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精神在,中華復興就無可擋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5-09-03 21:59

      ■在9.3這個勝利紀念日,我們應走進自1840年至2050年間的時間隧道,在回望中體悟歷經苦難涅槃的中國,并前瞻這場抗戰勝利,之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究竟意味著什么?

      請記住——2015年9月3日上午,北京天安門廣場,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的大會,這是吸引全球關注的一刻。

      請相信——這一天長安街上彌漫著的不僅是一個國家的威武,還有這個國家永遠不能忘卻的那段苦難歷史,更有一個熱愛和平的偉大民族對幸福未來的憧憬和宣示:經過漫長苦難浸潤、磨礪、奮起,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盡管不會一帆風順,盡管需要爬坡過坎,但,只要精神在,就再無任何力量能夠阻擋!

      70年前的此刻,是中華民族現代史上的一個偉大轉折點——取得近代以來抵抗外敵侵略的第一次完全勝利。2015年7月31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回顧和思考進行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對這次偉大勝利的巨大意義做了非常精準的概括:

      “這一偉大勝利,徹底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殖民奴役中國的圖謀,洗刷了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來侵略屢戰屢敗的民族恥辱;重新確立了我國在世界上的大國地位,中國人民贏得了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尊敬;開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開啟了古老中國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洗刷恥辱”“大國地位”“中華復興新征程”,這三大光耀全球的歷史性意義,在9月3日,被永遠銘記。

      此前百余年間,自1840年鴉片戰爭始,積弱積貧的中國逐步淪為列強蠶食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國家,開始了一段漫長屈辱亦不乏悲壯的歷史。

      也正是從那時起,中國人開啟了追求民族復興夢想的歷史。而直到今天,我們才終于最接近實現這個夢想。

      在9.3這個勝利紀念日,我們應該走進自1840年至2050年間200余年的時間隧道,去回望在屈辱苦難、抗爭圖強中涅槃的中國,去前瞻并體悟這場勝利之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究竟意味著什么?

      至少能體悟到:

      從四分五裂到堅強核心,中華民族再也不會一盤散沙。

      從不中不洋到中國道路,強國征程再也不會左搖右擺。

      從民不聊生到世界引擎,中國實力再也不是可有可無。

      從閉關自守到一帶一路,大國地位再也不是盛名難副。

      從血肉長城到鋼鐵空天,大好河山再也不是竹子扎籬。

      從失魂落魄到萬眾一心,東方睡獅再也不是昏睡不醒。

      從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目標層面看,有堅強的領導核心、有堅定不移的發展道路、有名列前茅的綜合國力、有命運與共的合作伙伴、有敢打勝仗的鋼鐵長城、有眾志成城的精神力量,這些就都是實現夢想目標的必備要素和必要條件。

      盡管上述每一方面還有這樣那樣的矛盾,還會面臨各式各樣的難題,也盡管還需要比上述更多更豐富的方方面面,但至少我們有底氣相信,未來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實踐,沒有咽不下的苦難,沒有跨不過的溝坎,沒有經不住的考驗,沒有扛不住的挑戰,也絕不會在任人宰割中被打斷。

      有了這些,就要珍愛它、鞏固它、發展它,這樣,必勝的自信就會更加堅定。這正是偉大的抗戰精神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最寶貴財富。

      對如此的感悟,你可以有“政治解讀”的質疑,也可以有別樣的辯駁,還可以有不滿意,但不能不相信,這也是中華民族170多年歷史寫就的客觀事實。

      當不帶任何政治偏見、不戴意識形態眼鏡去評判的時候,當以歷史眼光縱覽中華民族近代以來從苦難到輝煌的大線條的時候,這樣的體會,不是想否決就否決得了的。

      落后就要挨打,這是被中國近代以來屢戰屢敗驗證過的真理。

      在15世紀之前,中國的發展始終走在世界前列。直到1820年,中國在世界GDP中所占的比重為32.4%,列世界各國之首。

      但是,數字的光鮮不能掩蓋彼時中國潛藏的危機。因循守舊、故步自封,以及農耕文明固有的創新不足,導致綜合國力增長乏力,老大帝國盛極而衰。

      反觀當時的歐洲列強,其以蒸汽機的發明及廣泛運用為標志,通過第一次工業革命迅速進入機器大工業時代,紡織、鋼鐵、鐵路和建筑諸業急速發展,擴張的野心也日益膨脹。

      從兩次鴉片戰爭到甲午戰爭,面對列強的船堅炮利,不堪一擊的清政府與列強簽訂了一個又一個不平等條約,喪權辱國。

      及至新中國成立之時,百業凋敝,工業幾乎等于零,糧食不夠吃,通貨惡性膨脹。就在這“千瘡百孔、一窮二白”的基礎上,靠著“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一股狠勁,我們建起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僅“一五”期間,中國工業建設和生產取得的成就,遠遠超過了舊中國的100年。

      不說2014年中國的GDP總量突破10萬億美元大關,成為繼美國之后又一個“10萬億美元俱樂部”成員。就說這個在“一窮二白”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工業體系,就沒有理由否認我們的夢想更近了。

      中國最早的工業體系,是在蘇聯援助的156個項目上建立起來的。按照工業體系完整度來算,中國以擁有39個工業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成為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世界上現在具備完整工業體系的,恐怕只有中國、美國、歐盟。

      完整的工業體系有何好處?至少包括:在對外貿易中,更完善的工業體系能降低工業配套生產成本,有利于生產質優價廉的產品,加強國內產品在國際貿易中的競爭優勢。完整的工業體系在國家安全方面的意義非常顯著,一個100%的工業體系,其價值體現在戰爭中就能自主生產一切戰爭產品而不會被人卡脖子。如果工業體系對外依賴度過高,這個國家的整個經濟體系在沖突中就可能受到嚴重損害。就算依然被有些人詬病的高精尖產品領域,中國的技術能力很多也位列世界前幾名。

      這種實力的形成是超常規的。據統計,2000年中國GDP首次突破1萬億美元;2009年超過5萬億美元,2014年突破10萬億美元,從跨入GDP萬億美元俱樂部,到成功突破10萬億美元大關,用時14年。相比之下,美國1970年GDP為1萬億美元,早于中國30年;2001年達到10萬億美元,從1萬億到10萬億美元,美國用時31年。

      有了這樣的工業基礎,中國實力才能“為有源頭活水來”。有持續增長的綜合國力支撐,才能有底氣提出“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在抗戰中誕生的《義勇軍進行曲》,后來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這不僅是激勵全民抗戰的語言,也是當年抗戰場景的一個真實寫照。

      盧溝橋事變爆發時,日本已經實現高度工業化,軍隊裝備先進,進行的是諸兵種協同作戰;而當時的中國,仍然是落后的農業國,體大力虛,軍隊基本上是陸軍,裝備落后,拿著大刀長矛去搏擊裝甲鐵炮。

      70年過去,今天的閱兵式上:27個裝備分隊,包括地面突擊、防空反導、海上攻擊、戰略打擊、信息支援、后裝保障等;10個空中梯隊,包括預警指揮機、轟炸機、殲擊機、艦載機、海上巡邏機、加受油機、直升機等梯隊,陸海空鋼鐵長城陣容完整。我國自行設計和制造車種之多、裝備之精良、機械化程度之高,為歷次閱兵所未有。84%的裝備是首次亮相,全部裝備均為“中國制造”。

      再對比一下新中國成立時的第一次閱兵:119門火炮,152輛坦

      克和裝甲車,222輛汽車,17架飛機,2344匹軍馬,裝備幾乎全部來自戰利品,被稱為“萬國牌”。

      在人類發展史上,任何一個強國無不是軍事強國。強大的軍隊和強大的國防力量,是捍衛和平、抵御外侮、保家衛國的保障。中國人民解放軍,這支從二萬五千里長征路上走過來、從抗日戰爭的烽火中走過來、從抗美援朝的硝煙中走過來的英雄的人民軍隊,已經成為一支敢打仗、能打仗、打勝仗的現代軍隊。

      是不是“鋼鐵長城”,要放在世界范圍內比較。在世界范圍內比較170多年來的中國軍隊,只有到了今天,我們才敢說中國擁有了“鋼鐵長城”。

      和平,是人類最持久的夙愿。有了和平穩定,人類才能更好地實現自己的夢想。近代以后的100多年里,中國人民無數次經歷了戰爭磨難,更加懂得和平的珍貴。我們更明白,和平是需要爭取的,和平是需要維護的。中國人民只有以史為鑒,時刻警惕侵略者發動戰爭,而且有能力有實力遏止它打贏它,才會有真正的和平,歷史才不會重演,幸福夢想才會實現。

      此時此刻,天安門廣場的閱兵式堅定地告慰:今天的中國,已經成為一個具有保衛人民和平生活堅強能力的偉大國家,中華民族任人宰割、飽受欺凌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中國人民正在意氣風發地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中華民族的發展前景無比光明。

      我們常以鳳凰涅槃、浴火重生來形容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從物質層面上說,14年的不屈抗爭,中國人民傷亡3500萬,付出了時值2000億美元直接損失和5000億美元間接損失、十數年國家發展和現代化進程被迫中斷的巨大代價。

      真正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戰爭是民族精神的磨石”,國防大學政委劉亞洲上將就說到,抗日戰爭留給中華民族的最大遺產,是它以極為深重的民族苦難這種特殊方式,磨礪了中華民族在百年積弱中日趨萎靡的精神,使中華民族實現了浴火重生。

      連日本學者都慨嘆在二戰中中國“人的戰斗力”。歷史學家、日本國立山口大學副校長纐纈厚說:“二戰中,中國人民以實際行動完美闡釋了'人是戰斗力'。能夠戰勝日本,最重要的原因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充分發揮了廣大人民的力量,這比幾萬架飛機大炮更有力量。”叫囂三個月滅亡中國的日本,最終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中。

      在這場全民抗戰中,鑄就了偉大的抗戰精神,這就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

      這是中國取得抗戰全面勝利最重要的精神力量,是中華民族精神寶庫中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原點,永遠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強大精神動力。

      緬懷紀念是為了開創未來。英雄祭、民族魂、中國夢,在這個紀念日里掰不開的三大元素,無不緊緊系著一個“人”字。

      抗日戰爭為什么能避免中國近代史上反侵略戰爭屢戰屢敗的命運?抗戰時期中國為什么能從"散沙一盤"凝聚成"磐石一塊"?民族精神對抗戰勝利發揮了什么作用?這是中國文明網編寫的《抗日戰爭70問》中的前三問。說到底,是在面臨亡族滅種之時,人有戰斗力,人有凝聚力,人有精神。這幾點,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未來征程中,依然必不可少。

      請相信,精神在,前路就沒任何力量能阻擋,當然也絕不會是一片坦途、一帆風順。

      雖說斗換星移,我們已不再面臨亡國滅種的危險,但世界并不太平,或明或暗的羈絆不在少數,舊有的國際秩序、冷戰思維依然維系著霸權思想;在國內,利益多元,訴求多樣,思潮沖突,相互掣肘的危險影響發展大局;等等。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未來,決定性的因素還是一個“人”字。當下,我們不缺少必備的物質條件,不懼怕任何強敵入侵,我們需要的是全體中國人更增添一點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更增添一點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精神,如此就不會迷失目標方向,中國就永遠不會散沙一盤。所以,我們的時代和未來永遠呼喚偉大的抗戰精神,永遠需要那般擰成一股繩、堅不可摧的精神力量。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我們的發展理念大大地向“人”傾斜,從“以人為本”到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既是“人民幸福”的題中之義,也是為了人的戰斗力、人的凝聚力、人的奮進精神。

      銘記歷史,是為了不忘苦難浸潤出來的民族振興;緬懷先烈,是為了弘揚先烈匹夫有責、血戰到底的那股子精神。

      請相信,只要我們真的具有偉大的抗戰精神,中華復興就真的再無可擋。

      

    ?

    ?

    相關鏈接

    換個角度看閱兵?這些你都知道嗎?
    解讀:習近平閱兵講話激蕩民心 三個“必勝”振聾發聵
    海外媒體看閱兵:中國向世界展示自信強大和平
    專訪澳學者:抗戰老兵是北京閱兵一個重要看點

    ?

    相關鏈接:
    專訪澳學者:抗戰老兵是北京閱兵一個重要看點
    海外媒體看閱兵:中國向世界展示自信強大和平
    解讀:習近平閱兵講話激蕩民心 三個“必勝”振聾發聵
    換個角度看閱兵?這些你都知道嗎?
    [來源:國是論] [作者:喻荃山] [編輯:馮丹霞]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