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全面深化改革關鍵之年的“兩會”召開在即。1日,全國政協委員陸續抵達北京,赴駐地報到,民生領域中的就業、醫療、教育、環保、住房、交通、農民處境等七大議題受到他們普遍關注。
“我最關心農村教育和農村醫療,因為在偏遠農村地區,還有相當一部分人的上學、就醫問題尚未解決。”全國政協委員、云南省德宏州僑聯副主席林曉昌激動地揮著手臂,“希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可以落到實處,不只體現在紙上,更要落實在路上。”
對于中國目前正積極開展的土地確權,全國政協委員厲以寧前往四川、重慶等地考察后意外發現:農民普遍不愿進城了。他指出,確權后農民住宅地、耕地和承包地都有了保障,而進城則面臨孩子無人照看,生活成本高企等問題,“而且現在在農村務農土地又有保障,收入也不會太低,在城里工作還不穩定,企業有可能倒閉”。這位著名經濟學家表示,在土地確權過程中出現的上述新問題都值得進一步研究。
在農村之外,城鎮化過程中的民生問題也受到關注。錫伯族委員郭麗娜對記者表示,新疆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低下,這幾年大部分資金都用于保障房建設,住房改善雖有成績,但是基礎設施沒有太大的變化,這也是新疆城市化過程中吸納勞動力的重要方面,希望能有更多舉措扶持。
全國政協委員、寧夏大學回族研究院院長馬宗保重點關注基礎設施中的交通問題。他建議建設銀川到西安的高鐵,向東部地區開放,把寧夏的民生建設和國家大的戰略相結合。“寧夏提出要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支點,交通的便利將對此大有幫助。”
和就業這一最大民生問題高度相關的小微企業的發展也受到關注,來自甘肅的張萍委員對中新社記者坦言,中國中西部地區小微企業特別多,其發展水平和一線城市存在明顯差距。“希望能考慮區域發展不平衡的現狀,對小微企業(納稅)金額設置進行調整”。
霧霾引發的“心肺之患”也受到委員們的廣泛關注,成為今年全國兩會前夕中國輿論場最熱的話題之一。
委員們在普遍關注霧霾影響大眾健康的同時,中國科學院探月工程總體部首席科學家嚴俊也提到,霧霾等大氣污染的存在,也會導致天文觀測等科學工作受到影響。
中國注冊稅務師協會副會長藍逢輝則建議,要根據國家不同產業對環境所造成的污染程度進行嚴格區分,并對其行業稅率進行調整,例如環境污染嚴重的行業就要面臨更高的稅率,這樣就能體現出稅收調節作用對于行業發展的影響力,以及在環境污染治理上所發揮的作用。
全國政協委員、世界殘奧會乒乓球“五連冠”張小玲關心婦女和兒童權益保護,并重點關切殘疾人的就業問題。她表示,受文化和技術水平不高等因素制約,殘疾人面臨的就業壓力更大,“希望政府能通過培訓提升殘疾人的文化和技術水平,多提供一些支持殘疾人創業創新的平臺”。
?
?
?
?
?
?
相關鏈接:
全國政協委員建議將國家憲法日設為法定假期
兩年來有13名全國政協委員被撤 含2名副國級
馬建被撤銷全國政協委員資格
香港自由黨黨魁田北俊被免全國政協委員資格
原四川省軍區政委葉萬勇被撤銷全國政協委員資格
全國政協委員周文彰:國際旅游島有三大涵義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