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上正課時教練很嚴肅,但在分組比賽時卻很輕松。除了犯規手球烏龍球,教練很少對孩子們說不。有一次一個一年級小孩主動要求當門將,但比賽一邊倒球根本不過來,他閑著無聊就沾著口水做了個泥丸子,教練也不阻止,只問他好吃不?看到他一個勁往外吐吐沫的狼狽樣時建議他要不要漱漱口?就這樣有時候很放任。另外,教練和家長也不會教孩子在比賽中怎么造越位如何罰點球,以及被撞到了地上多躺會兒,發任意球時盡量往前賴幾步等,但自己想出來的也隨他們去運用。孩子們自己會在看球賽時發現足球里名堂很多,于是自己去探索,兒子三四年級時常去學校圖書館借足球書和體育雜志看,自己從書上學到很多足球知識。借回的足球類書籍總是最破舊的,可見利用率很高。
他們還在平時踢野球時研發出一些很拉風的開球戰術,其中有一個流行了一陣。我這里給起個學名叫開球三腳踢。上下半場的開球或失球后的開球,第一腳前鋒開球傳出,第二腳另一個前鋒回傳給中鋒,中鋒第三腳即射門。三年級起就會出現個別力量型選手,過了半場就能打門,加上助跑加上回傳時的反彈力,加上對方門將還在發呆或被勝利沖昏了頭腦,在球感較好的下半場會有近百分之三十的命中率。兒子U10時在上海金匯的COPA大賽上就和隊友們上演了一回,丟球后一分鐘之內隨即扳平了比分。教練一般對這些花樣不管有效與否都默認。但也有些玩意兒被立即扼殺在萌芽里。一次比賽外隊的一個孩子獲得任意球機會,他手腳麻利的堆起一座小土山,想把球墊高了踢,當然沒能逃過裁判的眼睛,被吹哨被警告小山頭被踩平。
培養有獨創性的選手是教練們始終很在意的事情,總是在思考如何把那些憑著感覺踢球的選手的能力最大程度的引發出來,而不是一味的做基本功訓練,去模仿并固定別人的踢法,哪怕這個人是梅西。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