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名哈爾濱市遺體捐獻者家屬和捐獻志愿者稱,他們在今年清明節曾去位于香坊區向陽鎮東平村鞭炮庫對面的哈爾濱市遺體捐獻者紀念碑進行紀念活動,結果發現紀念碑不見了。昨天,記者到現場發現,該紀念碑確已消失,原址已成“新海都國際溫泉城”在建工地。
據了解,該紀念碑修建于2010年,由哈爾濱市當地企業天泰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捐贈。紀念碑分遺體捐獻者和眼角膜捐獻者兩部分,上面共刻有數百個名字,其中第一個是哈爾濱首例眼角膜捐獻者、先后讓兩名受捐者重見光明的閆阿紅,捐獻者中還包括廣為哈爾濱市民熟知的好人朱占華。
2010年10月20日,黑龍江省紅十字會曾頒發紅頭文件《關于哈爾濱市紅十字會負責〈哈爾濱遺體和眼角膜捐獻者紀念碑〉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規定由哈爾濱市紅十字會負責管理紀念碑的管理工作,哈醫大等省內4家遺體捐獻登記接受站和省眼庫眼角膜登記接受站所接受的捐獻者逝者姓名篆刻,直接與哈爾濱市紅十字會聯系。
哈醫大遺捐登記接受站工作人員付旭表示,哈爾濱目前共有235位捐獻志愿者實現了遺體(眼角膜)捐獻,共有6623人簽下了捐獻志愿書。為了讓人們記住這些無私奉獻的遺體捐獻者,更為了讓捐獻者家屬能寄托哀思,哈爾濱為遺體捐獻者修建了紀念碑。
遺體捐獻者家屬張女士告訴記者,患肝癌晚期的丈夫從報紙上了解到遺體捐獻的意義后,簽下了捐獻志愿書。丈夫去世當天,張女士頂住了家人方面的壓力,為丈夫完成了心愿。她說,很多家屬都有類似經歷,紀念碑是大家共同的慰藉。去年清明節,多名捐獻者家屬曾到紀念碑前舉行紀念活動,而今年清明,紀念碑竟消失了。多名家屬向記者表示,此前從未接到過相關告知,如今實在難以接受這個事實。
作為家屬代表,張女士曾向哈爾濱市紅十字會反映過情況。5月中旬,她又向黑龍江省信訪辦反映,后該事由黑龍江省信訪辦轉至香坊區信訪辦,再轉由紀念碑所在地香坊區向陽鎮信訪辦負責調查,但尚未得到完滿答復。
哈爾濱市紅十字會秘書長趙瑞華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曾表示,該會此前曾向香坊區政府了解情況,得到的答復是:“新海都國際溫泉城”開發商曾和天泰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簽訂了一份協議,決定由開發商負責在原址投資重建紀念碑。記者又聯系了香坊區向陽鎮信訪辦,該負責人表示,溫泉城今年4月開工,天泰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幾年前便將此地轉手給黑龍江省安康醫院,因此“新海都國際溫泉城”開發商是與黑龍江省安康醫院簽訂用地協議的,其接手時此地已是空地。趙瑞華稱,天泰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邢萬里已經“失聯”。記者在網上檢索發現,天泰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2013年曾被央視網曝出無手續私建別墅,非法占用東平村附近的稻田。記者也在紀念碑原址現場看到,確有多棟坐落在稻田邊的別墅存在,與紀念碑原址僅500米之遙。
哈爾濱市紅十字會會長劉延剛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說,該紀念碑因政府規劃需要確已不再,但該會已經在溝通哈爾濱市國土和規劃以及紀念碑所在地的香坊區政府等部門和單位,并將督促復建該紀念碑作為該會今年一項重要工作來做,但并未提及更詳盡的進展情況。
?
?
?
相關鏈接:
尋訪陸軍第十七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舊址 斃敵兩千余?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