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2014年12月25日,當新快報記者在退休檢察官滑力加家中采訪近半小時后,手臂上綁著繃帶的他突然放松警惕,從繃帶中抽出一把短刀,向空氣中一刺,“我擔心有人殺我,隨時做好自衛的準備,現在可以好好采訪了。”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退休檢察官多次為呼格案呼吁 隨身帶刀擔心被殺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5-01-04 07:29

      滑力加 曾任呼和浩特市新城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專職委員、四級高級檢察官

    ?? 新聞回顧:

      2014年12月25日,當新快報記者在退休檢察官滑力加家中采訪近半小時后,手臂上綁著繃帶的他突然放松警惕,從繃帶中抽出一把短刀,向空氣中一刺,“我擔心有人殺我,隨時做好自衛的準備,現在可以好好采訪了。”然后他扯下繃帶,用那雙并無傷殘的手,展示繃帶里面藏的一件又一件防身器械。

      2014年10月22日,他外出遇襲事件前,他的家還是一個正常的居所,而此時,這里步步設防,滿地碎玻璃,猶如一個案發現場。

      那次遇襲后,媒體報道他時,前面冠以了“多次為呼格吉勒圖案呼吁的檢察官”前綴,這使得他在“呼格案”翻轉后,也成為了人們的注目點之一。傳言進一步發酵,滑力加成為“在趙志紅被押赴刑場執行槍決途中攔下車輛”的正義檢察官。

      事實上,他與“呼格案”的交集并非如網絡傳言那么戲劇性,呼格父母也是在滑力加遇襲后才知道他,并上門探望。滑力加對自己定位準確:“真正的英雄不是我。我只不過是全國第一個公開站出來的檢察官。”

      但個性使然,命運使然,他的名字注定與“呼格案”聯系起來。他是一個“刺頭”,比獨斗風車的堂吉訶德更孤獨,在自己所在的系統里沒有一個朋友,與第二任妻子已分居,但他說,“這樣也好,做事起來更自由。”

      正義感、孤獨、多疑戒備、神經質、偏執狂,各占比例,構成了眼前這個61歲的退休老頭。

      除了“呼格案”,他曾試著去推過很多墻。碰巧“呼格案”這一面墻,各種內外力量疊加,被徹底推翻——而他,在急風驟雨的逆轉中,也被裹挾其中。

      滑力加2013年以呼和浩特市新城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專職委員、四級高級檢察官的身份退休。對于一個在檢察院工作了一輩子的人來說,這個職務不算高,正科級,四級也是高級檢察官里最低的一階。滑力加覺得,自己如果不是那么“刺兒頭”,退休的級別應該還能再高一些。

      但他顯然沒后悔。因為他把自己的退休生活也經營得相當“另類”。

      滑的女兒在國外,作為退休公務員,他有每月5000元的穩定退休收入,在呼市市區有一套120平方米的住宅,樓下小區適宜閑適地散步下棋。

      但現在,他的住所一片狼藉,氣氛怪異緊張,他說四處布防是為了防壞人;他深居簡出,生活全靠已分居的妻子一周送一次菜維持。

    ?? 他在不同場合都曾為“呼格案”呼吁

      滑力加退休后更忙了。網絡占據了他一天中大部分的時間。

      這個40歲才開始學電腦的老檢察官,此前最大的樂趣就是給報社、雜志等投稿。2011年初,開了微博賬戶后,滑力加將自己的陣地搬到了網上。

      他在新浪上發了第一條微博:“我是一名法律工作者,為人正直,在法律這個部門工作20多年,一直在為正義事業而奮斗。信奉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則。本人只認法和理,認為人人平等。” 如今這條微博排在所有微博的第358頁。

      358頁微博中,滑力加關注的范圍大到國家GDP的增長,小到某縣城的一宗拆遷新聞,“李剛門”、“藥家鑫案”、 “郭美美事件”熱點事件都在其中。但轉發和評論數均廖廖。微博從2014年10月底開始出現“呼格案”內容,他公開批評公檢法系統在“呼格案”中的表現。自此他開始收獲越來越多的關注。

      但一位熟悉他的媒體人告訴新快報記者,滑力加確實在不同場合都曾為“呼格案”呼吁,譬如檢察院、法院系統的內部通訊中,某場公職部門組織的協調會上。

      更重大的轉折是出現在2014年10月他遭遇的那場伏擊。因為他把這件事發在了自己的微博上,于是,媒體紛紛跟進,終于他成為了新聞報道的唯一主角,也是從那時起,呼格吉勒圖的父母才知道,原來有一個檢察官在為他的兒子主持公道。所以當他們夫妻二人得知滑力加受傷后,表示必須專門去看望一下表示感謝。

      他的兩臺手提電腦也不得不開始“各司其職”。“一臺幫家里人炒炒股票,一臺幫真正需要幫助的人看看案子,光是辨別出其中哪些才是真正需要幫助的就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滑力加說,為此自己每天都很忙,有時甚至會嚴重失眠,需要吃安定片才能睡著。他同時也將這些細節記錄在網上。

      網絡給他的回應趨向兩極:有人認為他是“用生命捍衛正義”的英雄,也有人覺得他就是炒作博眼球。

      《法制晚報》記者朱順忠的評價是,“無論他的個人訴求是否合理,對于所有曾為 呼格案 出力的人都應尊重。”

    ?? “我選了短刀,因為只是用來自衛”

      無論是哪種,頂著“呼格案”光環的滑力加生活已徹底改變。他的房子布置得像個“案發現場”,被子里、床下都藏著各種水果刀、老虎鉗。

      本來窗明幾凈的客廳一片狼藉,中央一堆玻璃碎片。客廳與飯廳之間,用剛剛到貨的裝床的紙皮箱做了分隔,只留下大約一人可過的空間,并用一張靠背木凳把這本就逼仄的空間再設置了一層障礙。木凳的一角還有一條白色的橡皮筋,從分隔開來的通道中一直延伸至洗手間。

      事實上,一天之中,滑力加在如此復雜的布局中待的時間并不長,更多時候他是待在自己睡房里,早上8點起床,晚上12點睡覺的他,將兩臺手提電腦以及收到的各種申訴材料都堆在了床上。除了吃飯和上洗手間,房間才是他最重要的陣地。

      但表面上來看,這個陣地的布局要簡單得多,除了在房門正中擺放著一張高腳木凳并同樣用白色橡皮筋做分隔外,其他擺設混亂。

      不過經滑力加揭秘后,才發現里面“暗藏玄機”。床一邊的被子下壓著各種金屬器械,看上去好像已經有點生銹的水果刀、老虎鉗、錐子等,他為那把刀做了解釋:“我特意選了把短刀,因為我的刀是用來自衛的,不是殺人。”

      另一邊的床頭則放著一根約一米長的棍子,棍子上特意訂了個釘子。滑力加對這樣的布局十分滿意,他拿起棍子揮舞著告訴記者,“有人來我就拿著敲他。”

      為了更安全,他不輕易走出小區,對于來找他的人他都會先在樓上的窗口觀察一下。為此,他讓妻子每周準備好一周的菜,蔬菜放在冰箱,肉他則選擇用高壓鍋煮熟,每次吃一點,吃不完的他就將肉連同鍋一起放在窗口,他說,呼市現在的溫度足以保鮮,但當他把鍋打開給記者展示時,仍然能聞到一股怪味。

      如今這個房子只有他一人住著,他說妻子因為害怕已經搬出去了,這也導致了他的開放式廚房里堆滿了未清洗的鍋碗瓢盆。這樣的環境下,他還堅持要為新快報記者倒茶,然后隨手在一堆蒙塵的玻璃杯中找出兩個為我們續上了茶水。

      他說,他現在仍然生活在危機當中,前兩天又來了個聲稱是央視記者的人微博私信他請求采訪,他要求對方上傳記者證,“你猜怎么著,他上傳一個記者證的皮,又把照片蓋上上傳了半個記者證,這一看就是假的,我沒吭聲,讓他來,看他想干嘛,最后他也沒敢來,哈哈……”

      對于這般光景的生活,滑力加仍然覺得值得,“我的刀給了我繼續下去的勇氣,壞人來殺我,我就刺他,保護自己!”

    ?? “我就要做個刺頭,看到底是刺疼還是肉疼”

      關于他是怎么成為“刺頭”的,滑力加每次都能絮絮叨叨講出很多故事。

      他坦承,自己在檢察院也辦過冤案。那是他接手的第一個案子,一對同居三年的小情侶,一天因為女方要求坐火車到包頭,男方卻只買了張中途下車的車票,于是女方告男方強奸,并把一條染了經血的褲子作為物證。“我一接這案子就覺得不對勁,我就找認識他們的人問,都說他們倆是同居關系,我就感覺這案子不能這么辦,但是院里的人都要求我這么辦,我不好說什么,只能讓那男的請律師,可是他窮,對我也不信任,最后這案子真被判成了強奸。”自那以后,滑力加決定,不能再用以前有罪推定的辦案方式,必須疑罪從無,“如果呼格案 當時在我手里,啥事也沒有了”。

      過往的同事有些已不愿意再接他電話。例如,他曾經對媒體說,他見證了趙志紅被押赴刑場的一幕,但新華社記者湯計認為這不可能,“二審都沒開過庭”,為了佐證自己的說法,滑力加想找當時告訴他這一消息的某處長,但處長再沒接過他的電話。

      “我就要做個刺頭,看到底是刺疼還是肉疼。”滑力加說,“就好比今天,我就要把報案材料放在網上,就是一根刺,直指腐敗分子和不作為者。”

      他說想做的是張飚一樣的檢察官,即便退休也要幫助人申訴冤屈。2013年,已經退休的新疆石河子檢察官張飚,幫助張高平、張輝叔侄平反。不同的是,張飚做成事了,而他才剛剛開始。

      2014年12月29日,新快報記者再次致電滑力加時,他正帶著刀出門為汽車加油去了,他說“這是因為要走遠路,為下一起申訴材料做實地考察”。

    ?

    ?

    ?

    ?

    相關鏈接:

    媒體:期待呼格案真相 判決書未交代女子遇害經過
    呼格案遇害女孩被配陰婚 父親不知女兒葬在哪
    呼格案專案組長馮志明開槍自殺消息不實
    呼格案18年前專案組組長馮志明近30天未公開露面
    黨媒質疑"呼格案復查無阻力":精斑樣本為何丟失

     

    相關鏈接:
    黨媒質疑"呼格案復查無阻力":精斑樣本為何丟失
    呼格案18年前專案組組長馮志明近30天未公開露面
    呼格案專案組長馮志明開槍自殺消息不實
    呼格案遇害女孩被配陰婚 父親不知女兒葬在哪
    媒體:期待呼格案真相 判決書未交代女子遇害經過
    [來源:金羊網-新快報] [作者:肖萍] [編輯:李帥鋒]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