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處不在的互聯網,隨時隨地的信息,讓"網民"這個詞匯覆蓋到了越來越多的人群。網絡空間也從仿真走向逼真,網絡與社會現實出現更加交融的態勢。
但互聯網也是"雙刃劍",在給人們帶來便捷的同時,也會給現實社會造成難以預估的沖擊。網絡謠言要算其中之一。在傳統社會中,謠言就是個難以控制與解決的社會難題。互聯網+謠言,無疑會令"謠言"這種傳統的社會危害插上了翅膀,像感冒病毒式地傳播,引發網絡與現實的雙重秩序紊亂。
為了維護網絡給我們帶來的有益的一面,每個網民都應當自覺擔負起不造謠、不傳謠的社會責任。即便是看起來沒有惡意的謠言,也不應當制作與傳播,因為那至少會造成信息冗余。而懷有惡意或別有用心的網絡謠言,則是公共危害,必須抵制。
不造謠不傳謠,應是網絡時代合格網民的基本要求。2013年8月10日,網絡名人社會責任論壇通過了網絡行為的"七條底線"宣言,第七條就是:信息真實性底線。抵制網絡謠言,是網絡社會的共同行為準則。每個網民都要在內心建立不逾越底線的網絡行為原則,才能保證我們的網絡是干凈、可靠可信任的。
網絡謠言,其實也是一種信息,但因為其不真實性,可以說網絡謠言本質上是"信息假貨"?,F實生活中,消費者買到假貨都會義憤填膺。同樣的道理,每個網民實際上都是網絡信息的消費者,對于網絡謠言這種"信息假貨",理應有同仇敵愾的反應。如果明知是謠言,還去傳播,那和穿著假貨招搖過市一樣不體面。而制造謠言的人,與制假售假的奸商,在道德判斷面前,也是沒有什么區別。
所以,不造謠不傳謠,是做個中國好網民的基本前提,既要有素質,也要有能力。有素質是指,合格網民要有自覺抵制網絡謠言的道德自覺與網絡公德意識。有能力是指,在網絡上合格的網民不單要有不制造謠言的自我約束能力,還要具備基本的鑒別網絡謠言的能力。在未能驗證與核實的可疑信息面前,至少克制住傳播的欲望。不嘩眾取寵,也體現出中國好網民的素質。
網絡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具有網民自治性,網民的網絡自由也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取決于網民的自律程度。一個謠言橫飛的網絡勢必阻礙網民的網絡自由,而如果每個網民都成為網絡謠言的終結者,則必然會保持網絡環境干凈,保障網絡空間自由。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