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十余市縣試點“互聯網+小鎮”
盤活農業等產業資源
海口網6月5日消息(海口晚報全媒體記者 光明)我省鼓勵和支持互聯網企業與當地風情小鎮建設結合,探索建設優美環境和設施完善的“互聯網小鎮”。除海口之外,文昌、瓊海等地也在積極響應建設互聯網小鎮,省農業廳推動“互聯網+”農業小鎮在澄邁、瓊海、白沙等10余市縣選取試點,在全省更大范圍內試水“互聯網+”農業小鎮運營模式,通過發展電子商務盤活當地農業等產業資源。
十余市縣試點“互聯網+農業小鎮”
海口市秀英區石山鎮、美蘭區演豐鎮已正式啟動了互聯網農業小鎮建設,由此掀開了海南“互聯網+”小鎮的建設大幕。
寬帶網絡是支撐“互聯網+”小鎮建設發展的基礎。記者了解到,到今年8月前,中國電信將完成石山鎮光纖入戶的開通工作,實現互聯網惠農服務社在各村正式運行,電信光纖、網絡金融、農技、代購代銷代辦服務進村入戶,石山農民將享受到“互聯網+”的各項便捷服務。
當前,我省正圍繞“互聯網+”和“一帶一路”倡議,全面提升互聯網、旅游、健康等產業層次,優化產業結構。“互聯網+”小鎮這一獨特的集聚模式為產業提升提供了全新的載體。據悉,海南省農業廳已經推動“互聯網+”農業小鎮在澄邁、瓊海、白沙等10余市縣選取試點,在全省更大范圍內試水“互聯網+”農業小鎮運營模式。在資金和資本的推動下,“互聯網+”能夠將加工、包裝、銷售整合,使收益數倍放大,實現農民致富;百兆光纖入村,電商、銀行、保險、證券等設服務點,將改變傳統村莊的生產、生活方式。
互聯網牽引漁民寬帶上增收
目前,海南農業正在進行“四個加”戰略,即“國際旅游島+農業”、“互聯網+農業”、“金融保險+農業”和“一帶一路+農業”。正在進行的海南互聯網農業休閑小鎮建設就是海南“互聯網+農業”戰略的一部分。
專家認為,作為大農業的一部分,海南發展互聯網+海洋漁業也大有可為,尤其象海口的演豐、瓊海的潭門這樣的漁業和旅游風情小鎮。在海南,“互聯網+漁業”,從最初的寬帶進漁村、信息入戶到漁業綜合服務,再到“智慧漁業”、水產電商,海南漁業的信息化步伐未曾停歇。
“互聯網+漁業”將互聯網信息通信技術應用到漁業生產中,為漁民和漁船編織起了一張“平安網”。“現在我們出海都帶著‘漁信通’手機。”出海歸來的海口秀英區新海村漁民老吳說,“漁信通”報警手機已經成為出海必帶裝備之一,海口兩千多艘小型漁船均配備了“漁信通”報警手機。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電信與省政府簽署的戰略協議提出,將進一步發揮中國電信在衛星通信方面的優勢,構建漁業安全應急指揮信息化平臺,向海南周邊海域進行服務延伸。通過“互聯網+”為遠洋漁船、漁港等提供安全生產管理、應急調度和岸臺聯網等信息化支撐服務,加快海南漁業管理的數字化、互聯網化。
業內認為,“互聯網+漁業”將使海南漁業在邁向現代化的進程中,以信息化翅膀為漁民、漁船保駕護航,以寬帶互聯網牽引廣大漁民實現在寬帶上增收、在鍵盤上致富。
相關鏈接:
海口旅游將在服務平臺建設等10領域融合“互聯網+”
海口市旅游“互聯網+”將全面升級十大領域
海口啟動兩個互聯網小鎮項目 打造智慧城市的海南鄉村版
“互聯網+”走進海口石山鎮,助力村民發家致富
“互聯網+”的背景下,學業規劃關注啥
潘岳:環保部門要善用互聯網和新媒體 促進環境法治
互聯網巨頭接連“癱瘓” 消費者權益誰來保護?
國平:讓網絡安全意識與“互聯網+”一同升溫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