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坤坤學會從1到5的阿拉伯數字啦”,“被驅逐”艾滋男童坤坤自12月22日已開始上課,據其輔導老師謝浩介紹,上課第一天,“他學得很慢,但有興趣”。
       
     您當前的位置 : 社會新聞>

    “被驅逐”艾滋男童已就近入學 政府專人全程陪護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4-12-24 08:43

      12月19日,坤坤家里有棵柚子樹,果子是他最愛的玩具,可以踢可以扔,他一個人能玩得不亦樂乎。新京報首席記者 陳杰 攝

      坤坤對數字沒概念,老師花了很長時間才教會他認識阿拉伯數字1到5。第二天,復習功課時,坤坤只能數出1、2,到下午課程結束時,坤坤能認全1到10了。謝浩供圖

      “被驅逐”艾滋男童坤坤入學上課啦

      當地已安排就近入學,專人課業輔導,矯正其不良行為;不排斥抗艾專業機構收養

      “坤坤學會從1到5的阿拉伯數字啦”,“被驅逐”艾滋男童坤坤自12月22日已開始上課,據其輔導老師謝浩介紹,上課第一天,“他學得很慢,但有興趣”。

      四川省西充縣副縣長何德清昨日告訴新京報記者,當地政府已出臺救助坤坤的綜合方案,包括派專人指導坤坤進行規范化免費抗艾滋病毒治療,落實心理輔導專家,對坤坤定期進行心理疏導;就近落實坤坤就讀學校,辦理好入學手續,落實專門教師對其進行課程學業輔導;鄉政府安排專人對坤坤進行全程陪護,矯正其不良行為等。

      何德清表示,如時機成熟,不排除坤坤被專業抗艾機構收養的選擇。“但目前我們暫不考慮,政府有能力照顧好坤坤。”

      【就學】

      學校勸服同校其他家長

      據西充縣教育局局長蒲道林介紹,縣教育局已就近落實坤坤就讀學校,辦理好了入學手續。由于此前坤坤沒上過學,學校目前指派老師對他進行一對一課程輔導,等他基本具備條件后,就可融入普通學生群體中讀書。

      “坤坤很愛動,他的注意力最多只有5分鐘”,謝浩說。12月22日,坤坤首次接受謝浩的專門輔導,從早上8點半至下午4點,謝浩為坤坤安排了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數學課和游戲。坤坤很愛動,在座位上只能坐5分鐘就開始亂動,對踢球、玩積木等游戲感興趣。

      謝浩說,坤坤對數字沒有概念,謝浩花了很長時間,才教會坤坤認識阿拉伯數字1到5。第二天,復習功課時,坤坤只能數出1、2,到下午課程結束時,坤坤能認全數字1到10了,“坤坤智力并沒有問題,只是學得慢一些。”

      坤坤還不會寫字。語文課上,謝浩教坤坤看圖說話,坤坤能認出課本上畫的牛、狗、貓,但認不出電器類物品。

      謝浩聽村民說坤坤喜歡點火燒東西,于是給坤坤講了個故事:一只兔子不小心點火把房子燒著了,房子旁邊有個雪人被火融化了。坤坤對著圖畫上融化的雪人露出同情的神態。謝浩趁機問,“你以后還會不會點火燒東西。”坤坤搖搖頭說,“不會。”

      “坤坤雖然比較調皮,但他不是一個壞孩子,由于隔代教育和此前學校教育的缺失,他沒有學會基本的禮儀,做出了一些不好的事情,我現在教給他正確的行為規范。”謝浩說,他將每天對坤坤進行8個小時課程輔導,預計將持續2-3個月,等坤坤掌握基本的學習技能,就可以跟班就讀。

      坤坤就讀的小學壁櫥宣講欄上新貼了防“艾”科普知識資料。該校校長張曉凱告訴新京報記者,為迎接坤坤入學,學校成立了專門的工作組,已安排衛生防疫站到學校開展防“艾”科普知識宣講,對學校師生、家長進行思想動員。

      張曉凱說,剛開始聽說坤坤要到該校讀書,家長“炸開了鍋”,有家長情緒激動地表示,如果坤坤要到該學校讀書,他們就把自己的小孩轉走。經過多次思想工作,家長們情緒基本平復。“按照屬地原則,坤坤就應該到我們學校讀書,任何人不能剝奪他入學的權利。我們會對他多加關照。”張曉凱說。

      【治療】

      體內艾滋病病毒傳播幾率低

      據西充縣衛生局局長何春介紹,縣衛生局已指派縣人民醫院一名醫生對坤坤的病情進行診斷和專業指導治療。從目前情況來看,坤坤的身體狀況良好,體內艾滋病病毒載量低,身體沒有任何器質性變化,艾滋病病毒傳播幾率低。

      何春透露,坤坤已開始接受免費抗艾滋病毒治療,有專人監督、指導坤坤按時服藥。在理想狀態下,坤坤體內的艾滋病病毒載量將逐漸減低,再過半年他體內的艾滋病病毒可能基本檢測不出來,病毒傳播幾率幾乎為零。但這種治療必須長期規范服藥。

      南充市精神衛生中心易全民是坤坤的心理輔導專家,負責每周定期對坤坤進行梳理輔導。12月19日,他進行了第一次心理輔導,“這孩子比較內向、自閉、多動,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易全民告訴記者,他剛開始接觸坤坤,坤坤對陌生人持有戒備心理,他陪坤坤玩游戲,幫坤坤修理玩具車,逐漸和坤坤建立信任感。“到最后他拉著我的衣袖,舍不得我走。”

      易全民認為,目前坤坤需要安靜的環境,過度曝光被關注不利他的成長。

      【收養】

      找到父母征得同意才可收養

      盡管當地政府已對坤坤開展一系列救助措施,但坤坤的爺爺羅文輝仍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希望有專門的社會公益組織能收養坤坤,讓他接受更好的治療和教育。

      記者了解到,目前已有6家公益愛心組織與當地政府接洽,愿意收養坤坤。西充縣副縣長何德清昨日告訴記者,政府不排斥抗艾專業機構收養坤坤,但要等到時間成熟,目前政府不考慮由社會機構把坤坤帶走收養。

      何德清說,根據當前的收養政策,收養必須征得小孩的監護人同意,但目前坤坤的父母還沒有下落,公安機關正在加大力度尋找他們。社會組織要想收養坤坤,必須征得坤坤的監護人和他本人同意,辦理相關法律手續,才能生效。目前條件還不成熟,政府將履行照看坤坤的職責。

      “中國愛之關懷”是一家對艾滋病患者提供專門照顧的公益組織,該組織工作人員邱磊是坤坤“被驅逐”事件后第一位與西充縣政府接觸的愛心人士。邱磊告訴記者,據他調查,坤坤的爺爺希望送走坤坤的愿望很強烈,當地村民也希望坤坤被送走接受更好的教育。鑒于坤坤攜帶艾滋病病毒的隱私已公之于眾,按照目前村民對艾滋病的接受程度,坤坤換個環境生活或是更好的選擇。如果征得當地政府和坤坤監護人同意,“中國愛之關懷”將給坤坤提供一切必要幫助。

      據邱磊介紹,“中國愛之關懷”2005年成立“兒童之家”,專門收養艾滋兒童,有專人對艾滋兒童進行24小時看護,幫助進行抗病毒性藥物治療,指導其身心健康成長。該機構已先后收養了70多名艾滋兒童,目前還有56名艾滋兒童,另20多名兒童或重新被家庭接納,或已長大成人融入社會。

      據邱磊透露,坤坤的處境和此前被媒體報道的廣西艾滋男童阿龍類似,阿龍目前已在學校讀書,身體和學習狀態均不錯。

    ?

    相關鏈接:

    救助艾滋男童不應成“個案公關”
    探訪四川艾滋男童:害怕生人 游蕩在林野山間(圖)
    8歲患艾滋男童遭村民聯名驅離 被指系媒體一手策劃

    ?

    相關鏈接:
    8歲患艾滋男童遭村民聯名驅離 被指系媒體一手策劃
    探訪四川艾滋男童:害怕生人 游蕩在林野山間(圖)
    救助艾滋男童不應成“個案公關”
    [來源:新京報 ] [作者:蕭輝] [編輯:林婧]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