍方的智庫是外界觀察中國軍方的一個窗口。在第十三屆香格里拉對話上,出席會議的姚云竹向美國防長哈格爾連發四問提出質疑,被外國一些人士評價為,中國軍方態度更加犀利。《人民日報》則形容姚云竹“一將能當百萬師”,認為這是“從容自信、智慧勇敢、為祖國勇于負責擔當。”
從今年起,官方色彩增加,除了各國智庫人士出席,各國國防部和軍方領導人也會應邀出席。根據中國軍事科學學會公開消息顯示,共有57個國家代表參會,48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出席,包括20多位國防部副部長以上級別的官員。
參會人員規格提升、數量變多帶來的是論壇國際影響力的提升,這對于中國智庫而言也是一個新的平臺。
圖解本屆香山論壇
國際會晤 對話他國軍方 “接觸總比不接觸好”
隨著解放軍越來越注重“請進來、走出去”的國際思維,對外交流成為軍方智庫另一個主要職責。皮明勇介紹,學會和20多個國家的60多家智庫保持交往,開展各種學術交流、研究活動。
軍事科學院外國軍事研究部外軍綜合研究室研究員陳學惠對法晚記者解釋,所謂“新”指的是論壇的升級,其為國內智庫、國際防務機構、武裝部隊代表的對話構筑了一個平臺,使官民、軍地對話成為現實。
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研究員李杰接受法晚記者采訪時說,近些年來中國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地位的提高,隨之而來的是,主導權和話語權在加大。除了民間交流,李杰也認為,香山論壇還創造了另一種機會,即中國軍隊與其他國家軍隊領導人接觸的機會。在論壇期間,參會代表就某種議題達成一致意愿,但實際性的進展還需要雙方坐下來談。李杰說,對于兩國、兩軍關系的發展,“接觸總比不接觸好。”
本屆論壇上,預計解放軍參會人員會一如既往地闡述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和堅持防御性的國防政策,表達中國軍方的亞洲安全觀。這種釋疑的背后是另一個命題“中國威脅論”,中國為此孜孜不倦地努力,辯解了太長時間。
據本報了解,論壇期間中國軍方領導人將會和多國國防部門官員進行雙邊會晤。大會還會視情況安排國家領導人會見外國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和國防部領導人。
官方層面受阻時
民間對話溝通效果更好
除了政治家之外,在國家與國家交流中,民間智庫的作用也功不可沒。根據公開資料,促成中美元首莊園會談的最早建議者就是美國智庫卡內基基金會的副總裁包道閣和韓磊。而且,智庫、專家學者之間的交流本身就是多層面對話的組成部分,尤其在當官方層面受阻時,民間智庫的溝通效果就會上升。
今年國家領導人提出了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重要論述。對此,軍事科學院院長劉成軍在《解放軍報》撰文提出建設中國特色新型軍事智庫的五大努力方向:能出主意、早出主意、敢出主意、出大主意、出好主意。
按照性質來分,中國軍方智庫分為官方和民間兩大類。官方智庫最有影響力的代表是中國軍事科學院。這種影響力主要體現在重大事件上,來自軍事科學院的形勢分析報告和對策方案能直達黨中央、中央軍委領導的案頭。
民間智庫有兩種情況,比如中國軍事科學學會是民間學術團體性質,但掛靠在軍事科學院,具有官方背景;另一種是純粹的民間性質。
成果直達領導人案頭
三沙市成立起作用
李杰參加過數個純民間智庫。他介紹,智庫多由退休后的軍、政領導人牽頭組織,成員既有軍隊退休研究人員、外交部門人士,也有社科院、中科院的專家學者。如果有建言渠道,其研究成果能直達領導人案頭,有被采納的可能性。
當前防務類的民間智庫很多,研究水平也參差不齊。李杰回憶說,他參加的一個智庫組織,對南海形勢進行了研究,報告被送給中央領導,在三沙市成立上起了關鍵作用。對于無法上送的研究成果,智庫組織會印發小冊子。
“新型智庫建設是一個長期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智庫出現需要有生長土壤和配套的體系。”李杰說。
?
相關鏈接:
美智庫稱朝鮮關閉寧邊核反應堆 或為換料保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