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山東地礦發公告稱,因重組方拒絕履行盈利補償協議中的承諾,將山東地利、山東華源、北京寶德瑞告上了法庭。
戲劇性的是,6月17日,山東華源稱其與山東地礦大股東山東地礦集團、四股東北京正潤存在盈利補償補充協議,其補償部分應由上述兩家公司承擔。由此,股東間的互相“扯皮”正式開始,而大股東對山東地礦的控制權,或將受到挑戰。
所謂“抽屜協議”,指“抽屜”未被打開前是在明面的合同上,規定好交易結構。風險一旦暴露,“抽屜”打開則是在交易結構背后會有反擔保協議,此協議真正規定了風險的實質承擔方,通常和明面協議的承擔方不同。
未達承諾業績觸發補償
6月10日,山東地礦發布公告表示,公司就重大資產重組部分發行對象未能在規定期限內在證券交易市場購回應贈送股份不足部分一案,向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山東地礦要求山東地利立即交付公司股份53.72萬股,山東華源立即交付公司股份614.21萬股,寶德瑞立即交付公司股份218.35萬股。
“公司也通過發函件的形式督促他們完成股份補償,但他們拒不履行,公司只能通過司法程序尋求解決。”山東地礦董事會辦公室人員對新京報記者表示。
2012年底,ST泰復(后更名為現在的山東地礦)實施重大資產重組,向山東地礦集團控制的山東魯地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等8家機構與自然人以5.99元/股的價格發行3.01億股,購買以鐵礦石開采冶煉為主營業務的相關資產。重組完成后,ST泰復主營業務變更為鐵礦石的開采、加工和鐵精粉銷售。
根據重組時的業績承諾協議,購買的重組方資產在2013年至2015年凈利潤數額將分別不低于1.28億元、1.57億元、2.14億元。
山東地礦2013年年報顯示,購買的重組方資產2013年度扣非凈利為1.29億元,超過承諾業績。但由于鐵礦石價格大跌,購買的重組方資產在2014年出現1199.16萬元的虧損,由此觸發盈利預測補償。
根據業績不達標的處理方式,公司以1元的價格向交易對手回購應補償的股份進行注銷。如該事宜未獲股東大會通過等原因而無法實施,則將這部分股份贈送給其他股東。
在5月28日山東地礦股東大會上,全額股份贈與方式以超過95%的贊成票獲得通過。決議要求重組各方2個月內辦理完畢股份注銷的事宜。發行對象所持股份數不足以補償盈利的,發行對象將在補償義務發生之日起10日內,從證券交易市場購買相應數額的股份彌補不足部分。但上述3家公司仍未從證券交易市場購買差額部分股份。
股東扯皮,拋出“抽屜協議”
正當山東地礦向拒不履行股份補償義務的山東華源、寶德瑞、山東地利提出訴訟時,三方重組時簽訂的“抽屜協議”曝光。
6月17日,山東地礦公告,稱山東華源向大股東山東地礦集團有限公司與北京正潤創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提起訴訟。山東地礦則將以第三方的身份參與此次訴訟。
山東華源在訴訟中稱,為明確公司2012年9月重大資產重組時各方的權利和義務,山東華源與山東地礦集團、北京正潤簽訂了《關于ST泰復資產重組盈利預測補償事宜之補充協議》,該補充協議約定:雖然山東華源作為ST泰復的重組方之一簽署了《盈利預測補償協議》,但山東魯地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山東地礦集團控制)和北京正潤是盈利預測補償事宜的實際補償義務方和連帶責任方。
國浩律師事務所律師對新京報記者表示,“抽屜協議”從基本的法律原則來說,對協議雙方有用,但不得對抗第三方。即程序上山東地礦有權要求山東華源履行補償義務,而山東華源則可以根據補充協議要求山東地礦集團及北京正潤給予補償。“實際效果上,如果協議被認定有效,山東地礦集團和北京正潤需要兜底。”該律師表示。
事實上,據山東地礦人士對新京報記者透露,此份《補充協議》就連上市公司也并不知情。因而也并未向投資者進行公告。新京報記者則試圖向大股東地礦集團與北京正潤求證,但截至發稿,并未獲得回應。
三股東蓄意減持
《補充協議》在法律上能否被認可,成為山東地礦股份補償事件的關鍵點。有投資者認為,此份協議屬于所謂的“抽屜協議”,替換了風險承擔方,若這份協議經過法院判斷不存在實際效力,那么山東華源仍需要承擔補償義務。
國浩律師事務所律師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從公布的文本看,補充協議并未有條款違反法律法規其被判定有效概率更大。“發起訴訟,可能更多的是山東華源的一種策略,通過公開協議,逼迫山東地礦集團代其履行補償義務。”
山東地礦人士則表示,不論補充協議是否有效,作為上市公司一方,都會按照盈利補償協定來履行。
或許正是山東華源與大股東有盈利補償補充協議的存在,才使得山東華源大量減持山東礦業股票“有恃無恐”。
早在2014年下半年,山東地礦2014年凈利潤無法達到重組承諾從而觸發補償條款,即已被市場預料到。而山東地礦2014年三季度報更顯示,其當期凈利潤虧損約1166萬元。
而此時,也正是山東華源減持最瘋狂的時候。山東地礦發布的公告顯示,山東華源于2014年12月17日至2015年1月29日累計減持公司股票202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4.2732%。減持后,山東華源不再是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
實際上,除去尚在限售狀態中的股份,山東華源、寶德瑞、山東地利所持有的山東地礦75%的股份,在其2014年先后解禁之后,已被全部出售。
山東地礦董事會辦公室人員透露,山東地礦集團、地礦測繪院、北京正潤、山東省國投、褚志邦5家股東,均把需要補償的股份數量都備齊,可履行股份補償義務,但山東華源、寶德瑞、山東地利因大量減持,其所持有的股份已不足補償。
大股東或喪失控制權
根據山東地礦公告,本次發行對象應補償的股份數量共1.01億股。大股東山東地礦集團需補償約3801萬股。
在2012年向地礦集團等八家特定對象發行股份重組后,山東地礦集團取代安徽豐原集團成為山東地礦第一大股東。目前,山東地礦集團持有上市公司股份11306.03萬股,占比23.92%,豐原集團持有上市公司股份4434.03萬股,占比9.38%,為第二大股東。
而山東地礦2015年一季度報顯示,山東地礦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2601.84萬元。
當初重組收購的資產或仍無法完成業績承諾,繼續觸發送股條款。
雪球財經上的投資人計算,因山東地礦主要資產為注入資產,假設注入資產扣非后的利潤與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接近,且全年經營情況沒有變化,即2015年注入資產的扣非后利潤為-1.04億元。這也就意味著,2015年將繼續觸發盈利補償,大股東們需要向中小股東補償19202.8萬股。2014-2015年兩年的累計補償將超過2.9億股。而截至目前山東地礦總股本4.73億股,流通A股2.98億股。
由于豐原集團屬于受補償股東,若2015年收購標的資產仍未能完成業績承諾再度觸發送股條款,借殼上市僅3年的山東地礦集團,或將失去目前山東地礦實際控制人地位。
而山東華源需交付的公司股份614.21萬股,因為其與山東地礦集團盈利補償補充協議的簽署,或也將由山東地礦集團兜底。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未履行股份補償義務的兩家公司,山東地利發起股東分別為北京正潤及山東地礦集團子公司山東地礦置業。而北京寶德瑞,則為北京正潤100%控股子公司。
新京報記者查閱工商登記信息,今年2月,上述兩公司均進行了工商登記變更,山東地礦集團及北京正潤退出。但業內人士猜測,從山東地利、北京寶德瑞拒不履行股份補償協議,或因山東地礦集團與北京正潤原因。
山東地礦董事會辦公室人士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如2015年仍觸發業績補償,公司將按既定協議進行股份補償。其也表示,接連進行股份補償,確實有稀釋大股東股份可能,但還要看大股東是否有其他動作。
?
?
?
相關鏈接:
江西上栗縣地礦局長因送紅包被免職?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