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第四次與王健林對話。
記得第一次是十年前王健林首次當選央視年度經濟人物的時候。那時他是赫赫有名的地產商,針對我提出的房地產商是人民群眾眼中壞人的問題,他對自己和同行進行了辯護。
后來,辯護的職責被“人民公敵”任志強勇敢地肩負起來。這個綽號叫任大炮的人不僅備受網友攻擊謾罵,還曾享受過美國總統一樣的待遇——在論壇上被憤怒的聽眾用鞋子攻擊。
現在房地產不火了,國企老總老任也退休了,專注于祖國的生態環保事業,依舊風風火火。
同是軍人出身的王健林卻依然奮戰在帶領企業轉型升級的第一線。
在新華網舉辦的思客論壇上,我作為對話嘉賓,又遇王健林。
他驚訝于兒子王思聰的網絡爆紅,并直言無論官二代還是富二代出問題,責任都在一代。
今天的王健林已是亞洲首富,并宣布萬達未來轉型的目標是去房地產化。在王健林主導的“2211戰略”中提出,到2020年,做到企業資產2000億美元、市值2000億美元、收入1000億美元、利潤100億美元。“這是我們追求的長期目標,來自房地產類的收入降到30%以內。”他說。
具體而言,要想完成這樣的戰略目標,萬達未來的發展紅利要由四個支柱產業帶來:一是萬達商業。把原來起家的基礎公司變成一個商業服務公司,沒有地產。二是文化集團。萬達文化集團主要有四個控股公司,一是影視控股,二是體育控股。三是旅游控股,四是兒童娛樂。三是金融板塊。萬達將形成一個金融集團,有銀行、保險、證券、支付公司、資產管理等。四是電子商務。
在轉型中國,伴隨著深化改革的進程,面對諸多問題和挑戰,一個民企要想順利轉型成功,必須同時占據政策紅利和市場紅利,萬達集團在蛻變的過程中竟然把握得如此精確,令人嘆服。
當然,當務之急是把握住“互聯網+”背后的政府和市場雙重機遇。
正在號召全公司員工擁抱互聯網的王健林卻將炮口對準了被很多人奉為圭臬的互聯網思維。
王健林說:我認為根本不存在互聯網思維,互聯網就是一個工具,怎么可能出現互聯網思維呢?所有新的科技工具只是一種比較先進的工具而已,運用工具疊加了實業當中能產生巨大的價值,但是不能說這個工具叫互聯網思維,其實“創新思維”比較合理一點。
當下,全社會存在一股兜售互聯網思維的浮躁熱潮。出現了一些所謂“大師”,盲目夸大互聯網神功,簡直可以包治中國企業百病。而很多投資人也被各種新概念、新模式所蠱惑,一擲千金去試圖獲得超額的回報。
這種互聯網“龐氏騙局”可能會唬住一些投機分子,但騙不了真正的企業家。
必須指出的是,“互聯網+”的核心不在于互聯網本身,現在除了類似萬達集團這樣的現金充裕、實體強大的公司外,很難有公司短期內去創造一個與騰訊、百度、阿里巴巴比肩的BAT——馬云和馬化騰聊聊互聯網思維倒挺靠譜的。
其余的想搭互聯網便車的傳統公司和新興創業者應該思考的問題是“+”,和“+”什么。
那就是說,對于處于世界產業鏈最低端的中國制造來說,在勞動力紅利逐步消失、西方主要工業國重回制造業、東南亞印度等新興國家將低端制造業承接轉移釜底抽薪以后,中國“互聯網+”的關鍵使命是利用這場用戶和工具變革,倒逼實業升級轉型,創新模式,塑造品牌,提升國際競爭力。
這場變革是用戶推動的。拋開中國無以倫比的網民數量,一批新型消費群體正在左右未來商業的命運。80后、90后作為互聯網原住民,被稱為二次元一族,習慣于圖景思維,并逐步將傳統的線下消費搬到網上完成,甚至生活娛樂的中心轉換也在重塑現實和虛擬的權重,傳統的生產、配送、支付模式正在發生劇烈變革,隨著中國網絡基礎設施進一步成熟和移動互聯的崛起,不擁抱互聯網就是死路一條——這是用戶思維,創新思維,而不是互聯網思維。
也就是說,實體和互聯的融合是成敗的關鍵。隨便你叫O2O還是B2C,反正發明概念是中國商業的強項。
迄今為止,用戶引領的這場變革已經改變了媒體的命運,零售及支付的命運,正在改變一切生產制造商的命運。
但別怕。
如果你有生產受眾認同的優質內容的能力,你可以在媒體立于不敗之地;如果你能降低用戶采購使用商品的成本,你就是未來的現代服務之王,如果你能創造出像蘋果那樣的產品和品牌,你依舊可以在全球市場縱橫四海。
互聯網天使的一面就是自由和共享的平臺,向一切有夢想的人開放。
6月2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互聯網+”行動指導意見》,提出具體措施推動互聯網與各行業深度融合。同一天,國務院決定成立國家制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其中深意昭然若揭——以產品為入口,設計個性化、有品質的產品,為用戶提供舒心的消費體驗,是實施“互聯網+”最基礎和關鍵的一步。
王健林說:穿拖鞋、T恤就是互聯網,穿西裝打領帶就不是互聯網,這個觀點完全站不住。他強調的是紀律和執行,而不是絢麗浮夸的口號。
這是一個擁抱互聯網的成功實業家誠摯的忠告。
正如夢想人人都有,多數浪漫而天真,宛如伴隨互聯網紛飛的新奇的概念,但商業的成功永遠屬于有理想的人。
?
相關鏈接:
外媒評中國首富王健林最大憂慮:獨生子王思聰?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